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产业调整对企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分析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605916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珠三角产业调整对企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分析_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珠三角产业调整对企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分析_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珠三角产业调整对企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分析_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珠三角产业调整对企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分析_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珠三角产业调整对企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分析_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珠三角产业调整对企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分析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珠三角产业调整对企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分析_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珠三角产业调整对企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分析摘要产业调整使得珠三角的 企业 集群出现了多种不同 发展 方向。本文根据企业集群不同类型和特点,分类 分析 不同企业集群受产业调整的 影响 情况,在此基础上 研究 企业集群出现不同发展方向的原因及其所产生的 社会 影响。关键词产业调整企业集群发展一、引言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各类产业镇为基础的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成为珠三角地区 经济 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目前 珠三角的产业结构正面临着大规模调整和升

2、级,珠三角的企业集群在此背景下面临着新的挑战。珠三角的企业集群发生哪些变化、未来如何演变等,对制定产业调整政策至关重要,值得分析。而研究这些,就应该分析产业调整对企业集群发展环境的影响, 总结 企业集群已经产生的演化模式,研究产生不同演化模式的原因。二、产业调整对企业集群成长环境的影响分析目前全国范围内产业调整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化增长方式的转变,这也是落实 科学 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体现。在此宏观环境下的产业调整,从成本、政策、技术和市场等方面影响到企业集群的发展。1.珠三角地区企业集群的整体成本上升。一方面,企业集群在聚集地大规模的用电需求和人力需求,导致了“民工

3、荒”、“用电荒”的出现,使得群内企业的人力成本、能源使用成本反而高于群外企业。另一方面,珠三角地区土地资源在不断升值,企业集群所占用大量土地的机会成本上升。因此,企业集聚形成有机群体的成本上升影响到集群的竞争优势。2.政策导向的变化改变了企业集群的发展环境。珠三角地区各级政府的产业政策发生了重大调整,高耗能、污染性产业被限制发展,劳动密集性产业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小,而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在不断增加。同时,内地的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需要,则期盼珠三角相关产业向当地转移,纷纷规划 工业 园区进行招商,希望企业集群能整体搬迁。不同类型的企业集群能享受到的政府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发展前景各不相同。3

4、.技术进步和市场升级要求企业集群调整战略。由于新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企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所依托的基础技术已经落伍,整个集群所生产的产品已经过时,这样的企业集群正面临着生死考验。而作为高新技术企业集群,拥有着很强的技术研发优势,具备着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能力。技术与市场的变化要求企业集群的发展战略做出相应调整。三、产业调整背景下珠三角企业集群出现的发展模式在这多重压力下,企业集群出现了以下四种不同的发展模式:1.整体外迁。整体外迁是指集群内一半以上企业迁移至其他区域,并保留原集群的主要特征,但集群的原有结构、生产模式和产品并未发生大的变化。2.逐步消亡。逐步消亡是指群内企业在数年内大部分破产,小部分

5、企业零星迁移至不同区域,原聚集地的企业集群逐步衰落、直至消亡。3.集群裂变。集群裂变是指一个大的企业集群裂变成数个企业集群;通常表现为一部分企业外迁至其他区域形成新的、更细分市场上的企业集群;一部分企业留在本地进行调整、升级成新的集群。4.本土转型。本土转型是指集群内的大多数企业仍在聚集地发展,但主营业务发生整体转变。具体又可分为向上游业务转型、向下游业务转型或者转向为相近领域。四、企业集群产生不同演化模式的原因分析1.整体外迁的企业集群类型及原因分析。整体外迁的企业集群从组织形式看,主要是核心共生型集群,即集群中有一家核心的大企业,群内其他企业的业务需要依附于核心企业。从产业性质来看,传统产

6、业集群发生整体外迁的较多。从形成过程看,通过专业化生产或政府引导而形成的企业集群最有可能整体外迁。目前珠三角产业转移过程中成功实现整体外迁的企业集群,大多是在政府引导下围绕一下核心企业逐渐形成的集群,这些企业集群大多是以服装、箱包鞋帽的生产、加工为主。该类企业集群的整体外迁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是受政策导向的影响,因为当地政府对该集群产业不再支持,迁入地政府却对该类产业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其次是成本原因,迁移至其他区域能获得更好的资源来增强集群的竞争优势。最后是核心企业有迁移动机,并有强烈凝聚力和号召力使得其他企业做相应的转移。一般说来,只要集群内一半以上的企业整体外迁至其他区域的,该集群都会

7、在新区域实现跨跃式发展,形成比原集群规模更大、功能更强、绩效更高的新集群。2.逐步消亡的 企业 集群类型及原因 分析 。整体消亡的企业集群以传统产业为主,大多属于劳动密集性、低附加值和高耗能、高污染的加工类集群。从形成过程看,该类企业集群的形成主要依靠两方面因素:一是企业集群所在地有该产业 发展 所必须的、丰富的 自然 资源;二是当地政府对该集群曾经给过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在少量企业自发集群后政府进行过强制培育。从产业性质来看,逐步消亡的企业集群大多为夕阳产业,技术含量低,有新的替代产业出现,或者相应的市场需求逐步消失。从整体消亡的企业集群类型不难看出该类企业集群的消亡具有必然性。主要有两方面原

8、因:一是随着 经济 的发展,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不仅在发达地区得不到政府的政策支持,在欠发达地区也是被限制发展的,其他地区的政府也不愿接受该类企业集群转移。二是随着自然资源日趋紧张,该类企业集群所在地的自然资源耗竭后,很难找到适合其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如一些原料加工类企业集群,一旦该集群所必须的自然资源衰竭,该集群则只能逐步消亡。3.发生裂变的集群类型及原因分析。发生裂变的企业群体从组织结构上看,大多具有多层共生特征;即集群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从原料生产、加工直至市场销售的所有企业,都聚集在该集群中。从产业性质看,发生裂变的企业集群大多为资本与技术结合型,并具有一定的 科技 含量。从形成过程看,

9、发生裂变的企业集群一般在专业化生产所带动下,由政府塑造、牵引而形成的企业集群。如政府在规划本地经济发展时,通过土地出让、税收减免、构建公共设施、设立公共服务机构等优惠政策来塑造公共环境,从而引导该类企业进入某一特定地区,形成企业集群。在产业调整的背景下,由专业化生产和政府牵引下形成的多层共生型企业集群发生裂变,主要有四个方面原因:一是原集群地的劳动力、土地等成本上升,集群中占地面积大、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制造类企业在原聚集地运营成本不断上升,迁往其他区域则可获得更多成本优势。二是集群的规模过大,原聚集地已经无法容纳这么多企业,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电力资源都已经无法满足该集群的发展需要。新聚集地的政府

10、正在加大该类企业招商力度,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相当丰富。三是原聚集地具有研发、设计方面的专业人才和知识优势,对集群的科技研发、产品设计和创意等提供了智力保证。人才资源的优势在其他地区很难短时间复制,所以群内从事研发和设计的高技术含量企业无法迁往内地。四是原聚集地形成的专业化市场已经在国内外拥有较高知名度,该专业市场已经成为国内外同类产品的集散中心,原集集群的成员企业必须依赖该市场进行销售和推广而无法迁移。前两方面原因要求该集群必须迁移,而后两方面原因使得部分企业无法转移。因此,生产制造类企业迁移、设计 研究 和专业市场保留在原聚集地,便是自然选择下的最优结果。4.本土转型的企业集群类型及原因分

11、析。实现本土转型的企业集群主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特征:一是集群所属产业为高新技术类,科技含量高、升级换代快。二是企业集群所开发的产品以中间产品为主,运用领域广泛。三是该集群的专业化程度高,市场细分强。四是在形成过程中以科技研发为依托,相应科研实力强。企业集群能进行本土转型,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和政府引导三方面的原因。所谓技术升级,是指该集群以前所采用的技术过时,采用原技术进行设计和生产的成本过高,已经不具备竞争力。从而导致市场需求发生变化,该集群的产品已经不为市场所接受,群内企业必须转型才能生存。同时,政府会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扶持,通过各项优惠政策引导群内企业进行转型,而原有的研发实力和广泛的运用领域也为企业转型提供了空间。 参考 文献 :1张炳申马建会:珠三角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的 问题 及对策.南方 农村 ,XX(04)2杨康民: 发展 小 企业 集群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企业 经济 ,XX(04)3赵中伟:小企业集群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商业经济与管理,XX(09) 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