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现代化理论视野下的山东省“黄三角”发展战略研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606191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现代化理论视野下的山东省“黄三角”发展战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生态现代化理论视野下的山东省“黄三角”发展战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生态现代化理论视野下的山东省“黄三角”发展战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生态现代化理论视野下的山东省“黄三角”发展战略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生态现代化理论视野下的山东省“黄三角”发展战略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现代化理论视野下的山东省“黄三角”发展战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现代化理论视野下的山东省“黄三角”发展战略研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生态现代化理论视野下的山东省“黄三角”发展战略研究 009年国务院批复山东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使山东省的黄河三角洲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这在我国省区发展史上属于重大的战略举措,也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从生态现代化理论视野出发,审视山东省的这一发展战略,特别是实施和落实这种发展战略的实际成效,评估其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理念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思路,并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并进一步促进了黄河三角洲地区乃至整个山东省经济社会的生态

2、可持续性发展,这在当前形势下不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总结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规律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一、生态现代化理论及其视野下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生态现代化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西欧的一种生态政治理论,缘起于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不相容性的理论假定的反思,致力于如何实现环境问题的预防和通过市场手段克服环境问题。生态现代化的核心之处在于两点:一是超越末端治理的环境技术革新,防患于未然,从源头上有效控制环境伤害的发生;二是国家采取灵活有效的环境政策约束和引导市场行为,把生态原则贯彻和融入到其他政策之中,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绿化”。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核心之点在于协调国家、市场、技术之间

3、的关系,试图通过一种前瞻性的环境友好政策,以市场机制和技术革新促进工业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升级,强调市场经济竞争和国家“明智”管治推动下的绿色革新可以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环境破坏,实现“环境”与“发展”之间一种兼得或共赢的共生性关系。生态现代化战略包括三个核心性构成联盟要素:一是在目标设定上强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并重和共赢;二是在动力机制上强调“技术预防”或技术引领主义;三是在运行机制上强调市场的优先性。生态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工程,是在生态化的标准和目标下推动经济社会的现代化。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成效来看,生态现代化标准至少应该符合以下几点:一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

4、境保护的协同化,具体表现就是经济增长并没有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环境反而得到有效保护并有所改善。二是经济发展的清洁化,也就是工农业生产的废物排放得到有效回收利用或降到可控的标准程度,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废物排放,使经济社会活动的环境负效应达到较低水平。三是经济发展的轻量化,具体表现就是经济发展不再追求规模和数量的扩张,而更加注重质量的提升,高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显著增强。四是经济发展的节约化,具体表现就是节能减排,内涵式发展,更加注重能效的提升和单位GDP水耗和能耗的降低,并注重经济社会发展的循环利用,形成循环经济。五是经济发展的生态化,就是使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符合生态系统本身的要求,在经

5、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并且进行生态修复。总体而言,本文所强调的生态现代化标准实质上可以概括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绿化,也就是经济社会发展向一种集约型、清洁型、循环型经济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实现平衡和协调发展,实现二者的双赢。二、黄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效的生态现代化评估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的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包括山东省的东营市、滨州市,潍坊市的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市的乐陵市、庆云县,淄博市的高青县,以及烟台市的莱州市,陆地面积万平方公里,占山东省的1/6。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于生态现代化成效的分析,由于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表现特征多种多样,根据

6、目前的理论研究及考虑到评价指标的代表性、综合性、可操作性以及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我们主要以本文确定的“五化”作为一级指标,每个指标下面又选取了部分代表性的17个指标作为二级指标。其中,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化一级指标下的5个指标,反映经济发展过程的能耗及废物排放量,这些指标的数值越大,说明节能减排的效果越不好,反映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环境压力越大,因此体现了与生态环境改善的“绿色”要求反向的变化关系,故为逆向指标;而其余所有二级指标的数值越大,反映经济发展的“绿色化”和生态环境改善的程度越高,体现了与本文所确定的评价目标一致性的变化关系,故为正向指标。对黄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现代化评价

7、1.对黄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评价总体而言,近五年来黄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是相当快的,这与我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吻合。如图1所示,XX年以来,黄三角所涉6个地市的GDP都稳步快速增长,各地市的GDP增长基本都维持了两位数的速度,特别是XX年之后,各地市增长明显加快,这反映了黄三角上升为国家战略确实是促进和激发了这两大区域经济的发展。从固定资产投资来分析,如图2所示,黄三角地区近年来呈现出较强的经济活力,XX年以来6个地市的固定资产投资都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滨州和东营两个地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山东省和国家实施黄三角发展战略带动了整个社会的投资热潮,从而推动了整体经济的

8、快速发展。从外商直接投资来看,由于受XX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影响,加之外商直接投资具有的周期性,如图3所示,从XX年开始,烟台市、潍坊市和淄博市都有大幅上升,然而,滨州市、东营市和德州市几个地市却有程度不同的反复波动。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大的国际背景的影响,但山东省实施的黄三角发展战略仍然推动了大部分地市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特别是滨州市XX年实际利用外资有了明显增长,已经超过淄博市,成为6个地市中排名第三的地市,这也反映了黄三角发展战略对滨州市经济发展的推动效果非常明显。2.对黄三角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同化发展的分析评价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黄三

9、角地区的生态环境并不令人乐观。根据山东省及黄三角有关地市的官方统计资料,黄三角所涉6个地市的“三废”排放量从XX-XX年这段时间除个别地市外大都呈逐年上升趋势,XX年之后上升趋缓,但废水排放总体上仍呈上升趋势,而工业固废的排放情况XX年之后有下降的趋势,这种迹象表明“三废”的排放量与经济的增长仍然没有出现稳定的脱钩现象。尤其是潍坊市和烟台市的废水排放增长较快,烟台市的工业固废排放稳步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黄三角战略实施以后这些地市的工业化进程加快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退化速度提升。就二氧化硫排放量而言,XX年之前都有一个明显的下降趋势,但XX年之后淄博市、潍坊市、滨州市、烟台市都有一定程度的上升

10、,而XX年又有一个小幅下降,只有东营市和德州市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呈下降趋势,特别是东营市作为黄三角地区核心城市,而且也是石油化学工业相对比较发达的城市,其二氧化硫排放量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年来黄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现代化程度确实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但是,纵观这6个地市,只有德州市的废水排放量从XX年以后出现了下降趋势,淄博市、潍坊市、滨州市的工业固废排放量XX年以后有所下降,东营市和德州市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但总体来看,这种下降并不稳定,有时还有反复,整体而言,黄三角地区的“三废”排放并没有出现与经济增长明显的“脱钩”趋势。不过,与此同时,如图4、5所示

11、,随着经济质量的整体提升,6个地市单位GDP的能耗和电耗都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黄三角地区经济技术的进步和整体质量的提高。综合这两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黄三角地区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节能目标基本得以实现,近年来的能耗和电耗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表明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碳排放强度进一步下降,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含量进一步提升。尤其是东营和烟台市的单位GDP能耗和电耗都较其他地市低一些,这反映了这两个地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含量和节能减排目标都已经达到了较高的程度。对经济发展轻量化的评估轻量化也叫做非物化或去物化,是指降低物质和能源密度的过程,如生产和消费的非物化,实际上就是

12、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的增长不是依靠物质性的量的扩张,而是非物质性因素的含量越来越大的过程。经济社会发展的轻量化就是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提升,是生态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表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从粗放式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型,比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服务业、金融业、信息产业和旅游业等行业比重的提升。第一,黄三角各地市旅游业发展情况评估。根据山东省有关书籍统计,黄三角地区6个地市的旅游收入都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是潍坊市增长更加明显,5年旅游外汇收入增长了3倍以上,淄博市、德州市、滨州市、东营市的旅游收入都翻了一番以上,而烟台市位居第一,其增长程度尽管不如其他地市,但其规模和基数远远超过了其

13、他地市,而滨州、德州和东营市的入境旅游收入相对较低。旅游外汇收入更多地反映了该地区接待外国游客的情况,这无疑与每个地市的地理位置和旅游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烟台市地处沿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所以接待外国游客的数量肯定较多,而滨州市、德州市、东营市的旅游资源相对较少,接待外国游客肯定也较少。图6反映了黄三角6个地市旅游总收入的变化,图表显示6个地市都有非常明显的增长,实际状况与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完全相对应,烟台市位居第一,潍坊第二,淄博第三,而东营市、滨州市和德州市相对较低。这说明东营和滨州作为黄三角的核心城市,应该积极拓展旅游资源,大力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尤其是绿色旅游业的发展,因为东营地处黄河入海

14、口,具有较为丰富的湿地景观资源,滨州也具有丰富的人文和历史旅游资源,需要积极开发和拓展。第二,黄三角各地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评估。高新技术产业是反映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是否轻量化的重要指标。根据山东省有关统计资料,近几年黄三角各地市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发展平稳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呈现逐年上升态势。整体而言,烟台市、淄博市和潍坊市的比例相对较高,而德州市、东营市和滨州市相对比例较低。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到,作为黄三角核心区的东营市和滨州市,虽然近年来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已经有了较大发展,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与烟台市和淄博市相比,东营市和滨州市的发展基础较低,尤其是滨州市是一个

15、传统的农业地区,工业发展水平本身就比较低,因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也就比较低。第三,黄三角各地市农林牧副渔业的发展情况评估。农林牧副渔业是反映生态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山东省有关统计资料显示,黄三角6个地市农林牧副渔业产值都平稳上升,但总体而言,东营市和淄博市还有待进一步发展。与其他几个地市相比较,东营市和淄博市传统的重化工发展水平较高,农林牧副渔业的发展相对滞后。黄三角战略发展的一个目标之一就是提升该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包括生态种植业、生态林业、生态副业和生态渔业,特别是东营市、潍坊市、烟台市和滨州市都濒临海洋,要更加注重加强生态渔业的发展,滨州市和德州市应该突出加强生态种植业和生

16、态林业的发展,提升生态农业的比重,增强该地区整体生态现代化的水平。第四,黄三角地区各地市第三产业发展状况评估。第三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轻量化水平,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大,反映该地区经济内涵越轻,非物化程度越高。如图7所示,黄三角6个地市近五年来的第三产业发展非常明显,占整个GDP的比重都增长了5个百分点左右。通过图表数据我们看到,滨州市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6个地市当中最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滨州市第三产业发展程度较高,但与此同时,东营市的第三产业却最低。作为黄三角地区的两个核心地市,滨州市和东营市的较大反差说明该地区第三产业呈现出不平衡的发展态势,东营市作为一个传统的重化工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其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确实有待进一步加强。黄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节约化评估循环和节约,更加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社会经济,这是生态现代化的重要要求。近年来,建立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