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急诊护士职业危害分析与防护对策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587835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急诊护士职业危害分析与防护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急诊护士职业危害分析与防护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急诊护士职业危害分析与防护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急诊护士职业危害分析与防护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急诊护士职业危害分析与防护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急诊护士职业危害分析与防护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急诊护士职业危害分析与防护对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浅谈急诊护士职业危害分析与防护对策【摘要】为保证急诊护士的职业安全,本文总结了医院急诊工作中存在着的多种职业危害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防护措施,在临床实践中收到了较好效果。【关键词】急诊护士;职业危害;防护 急诊科是医院里较为特殊的科室,不仅接诊的病种杂,病情急,对救治措施、应急管理程序、医疗器材、医务人员素质能力等要求较为严格,而且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情绪也相对处于急躁、不稳定的状态中,加之部分家属对医务人员的不信任,使得工作在最前沿的急诊护士处在高风险之中,成为

2、职业高危人群。职业危害在卫生保健行业的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也威胁到护理工作者的健康和安全,严重影响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1,2。现将急诊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作如下综述: 1职业危害因素 生物因素: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的病原体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外周血液中,肺结核、禽流感、甲型流感、非典型肺炎等的病原体存在于感染者的唾液、痰液中,这样,对他们的紧急救治多数是在一种没有严格防护的情况下进行的,这种潜在传染病的不确定性对护士构成极大的威胁。有资料表明,眼、鼻、口腔、皮肤暴露于污染血液中和体液而感染非典型肺炎的几率为%。暴露含乙型肝炎的血液和体液感染机率为6-3

3、0%3。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艾滋病的比率为%。 化学因素:各种消毒剂、灭菌剂在清创室、洗胃室、抢救室中应用较多,通过呼吸道和皮肤对人体造成伤害,如戊二醛有刺激性和致敏作用,可接触性皮炎,哮喘和鼻炎;甲醇能诱发细胞突变,并具有积累效应,可刺激呼吸道粘膜引起职业性哮喘,急性大量接触可导致肺水肿,并且乳液,抗肿瘤药物的应用都存在一定的危险。 物理因素:急诊护士构成职业危害的物理因素有很多。比如:在各种注射操作当中针刺伤,外伤处理中患者的不配合或操作不慎,器械造成的损伤,以及一次性物品毁型过程中的致伤。 医疗环境因素:协助急危重症病人进行核磁、CT、X线的检查时,放射线的接触。例如,它可能

4、诱发白血病、甲状腺癌、骨肿瘤等恶性肿瘤;也可能引起人体遗传物质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造成先天性畸形、流产、死胎、不育症等。 防护对策 .1管理控制:依靠政策和管理控制限制危险性暴露是防卫的重要防线之一,医院应制定相关制度、工作程序,并不定期督查,让护士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提高自身防护意识,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2改进操作工具比如:韩国公司生产的达乐牌2208型血糖仪,它所配备的采血针,即为弹簧式的,操作前针头隐藏,操作后马上弹回,而且是一次使用过后自动失去功能。先进医疗工具的使用,对于针刺伤以及由此引起的生物因素危害,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3做好个人防护 .洗手:洗手是防止医院内感染的

5、重要措施。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在操作前后,彻底清洗双手。简单有效的洗手可消除90%以上的微生物。 .防护器具的使用:一般情况下操作、接触病人时除工作服、鞋帽外,还要戴口罩、手套,特殊情况下需穿隔离衣,戴护目镜,和防护面罩。手套要在诊疗、护理不同的患者应更换,操作时手套破损及时更换,操作完成脱去手套后,应按规定程序与方法洗手。防护器具的正确使用可有效防止病原微生物和各种化学试剂对护士的危害。 .避免针刺伤及利器损伤:科内要规范急救流程和操作程序,个人在工作中要总结经验技巧,避免利器、针头损伤皮肤、粘膜。禁止给使用后的针头套针帽;使用后的注射器不可用手毁型;处理外伤的器械在清洗、消毒过程中要精力集

6、中、谨慎拿取等。 .意外暴露后的处理:血液或呕吐物溅到眼睛或皮肤后,立即用大量清水局部冲洗。利器刺伤后立即从进心端向远心端挤血,并用流动的清水冲洗,5%碘伏消毒伤口并包扎。 .4提高自身素质 .提高业务素质:熟悉常见危重病的急救原则,精通护理技术、熟练抢救仪器的使用,才能在工作中有条不紊、忙而不乱,以娴熟的技术赢得患者的信任,这正是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基础。其次,要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生活环境等方面的需要;尊重、同情、理解患者。同时,要学习一些心理学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提高心理素质:遇急重症病人,急诊护士始终要沉着冷静,敏捷果断。当护患双

7、方发生矛盾,引起纠纷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并注意收集保管好护理记录,然后逐级上报。 .5加强风险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是急诊护理风险因素的重中之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是降低急诊护理风险的有效措施之一;仪器的故障、物品准备不够齐全等因素都是产生护患矛盾,引起护士职业危害的原因之一。加强对现有和潜在护理风险的识别、评价和处理,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减轻来自社会对护士的压力。采用岗位培训、场景模拟及学习讨论的方式对急诊护士进行暴力认知及应对培训,加强急诊科护士自我保护教育,可以有效地防范医院暴力事件的发生,确保护士的安全。 参考文献1田春梅,姬利萍,王丽霞.高风险科室护士焦虑情绪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护理:314-3152王彩琴,黄热心.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J.护理研究:547-5483李映兰.美国护士预防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意识和措施J.中华护理杂志:634 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