《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土壤学》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土壤学》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土壤学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考摘要:当前土壤污染日益严重,培养土壤学专业理论与实践兼备的环境科学人才势在必行。环境土壤学是本校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之一,本文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对环境土壤学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内容的改革的思路。关键词:环境土壤学;教学内容;改革一、前言目前,由于土壤污染日益严重,农产品质量及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呼声日益高涨1。因此,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土壤专业理论及实践教育具有
2、重要意义。环境土壤学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土壤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壤环境质量变化,及其对土壤生产力、土壤生态功能及人体健康等产生的影响,并探索调节、控制、改善土壤质量的途径、措施和方法2。与传统土壤学内容相比,环境土壤学课程关于传统土壤学的基础知识较少,而更多地加入了土壤污染原理及效应、土壤污染控制技术及土壤质量监测和评价方面的内容。如何合理安排环境土壤学中的基础土壤学内容和土壤污染与环境部分的内容、如何增强学生利用环境土壤学相关知识解决土壤环境问题的能力等值得引起关注。因此,对环境土壤学课程理论及实践教学内容进行双向改革,以培养创新型及复合型的环境科学人才势在必行。二、
3、教学大纲的修订与完善近年来,根据本校环境科学专业的特点和时代发展的要求,课程组对环境土壤学教学大纲进行了多次修改。本校环境土壤学大纲修订过程中所依据的参考教材历经熊顺贵主编的基础土壤学3、牟树森主编的环境土壤学4和陈怀满主编的环境土壤学5共三个阶段,我校XX版和XX版教学大纲推荐使用的教材均为陈怀满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环境土壤学。修改后的大纲突出了环境土壤学的特点、重点和难点,首先,强调基础土壤学知识的重要地位,以土壤圈物质的组成、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为线索对基础土壤学进行提炼和重点介绍;其次,强调环境土壤学在环境科学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重点强调介绍土壤中大量元素C、N、S、P和土壤中的重金属
4、、有机污染物与地圈、生物圈、大气圈和水圈的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及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最后,重点讲授土壤污染及其治理技术、土壤退化机理与监测评价方法等方面的内容。修订后教学内容充分体现环境土壤学的基础性、实用性和前沿性的有机结合,这对于学生掌握环境土壤学知识理论、融会贯通环境土壤学知识、将环境土壤学知识用于解决土壤污染问题等均具有重要意义。三、理论教学内容的改革多年来,环境土壤学课程在我校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方案中历经作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模块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而开设。在我们最近修订完成的XX版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方案中,环境土壤学课程内容由34理论总课时修订为20理论课时+14实践课时。在这20个学时
5、的理论内容教学中,环境土壤学的基础土壤学知识部分占总理论学时的1/4,而其余3/4的内容是土壤环境方面的知识。按照我校环境土壤学理论讲课内容20个学时来看,土壤基础内容占5个学时,是所有章节中讲授课时最多的章节,这对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土壤环境污染原理、土壤修复技术及环境土壤学研究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环境科学专业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亦会涉及土壤中污染物迁移转化、监测评价部分的内容,所以这部分内容可以从简安排,故拟分别用3学时、3学时、1学时就土壤中重金属污染与土壤环境容量、土壤中有机物污染与土壤自净能力和环境土壤学研究方法进行重点阐述。另外,由于土壤中C、N、S、P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6、亦关系大气、水环境质量和人类的健康安全,所以亦安排3学时就土壤非污染元素循环与环境质量的关系进行重点阐述。另外,我国目前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也是环境土壤学中比较重要的内容,是传统土壤学中没有的知识点,这部分内容由于比较好理解,所以安排的学时数亦仅为3学时。此外,考虑到当前进行污染土壤修复的时代需求,亦安排4个学时讲授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与工程,这部分内容是传统土壤学及环境科学专业其它相关课程均未涉及的内容,学习此部分内容对学生更好理解、掌握及应用基础土壤学知识来解决土壤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四、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为了改变环境土壤学研究方法的一贯式理论教学模式,我们将环境土壤学总理论课时压缩为
7、20学时,其中环境土壤学研究方法部分的理论学时压缩为1学时进行重点和难点的讲授。其它14学时全部安排为实验实践学时,实验实践内容安排方面主要包括:1.土壤及其植物样品的野外采集及制样,旨在通过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土壤及农产品野外调查、采样、制样及样品保存的方法;2.土壤理化性质室内分析试验,旨在通过室内分析试验进一步了土壤关键组成成分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进一步理解土壤样品制备及保存的意义;3.土壤中常见污染物的调查、分析及污染评价,此为综合性和探究性试验,由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由选题、自行设计方案,旨在通过试验掌握土壤中常见污染物的提取、分离方法,了解土壤污染物存在形态的影响因素,进
8、一步理解和掌握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及其原理,同时,通过分析、获取相关数据及对土壤污染的评价,掌握调查分析报告的撰写方法。实验实践的教学内容安排上充分体现野外试验与室内试验结合、土壤学基础知识与土壤环境污染内容并重、学生动手试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分析报告相结合等,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土壤的感性认识和动作操作能力,加深学生对土壤学基础知识和土壤环境知识体系的理解均具有重要意义。五、小结当前土壤污染日益严重,加快土壤污染修复与防治立法的呼声日益高涨。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的专业理论及实践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环境土壤学是本校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针对三年级学生而设的专业选修课,其
9、教学不能仅仅是传授基础土壤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利用土壤学知识与方法来发现和解决土壤环境污染问题,这就要求老师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统帅作用,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理解重点、难点,培养学生获得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充分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以全面提高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参考文献:1苏德纯.土壤重金属污染与食品安全J.世界环境,XX,:18-19.2胡学玉.环境工程专业“环境土壤学”课程教学实践J.长江大学学报,XX,33:181-183.3熊顺贵.基础土壤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XX.4牟树森,青长乐.环境土壤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5陈怀满.环境土壤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XX.作者简介:朱维琴,女,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土壤环境化学研究。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