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研究与政治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607206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史研究与政治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清史研究与政治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清史研究与政治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清史研究与政治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清史研究与政治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史研究与政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史研究与政治(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清史研究与政治清史 研究 、史学研究与 政治 的关系,这个 问题 ,实系认识 历史 学同 社会 政治、社会制度变化的关系,或者说某种互动关系,这是非常复杂的大题目,这里只是观察20世纪以来清史研究的状况,以便有所明了。学术界似乎有这样的共识:学术研究需要避开政治的干扰,才可能具有 科学 性、准确性,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政治形势必然会 影响 学者,有的学者还会自觉与不自觉地去迎合时政。学术研究与时政可以说有不解之缘,尽管崇尚纯学术的学者不愿看到这种情形的出现,但也

2、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已,问题是如何尽量避免它的干扰。清史研究与其他领域的学术研究一样,需要处理好学术与政治的关系,才有可能顺利开展。在清史研究历程中,我们看到政治对清史研究影响之大之深的实际情况,因而思考下述诸种现象和问题。一反满革命与清史研究反满民族革命史观。人们因反对清朝和辛亥革命之需要而研讨清史,以民族革命、痛责满洲人的清朝为旨归,有四种情形:一是强调“华夷之辨”,以满洲为“非我族类”,主张用革命推翻它。被誉为学者革命家的章太炎在辛亥革命前后参加反清排满斗争,为说明革命的正当性,写作关于清史的文章,他以“华夷之辨”作为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惟一标准,认为满洲是强盗,窃取汉族政权,对汉人残暴统治

3、,残害明朝宗室,大兴文字狱,贪婪无度,本身野蛮,不讲人伦,到了后世,使 中国 陷入外国侵凌的灾难之中,势必造它的反。他的研究,第一是为政治,第二才是为学术。我在章太炎清史研究评议文中论其治史主旨:“他的治史,是要明了政治历史变化的轨迹及其原因, 教育 民众,让历史向前进的方向 发展 ,他讲历史,侧重的是政治史,是认识政权、政体的更迭,以及人们的活动在其中的作用。这就是他所认识的治史与政治的关系,用现在的话说是研究历史为政治服务。”他在辛亥革命前后的政论、史论,都同“逐满独立”有关。1二是历史演义的丑化清朝。辛亥前后及民国初年有一股思潮,人们乐于编造、演说关于清朝的坏话、丑闻故事,而且常常打着历

4、史实录的旗号。如蔡东藩的名著清史演义,写成于1916年,自云不满于时人用宫闱传闻,“横肆讥议”清朝历史的状况,主张实事求是地编写清史演义。但是实际上对丑化清室之传闻就多所采纳,比如第20回叙述董鄂妃事,即以其“南中汉人,被虏北来,没入宫中”,受顺治帝宠幸。这基本上是按照董鄂妃即董小宛的故事写的,显然不合事实。第37回写香妃事,全据俗传,还拉上和坤从中牵合乾隆帝与香妃关系,纯系子虚乌有之事。这部书尚且如此,等而下之的更加离奇了,如燕北老人作于1919年的满清十三朝宫闱秘史,自称史料来源,是自幼在京听宫中苏拉闲淡所得,陈鹤炜为此书写序,称赞作者“搜访既确,去取尤严,即无一字不有来历,即无一字不加斟

5、酌,褒贬悉本原文,异同间或并列”,纯系溢美之辞。该书说雍正帝的生母是卫某的妾,召进宫中,六个月生子。有历史常识的读者不难发现,这是套用秦始皇出生的故事。该书据此又敷衍出一个故事,即卫某将康熙帝传位十四子的遗诏,把“十”字涂掉,雍正帝因而继位。这是把隆科多篡改遗诏的传说,安放到不知其名的卫某身上。这类书数量很多,常以武侠小说面目出现,仅涉及到雍正帝的,笔者所知,不下八种,即血滴子、剑侠吕四娘血滴子大侠甘凤池等。三是与反满密切相联系,为了张扬汉族之民族反抗精神,开展明末清初史的研究,以明末之抗清史论证反满正当性与必要性。仅以明遗民录为名的书就出现三种,其一的作者孙静庵有志于反清,他的书出版于191

6、2年,宣扬遗民不屈不挠的精神,鼓舞反清斗志。张其淦撰辑明代千遗民诗咏,表彰明末遗民,出版于1928年。九龙真逸辑胜朝粤东遗民录,专门表彰广东明代遗民。周作人写于1935年的隅卿纪念,说研究明清小说戏曲的马廉,搜集明末 文献 ,“是受了清末的民族革命运动影响,大抵现今的中年人有过这种经验,不过表现略有不同,如七先生写到清乾隆帝必要称曰弘历亦是其一”2。因着反满观念而研究明末历史,人们讲到清朝皇帝,必呼其名,而不称皇帝,表示立场不同的决裂态度。四是一批应急清史之出现,如吴增祺清史纲要,许国英清鉴易知录,文明书局编辑的清鉴辑览,还有刘法曾的清史纂要,印銮章的清鉴。在人们渴望了解清代历史之时,不无其应

7、世作用,但学术水准不高,而反满观念强烈。不仅如此,还有迎合舆情编造历史的情形,如许国英在清鉴易知录中编造清室丑事,为孟森所揭露批评。根据这些情况,可以说早期清史研究是在反满革命名义下之汉族民族主义史学。二反帝爱国与清史研究20世纪上半叶和50年代前期,有成就的学者大多是诚挚地爱国主义者,他们生活的那个 时代 ,正是中华民族观念和民族国家的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人们以争取祖国的独立富强为己任。他们的学术研究有着强烈的使命感,诚如文字学家黄侃的治学为“存种姓,卫国族”那样3,反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并通过自身的特长使用文字表达出来。反对日本侵略与清史研究国人耻于外国人先于我研究清史,如稻叶君山清朝通

8、史的于1915年推出,刺激国人研讨清史,萧一山之下功大写作清代通史,为的是不为外人耻笑,在清史研究的学术水平上与外人争高低,为国家增光。学界有共同认识,侵略者欲亡其国,必先亡其历史,故应加强国史之研究。“九一八事变”以后,反对日本侵略和制造“满洲国”,以及后来出现之华北、南京敌伪政权,激发学者爱国反侵略意识与加强清史研究的自觉性。最早组织明清档案整理的朱希祖,为“借历史以明国家之绵延,鼓励民族之复兴”,撰著伪齐录辑补、伪齐国志长编,致力于抨击伪政权。在清史研究方面,学者自觉反对侵略者谬论,进行满洲与中国关系史研究,郑天挺于抗战中写作清代皇族之氏族与血系,指明满族只是部族称谓,不是地名,更不是国

9、名,清朝皇室,融合了满、蒙、汉族的血统,新血素的参入,对清初的武功奋张,文化调融,均有益处。反帝反美与清史研究学术界反对日本侵略的同时,对西方帝国主义侵略的国耻史同样为清史研究者所关注,写出很多作品。如果从1915年国文书局出版的国耻史算起,到1980年的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将沙皇俄国侵华史著作除外,有一百一十多种。这些书的出版大多在20年代后期至50年代前期, 内容 上遍及各个帝国主义,而在四五十年代之交,专门抨击美帝国主义的尤多,有二二十余部,其中出现在1947年1952年的多达25部,对中美望厦条约的研究盖过了对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的关注。谴责帝国主义侵略的有名著作有:蒋廷黻的中

10、国近代史,最近三百年东北外患史;郭廷以的近代中国史,近代中国史事日志;范文澜的中国近代史;胡绳的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刘大年的美国侵华史。富有忧患意识与历史使命感的学者,不仅是揭露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更在寻找救国之道,一部分学者,如蒋廷黻等,以民主主义意识检讨中国内政, 总结 历史经验,倡导改革,争取国家独立富强;另一部分学者,如范文澜等,信仰马克思主义,总结中国近代史经验,主张革命挽救中国。在研究帝国主义侵华史中,人们提出以鸦片战争的历史影响作为划分中国历史的分期法,即鸦片战争改变清代中国面貌,在那以前中国历史为古代史,此后为近代史。蒋廷黻、毛泽东、范文澜等倡导这种历史分

11、期 方法 。这种分期法充分认识到外国侵略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将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有着学术价值,但是清史被分为古代与近代两大部分,使得对清朝通史的研究难于进行。以反帝为使命的清史研究,与20年代以前的反对清朝的民族主义不同,是新的民族主义史学,在满洲与中国关系问题上,由世纪初的强调差异、矛盾斗争,进到认识两者之间的共同性,令对清朝历史的准确认识大有进展。三“反修”与清史研究关于沙皇俄国侵略清代中国的历史研究,在20世纪上半叶少得可怜,笔者在书目中仅见到1929年问世的俄罗斯侵略中国痛史一部。到中国实行“一边倒”国际政策之时,则成为一个学术禁区,无人能够研究,而清史学家当然知道沙皇

12、俄国对我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侵占的历史。60、70年代中苏交恶,珍宝岛之战,史学界一方面是适应时政之需要,紧跟政府“反修”政策,另一方面是将积压的情绪抒发出来,进行老沙皇侵华史研究,产生具有学术性和一般宣传性的读物三十余种,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沙俄侵华史4第一、二卷,小俄关系史论文集5,均系研究之作,不过大多数作品,与当时的文风相同,属于大批判的类型。与此相关的是对关于我国东北边疆史的研究有所关注,如清代柳条边一书的出版。四革命、继续革命与清史研究前述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学者研究清史,在反帝使命感之外,还要推翻国民政府,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又在毛泽东的继续革命 理论 指导下,强调历

13、史就是阶级斗争史,因此在清史研究中,有着影射蒋介石、赞扬农民战争、提出厚今薄古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的特点。研究曾国藩。抗战时期,中国面临着国内两大势力的斗争和抗日战争两大难题,亦即传统的“安内攘外”问题,清朝历史上咸丰帝、曾国藩等碰到这个问题,是先安内后攘外,还是反过来?范义澜于1943年出版汉奸刽子手曾国藩的一生,认为曾国藩“把外国侵略者当作救命王,把本国人们当作惟一的仇敌,假安内攘外之名,行按内让外之实,假尊孔复古之名,行亡国灭种之实,这正是曾国藩传给后来统治阶级的不朽衣钵”6,用以影射蒋介石和国民政府。其时候外庐在山西,对阎锡山“评论曾国藩,大骂蒋介石师承曾国藩,一样的卖国求荣,终将成为中

14、国历史的千古罪人”7。都以研究曾国藩为名,反对蒋介石。太平天国史与农民起义史研究。50年代初,恰值太平天国起义一百周年,纪念活动的开展,引起学者研讨太平天国史,范文澜撰文金田起义一百周年纪念,强调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并在对比中贬低辛亥革命价值:太平天国“破天荒提出消灭封建制度的土地纲领。它又不同于后来资产阶级所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因为它敢于发动广大农民参加战争,而资产阶级则是不敢唤起民众。太平天国革命如果得到成功,资本主义将在中国顺利地发展起来,比之60年后的辛亥革命,成就要大得多。谁都知道,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清朝统治,但不曾改变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6。太平天国起义纪念稍后,毛泽东发起

15、批评电影武训传,胡绳著文为什么歌颂武训是资产阶级反动思想的表现,认为武训是争取充当地主阶级奴才,破坏农民革命。8由此引发对武训同时代、同地域的宋景诗农民起义的调查与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由 农村 包围城市取得胜利的,颂扬农民革命乃是说明政权正当性的一个方面,以太平天国百年纪念和批判武训传为契机,在史学界兴起农民战争史的研究,使它成为50年代史学研究的“五朵金花”之一。清代其他农民起义、暴动,以及少数民族反政府暴动,秘密结社、秘密宗教的活动与暴动,得到广泛的关注。至于太平天国史研究的著述,仅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19001980八十年来史学书目著录的就有195种,并以50年代出版的著作为最多。资本主义萌芽与红楼梦研究。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讨论,也是“五朵金花”之一,它是二三十年代社会史大论战的延续,是研讨民主革命前的中国社会性质。红楼梦的研究也是肇始于毛泽东对胡适思想及胡适派的红楼梦研究的批判。而学术界将资本主义萌芽与红楼梦两事联系在一起,是探讨红楼梦的社会背景,是否是市民文学,是否有资本主义产生后的民主主义观念。“文革”中红楼梦研究长盛不衰,亦因毛泽东把它当作政治历史小说,要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