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章 通讯 讲述新闻故事 3.7 中国市场:人人都想分享的蛋糕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591701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章 通讯 讲述新闻故事 3.7 中国市场:人人都想分享的蛋糕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章 通讯 讲述新闻故事 3.7 中国市场:人人都想分享的蛋糕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章 通讯 讲述新闻故事 3.7 中国市场:人人都想分享的蛋糕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章 通讯 讲述新闻故事 3.7 中国市场:人人都想分享的蛋糕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章 通讯 讲述新闻故事 3.7 中国市场:人人都想分享的蛋糕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章 通讯 讲述新闻故事 3.7 中国市场:人人都想分享的蛋糕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章 通讯 讲述新闻故事 3.7 中国市场:人人都想分享的蛋糕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中国市场:人人都想分享的蛋糕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潜力/缱绻引擎/氰基呼吁/驾驭B.规模/模块累计/累及悄然/铁锹C.维系/系数跻身/箕踞炮制/泡桐D.俳优/徘徊涅槃/啮噬书箧/胆怯解析:A项,qin/qin,qn,y;B项,m,li,qio/qio;C项,x,j,po/po;D项,pi,ni,qi。答案: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坐垫练习簿挈约蛛丝马迹B.省份凑份子谜团逐鹿中原C.颂读螺旋浆神彩节目精彩D.暖气哈密瓜蛰伏合盘托出解析:A项,“挈约”应为“契约”;C项,“颂读”应为“诵读”,“螺旋浆”应为“螺旋桨”,“神彩”应为“

2、神采”;D项,“合盘托出”应为“和盘托出”。答案:B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连日的春雨,让冰城的步道板“很受伤”,原本不同程度的破损在雨后更加严重。对此,相关责任部门集思广益,相信问题的解决指日可待。B.郁达夫曾有美文方岩记静,大赞方岩的幽静与古朴。方岩山中奇景异石,随处可见,擢发难数,所以一年四季,方岩香火不断。C.都说“隔行如隔山”,但很多演员在演艺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名利双收的时候争相跨界,纷纷选择在另一个领域东山再起。D.即使前方风雨阻拦,高三的我们还是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征程。走过了坎坷泥泞,经历了枯燥乏味的日子,你看,前方风景正好。解析:A项,集思广益:集中众人的

3、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B项,擢发难数:形容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数也数不清。贬词褒用。C项,东山再起: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不合语境。D项,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头。不合语境。答案:A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能够提升威海市民的精神生活品位,而且可以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B.茅盾文学奖是根据茅盾先生生前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而设立的。C.中国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从历史的视角看,最重要的,就是看现在的青年人将被教育、培养成什么样的人。D.根据目前的规划,我国将通过建设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城

4、际铁路和既有线路提速改造,初步形成以客运专线为骨干,连接全国主要大中城市的快速客运网络。解析:A项,不合逻辑,“不仅”和“而且”两个语句内容颠倒了。B项,“生前”与“遗愿”语义重复。C项,应为“中国能否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答案:D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成功2007年6月28日当地时间12时38分,在新西兰基督城召开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成功,成为中国第35项载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集防卫、居住和建筑艺术于一体开平市位于广东西南部,人口只有68万,而散居世界各地的华侨就有75万,是中国著名的侨乡,也是闻名遐迩的碉楼之乡

5、。开平碉楼的历史最早可上溯到明末清初,碉楼最多的时候有3 000座,至今仍完好保存了1 833座,散落在3 060个村落中。“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首席专家、五邑大学教授张国雄说,19世纪末,美国、加拿大等国的排华政策迫使当地华侨纷纷回乡买地建屋,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了侨房建设的高峰期。由于开平侨眷、归侨生活比较富裕,土匪便集中在这一带作案,在这种社会环境下,防卫功能显著的碉楼应运而生,开平碉楼因此成为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特殊建筑。2001年6月,国家正式公布将开平碉楼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装”与“唐装”的完美结合开平碉楼凝聚了西方建筑史上不同时期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建

6、筑成就,将古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券拱和柱式、伊斯兰的叶形券拱和铁雕、哥特时期的券拱、巴洛克建筑的山花等都融入其中。记者在碉楼里看到,在一些古希腊风格的柱廊、古罗马风格的券拱上,装饰了龙、凤凰、麒麟等吉祥图案,浪漫的欧式彩色玻璃门窗上,有着中式的门神,不同的角落里既有惊羡的欧式花卉,也有中国民间的喜鹊报喜和春兰秋菊,融合了中西文化的精髓。专家将开平碉楼誉为“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馆”“令人震撼的建筑艺术长廊”。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说,从形式上来看,碉楼是一种中西建筑的完美结合体,上面是西装,下面是唐装。当年社会不稳定,为了防匪患、防洪灾,开平碉楼将居住的功能、防御的功能和中西不同的生活方式都包含了进

7、去,形成了一种中西合璧的融合体。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文化遗产保护设计研究所所长程建军认为,开平碉楼是中国乡村移植外国建筑艺术的集中展示。开平碉楼建筑汇集了西方不同时期不同风格流派的建筑艺术,洋式建筑与开平乡村生活结合,它们由楼主和当地工匠自行设计和修建,不像学院派那样地道、规范,然而,正是它的“不土不洋”,成就了开平碉楼的独特价值富有中国乡土气息和乡村风味的洋式建筑。华侨文化的历史遗存开平碉楼除了亦中亦西的建筑风格外,在室内陈设上,也有明显的中西合璧的痕迹。开平自力村保存最完好、陈设最豪华的碉楼铭石楼,首层正中悬挂着楼主方润文与三位太太的大幅照片,顶层供奉着方家的祖宗牌位,室内除了摆设精美的岭南家

8、具外,还有很多“舶来品”,如德国的落地钟、留声机,美国式座钟,法国香水、缝纫机等。程建军所长说,开平1 833座碉楼融合了不同国家的建筑元素,风格各异,错落有致。从它们的材料、功能、结构上,可以看出当时华侨受西方个性张扬、观念自由的影响很深,当年开平的农民主动地把当时西方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带回家乡,最后产生了碉楼这种遗产,成为当时华侨文化的结晶。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传统文化接受外来文化大多带有被动的色彩,如香港、澳门等地保留下来的近代建筑,而开平的碉楼群,则是中国乡村民众主动接受西方文明的产物,充分体现了他们面对外国先进文化时自信、开放、包容的心态。“开平碉楼与村落的背后,蕴含着丰富

9、的华侨历史信息,记载着近代社会转型中,本地华侨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对其居住国、家乡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贡献。”张国雄教授说。开平碉楼与村落是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阶段在遥远东方的历史遗存。19世纪后期,美、加两国西部的金矿开采、铁路建设等都是它们国家发展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我们的华侨参与了这些重大事件,见证了美国、加拿大国家强大、社会进步的历史。这段历史,在遥远的中国乡村被奇迹般地完整保存下来,这在世界历史领域都是罕见而弥足珍贵的。(选自新华网,有删改)5本通讯是从哪些角度、用哪些方法来论证“开平碉楼与村落”的独特性的?解析:本文的小标题就是叙述角度,关键是对论述方法的把握。答案:本

10、文从“集防卫、居住和建筑艺术于一体”“西装与唐装的完美结合”“华侨文化的历史遗存”的角度来论证“开平碉楼与村落”的独特性。主要是引用专家学者的评论,列举不同的西方建筑风格在碉楼上的体现,以及列举典型的室内摆设来论证其独特性。6碉楼大量出现在开平的原因是什么?解析:该题主要是概括文中的信息,答案集中在第四段,不要遗漏要点“华侨多”“纷纷回乡买地建屋”“生活富裕”“匪患严重”。答案:开平华侨多,加上美、加等国的排华政策迫使当地华侨纷纷回乡买地建屋,侨眷、归侨生活富裕,当地匪患严重。7为什么说开平碉楼充分体现了广东民众“面对外国先进文化时自信、开放、包容的心态”?解析:这个题重在归纳概括当地的碉楼是

11、如何体现广东民众对待外国先进文化的心态的。答案:开平碉楼无论是外形建筑风格,还是室内的设计,都体现了广东乡村民众主动接受并吸纳西方文化的心态。8“世界文化遗产”有六条评选标准,只要符合其中一条便可申报。下面是其中的两条,请结合文本,说明“开平碉楼与村落”可以根据哪一条标准提出申报。能为一种现存的或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解析:该题一定要注意两条标准中“见证”与“阶段”的区别,不能把“展示阶段”答成“见证历史”,既要回答原因也要明确观点,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答案。答案:(1)可以根据第条标

12、准提出申请。开平碉楼与村落见证了当年中国乡村民众主动吸纳西方文化的具有自信、开放、包容心态的华侨文化;记录了华侨在特定历史时期对居住国的贡献,以及这些国家强大、进步的历史;同时还记录了中国乡村移植外国建筑艺术的历史。(2)可以根据第条标准提出申请。开平碉楼是集防卫、居住和建筑艺术于一体的特殊建筑,展示出中国当时不稳定的社会形态。开平碉楼是富有中国乡土气息和乡村风味的洋式建筑,展示出乡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型的历史阶段。(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1题。追寻青藏铁路精神唐宋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之际,上千名中外记者踏上吉祥的天路,去掀开神山圣水的神秘面纱。一位在美国定居的华侨特意飞回祖国买票,她要带自

13、己的两个孩子坐首趟列车翻越昆仑山,去感受文成公主当年进藏的旅程。“赫赫我祖,来自昆仑。”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昆仑山被尊为“万山之宗,龙脉之祖”。河源昆仑,是中华儿女不可磨灭的情结和象征。在绵延5 000多年的浩瀚历史中,很多朝代都曾探源三江源,这种历尽艰险的探索,是对地理方位的考察,是对神话传说的验证,更是对民族之根的探求,对理想精神的追寻。今天,在古人可望而不可即的“世界第三极”,青藏铁路矫若游龙,飞舞于世界屋脊。建设青藏铁路过程中锤炼的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精神,镌刻在地球之巅,激荡于江河之源。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世界上穿越冻土区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世界海拔最高的冻土隧道、世界最长的高原铁

14、路桥青藏铁路建设者以科技创新挑战世界极限,攻克了“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青藏铁路被国际社会誉为“可与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很多人感喟,如果没有雄厚的国力,没有勇攀科技高峰的精神,就不可能创造出在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修建高原铁路的人间奇迹。“艰苦不怕苦,缺氧不缺精神,风暴强意志更强,海拔高追求更高。”从青藏铁路建设者的口号中,人们看到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地创造历史伟业的精神。面对生命禁区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面对技术更复杂、条件更恶劣、保障更困难、任务更艰巨的严峻考验,十万筑路大军没有退缩,没有气馁,用长达五年的艰苦奋战,改写了世界铁路建设史。“白天劳累扯块

15、白云擦把汗,爽;夜晚孤寂摘颗星星点盏灯,酷。”铿锵有力的宣言,以苦为乐的精神,感动了中国,震撼了世界。上了青藏线,就是作奉献。在十万筑路大军中,有眼睛肿得睁不开依然坚守岗位的隧道工程指挥者,有在昆仑山地震时冲进隧道与塌方作抗争的班长,有放弃国外高薪的工作机会选择青藏线的大学生,有参加过青藏铁路一期建设的“老铁道兵”的儿子,有接到孩子的电话就忍不住流泪的母亲这些无私奉献的青藏铁路建设者,怎不让人由衷赞叹,感佩不已?“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两千年前的屈原,留下了脚踏祥云游览昆仑的梦想。“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1935年,长征中的中央红军翻越岷山,面对如海的雪峰,毛主席写下了念奴娇昆仑,抒发了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理想和抱负。而今,奔驰在雪域高原的列车昭示世人: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不断创造非凡的业绩,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走一趟青藏线吧,去感受古老而现代的昆仑文化,去丈量中华民族的精神海拔,去追寻荡气回肠的青藏铁路精神。(选自人民日报)9“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特别奖颁给了“青藏铁路建设者”,结合文章分析“青藏铁路建设者”的什么精神感动了中国。解析:结合第五、六段总结答案。答案:挑战极限、勇创一流,以苦为乐、艰苦奋斗、自强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