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587722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浅谈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1 当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问题独生子女是大学生群体的主力军,他们普遍具有较强的个人意识、上进心,并且具有较弱的参与意识和集体观念;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大量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思潮涌入国内,它们不断地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一部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正在发生;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大学生认识了解各种信息的主要途径已经转化为网络获取,而过度使用网络容易

2、接触不良信息,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再加上高校重视智力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滞后现象,管理者面对问题学生时态度比较漠视,久而久之,学生管理工作出现在问题越来越明显。1.高校管理制度不到位教师只重视教学、科研,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课堂以外的事情不关心,更有甚者认为学生管理工作者才是管理学生的专职者,没有“全员育人”的思想观念。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不够,大学生更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管理制联盟度不完善、不健全的现象严重阻碍学生管理工作的完成。如有的学校限制学生的合法权益对学生合法权益,漠视学生的基本权利。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将思想政治教

3、育学和心理学的学科成果进行结合形成的新兴学科,主要研究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规律,同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分支学科和应用心理学的学科领域。当今急剧变化的现实需要,更加要求高校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合理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平时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想觉悟,将各种社会规范,如政治规范、思想规范、道德规范等传递给教育对象,转化为教育对象的思想意识和相应的行为习惯。因此,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成果,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策略XX年1月,胡锦涛同志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

4、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在学校管理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激励与约束、自律与他律,使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工作机制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成效,就要充分发挥管理的作用,加强力度、改进方法,并且依照法律和规章制度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如今,建设和谐社会主义国家是我国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胡锦涛同志在XX要个年2月提出:“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决定着社会的和谐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和谐社会的实现,需要良好的道德规范,需要全体社会成员拥有共同的理想信念。”由此可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工作。 将普通心理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审视高校德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

5、容就是德育工作。应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作用,改善教学模式,融入普通心理学,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理论结合实践,高校德育工作目标才能彻底实现。3.加强积极心理学知识成果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实践应用积极心理学是关心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科学。高校应树立积极心理学的新观念,研究出符合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第一要培养一支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教育者应转变理念,帮助学生挖掘自身优点,开发自身潜力;其次,广泛开展大学生积极心理学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调节和抗挫折能力,达到健全心理素质的目的,再次是运用积极心理学来引导学生提高自

6、我管理和提高的能力。3.加强心理咨询工作,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每个人的需要、动机、兴趣等都有所不同。要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就要正确了解大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人们产生高尚,正确的动机,抑制消极、不良的动机。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注意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激发人们积极的探索,抵制不良动机所导致的不良结果。因此,高校可以从个性心理学角度出发,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咨询工作,因人而异的展开学生管理工作,为学生提供一个提高自己、改变自我的平台。把社会的要求变为大学生内在的兴趣,激发和培养其高尚、健康的兴趣,同时要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渗透和影响,防止产生低俗的兴趣。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