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一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591560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一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一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一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一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一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编者选题表考查点题号易中发展的普遍性1、2、3、4、56发展的实质7、89一、选择题1.“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下列诗句与材料所体现的哲理不相同的是()A.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B.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D.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解析:C“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体现了社会的变化发展,A、B、D三项哲学寓意与之相同,不符合题意;C体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符合题意要求。2.从下面表格中可以看出()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看天上(太阳)看墙上(

2、挂钟)看手上(手表)看腰上(手机)A.事物的联系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B.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与发展的C.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D.客观与主观要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解析:B本题考查发展的普遍性。上表体现随着年代发展,看时间不断变化,说明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与发展的,B符合题意;只有人为事物的联系才具有实践性,A说法错误;表格体现不出规律性,C不符合题意;D说法错误,应是主观与客观要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自辛亥革命爆发的100多年以来,中国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成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正在进行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表明()A.社会变化总是循环

3、往复的B.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C.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D.变化就是发展解析:C本题考查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性。材料体现了中国社会的变迁与发展,没有体现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故选C项,排除B项。A、D两项表述错误。4.“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这一说法形象地指出了()A.客观事物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B.运动中有静止,静止中有运动C.万事万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D.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静止是不存在的解析:CA、B材料未体现;D错误,静止是存在的;C正确且符合题意。5.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义为“不识字的人”,后来又把文盲确定为“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而现在联合国把文

4、盲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从哲学上看,这说明()A.人在确定事物的标准上起决定作用B.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C.人的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D.人的认识的发展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解析:C本题考查发展的普遍性。从材料中可看出,人们对文盲的界定是根据人类认识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的,故选C;A说法过于绝对;B材料未体现;D中“反复曲折”说法不准确。6.孙子兵法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制胜者,谓之神。”这段话表明的哲理是()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是联系的,认识了前者就认识了后者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事物变化无常,人的认识能力无限A

5、.B.C.D.解析:C本题考查发展的普遍性。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但是不同的规律具有不同的方面,说法太绝对,排除;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可循而不是杂乱无章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7.“在静止状态无论怎么解决公正的问题,贫困的人口总不可能摆脱拮据的状况,只有在发展和进步的状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困难。”因为()A.静止状态不可能发生任何变化B.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C.发展是一种前进性、上升性的运动D.任何事物都处于发展过程之中解析:C本题考查发展的实质。A项否认了绝对运动;B项与题意无关;只有在发展与进步中才能解决困难,C项正确;D项没有说明发展与解决困难的关系,

6、不符合题意。8.发展先进文化,既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又要弃其糟粕。要跟上时代步伐、体现时代特征、与时俱进、增添新的内容,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决不能照搬旧文化,决不能因循守旧、裹足不前。这是说()要坚持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要看到社会是变化发展的,文化要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要看到时代是文化运动的载体要看到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A.B.C.D.解析:C材料强调先进文化发展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不断注入体现时代特征、与时俱进、增添新的内容的过程,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符合题意。与材料不符,排除。故选C。二、非选择题9.目前,网络的发展及其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公民可以通过网络发

7、帖子、留言、在线交流等方式,就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保等民生问题,向各级政府决策部门建言献策,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评议和监督。目前,各地政府陆续成立或指定专门机构负责收集网络上的社情民意,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或回答咨询,这已成为继信访、接访之外群众表达民意的一个新时尚。请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知识,探讨怎样更好地利用网络服务于社会生活。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关键在于搞清楚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内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然后据此审读材料找出各自对应的有效信息,再理论结合材料说明如何利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解决使网络更好地服务社会生活的问题。答案:(1)从联系观点看,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应当利用网络与社会生活广泛而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发挥网络便捷的功能。(2)从发展观点看,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应当利用网络技术的发展,不断创新网络服务于社会生活的新形式、新途径。- 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