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声室隔振弹簧的设计与施工技术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601022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声室隔振弹簧的设计与施工技术_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消声室隔振弹簧的设计与施工技术_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消声室隔振弹簧的设计与施工技术_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消声室隔振弹簧的设计与施工技术_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消声室隔振弹簧的设计与施工技术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声室隔振弹簧的设计与施工技术_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消声室隔振弹簧的设计与施工技术摘要: 某消声室建筑面积230m2,分为外围护结构、办公室部分和内消声室部分,消声室为一砖砌结构的箱体,放置在四周均匀分布的弹簧上,以达到隔振的目的。实验室室内地坪,内箱顶标高,建筑物总高关键词: 隔振弹簧 施工 1、 消声室的消声室设计 本消声室为半消声室,箱体内平面尺寸*,消声措施采用400mm*400mm*1000mm的吸声尖劈,消声室与室外隔绝采用双层砖墙隔声结构。消声室净空间*,在消声室内墙及顶板设置预埋件,再在其上焊制挂

2、尖劈的钢筋网架。 、 消声室的隔振设计 经估算,弹簧以上箱体总荷载为 .1 弹簧的选用和数量的确定 本消声室整个内箱体放置在弹簧上,首先要考虑弹簧能满足上部箱体的竖向承载力的要求。由于弹簧选用受生产厂家加工工艺及弹簧精度等条件的限制,本设计先选定符合精度要求的弹簧,再根据弹簧的承载能力确定弹簧个数和布置。 经比较,本设计选用下列规格的隔振弹簧:d=40mm,D=190mm,弹簧自由高度H=3001mm,总圈数N=,有效圈数n=4,弹簧钢60SiMn,剪切弹性模量G=,其极限承载力为。考虑到弹簧长期受力条件下的疲劳特性,选取弹簧极限承载力的70%作为其工作荷载,即 *70%=,则需的弹簧数量为/

3、=/56个。在此工作荷载下,弹簧的压缩量为 .隔振设计与构造措施 消声室的重量基本上均匀分布于弹簧上,并通过弹簧传至下部基础梁。由于弹簧的阻尼作用,大大消减了外界的噪声、地面震动等各种内外因素对消声室的 影响 ,从而达到隔振消声的目的。其关键的设计构造措施如下: 考虑到消声室为对称结构,荷载具有对称性,为保证箱体平衡,弹簧的布置必须严格均匀、对称。 为保证弹簧受力均匀、便于连接、锚固和安装,设计中使弹簧成对布置,与预埋钢板焊接固定。 实验台与消声室底板间设置隔振缝,缝宽15mm左右,并用海绵橡胶填缝,实验台与建筑物基础之间设置橡胶隔振垫。 为保证箱体的稳定性,所有弹簧应严格准确地在同一水平高度

4、,隔振弹簧底座及顶部的水平偏差要求L/1000。 、隔振弹簧施工 隔振弹簧出厂前经逐个试压,在同级荷载下,其压缩高度基本一致。隔振弹簧的安装基座应严格找平,然后锚固弹簧,逐一检查无误后开始施工上部消声室底板和圈梁。 消声室上部墙体应逐圈往上砌筑,在同一水平面上四周荷载尽量控制相等,保证弹簧的受压变形尽量均匀,避免较大倾斜,并要求四壁垂直偏差10mm。 .1 确定弹簧受荷次数 消声室的施工采用?48*普通脚手架钢管,160根立杆和80根横杆用直角扣件拧紧固定后,与弹簧一起承受上部恒荷载和上部施工荷载。56支弹簧与底板四周梁模板安装同时进行。弹簧以上箱体的恒载+模板及施工荷载为*普通脚手架钢管应满

5、足以下要求。 、按轴心抗压强度条件,每根立杆的承载力为,160根立杆的竖向承载力为,能满足承受上部恒荷载和施工荷载的要求; 、扣件与钢管立杆间的摩擦条件为在拧紧螺栓的情况下,扣件与钢管之间能产生足够的摩擦力,以传递来自横杆的荷载,并确保连接点不变形。每根立杆的摩擦力为 KN,160根立杆的摩擦力为960 KN,分级次数为/960=,所以脚手架钢管立杆可分3次给弹簧受荷。 .弹簧分级受荷的施工顺序 第一次:标高底板恒荷载+高的墙体,圈梁和构造柱的重力荷载为949KN,待混凝土龄期28d后,开始对弹簧第一次加荷,即在钢管立杆上扣件下移18mm,弹簧受荷 .又经 计算 可知:每只弹簧压缩量1mm时,

6、其竖向承载力为;56支弹簧压缩量为18mm时,其竖向承载力为*18*56= 第二次:箱体四周的墙体,圈梁和构造柱施工完毕,其重力荷载为94KN.实际在钢管立杆上扣件下移18mm,弹簧受荷为 第三次:标高顶板施工结束,其重力荷载为再在钢管立杆上扣件下移10mm,弹簧受荷为*10*56= .弹簧的受荷过程 待标高屋面板施工完毕,拆除模板,解除施工荷载后,在消声室结构自重荷载下,弹簧平均压缩量为18+18+10=46mm. 目前 ,建筑物消声隔振属于建筑工程的新课题,以上是施工中的一点浅见,希望能抛砖引玉,使此课题不断完善。 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