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卫生学 皮肤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60587588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8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卫生学    皮肤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幼儿卫生学    皮肤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幼儿卫生学    皮肤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幼儿卫生学    皮肤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幼儿卫生学    皮肤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卫生学 皮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卫生学 皮肤(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节、身兼数职的皮肤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总重量占体重的5%15%, 总面积为1.52平方米,厚度因人或部位而异,为0.5毫米4毫米。,面积? 厚度? 重量?,1.52mm 0.5-4mm 5-15%,图23 皮肤结构模式图,a.表皮; b.真皮; c.皮下组织,一、 皮肤的构成 1、表皮 2、真皮 3、皮下组织 皮肤的附属物:汗腺;毛发;皮脂腺;指(趾)甲。,皮脂:它盖在人类皮肤的表面,起着保护、乳化、缓冲、排泄、抗菌和生物调理剂的作用。出生后不久的婴儿,总皮脂含量与成人的相当接近,大约出生后一个月,总的皮脂量开始逐渐减少;幼儿时期,由于激素受控,皮脂分泌量少,所以婴幼儿皮肤较为干燥。 含水

2、量:皮肤无保留水分的作用。皮肤最外层的角质层能保护皮肤不受外界物理和化学因素的影响。新生儿皮肤含水量为74.5,婴幼儿为69.4,成人水分最低为64。 PH值:皮肤PH值一般在4.25.5之间。新生儿出生两周内是接近中性的,胎盘的PH值约为7.4,不能有效地抑制细菌繁殖,抗感染能力较低。 出汗:新生儿与成人的汗腺数是一样的,但单位面积上的汗腺数比成人高。他们缺乏调节能力,容易出汗。,皮肤偏于碱性,而成人的呈酸性。细菌恰恰怕的是酸性,故婴儿皮肤容易遭受细菌感染。,二、皮肤的功能,1、保护作用皮肤覆盖在人体表面,柔韧而具有弹性,是保护人体的一道防线 屏障,内部水分、电解质等丢失,外界有害物质侵入,

3、角质层、黑色素层,皮下脂肪,皮肤角层较大人薄,防止有害物入侵的能力弱。,2、感觉器官。 感受触觉、压觉、痛觉、温觉、冷觉等。 3、调节体温。 皮肤受到冷的刺激,血管收缩,减少散热; 受到热的刺激,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可以多散热。 皮肤散热的方式:辐射、传导、对流、蒸发,皮肤面积相对较大,从皮孔蒸发的汗液是大人的2倍。,4、分泌与排泄作用 汗液:水、盐、乳酸、脂肪酸 一些代谢的废物 5、吸收作用,江西一婴儿天生无毛孔 全身皮肤枯燥如鱼鳞,三、幼儿皮肤的特点,1、薄嫩,(1)保护功能弱 (2)易擦伤,婴幼儿皮肤薄嫩,易受损伤,若不注意皮肤清洁,就很容易生疮长疖。要常洗澡、洗头。 理发时不要碰破

4、头皮,(1)保持皮肤清洁 勤洗澡、洗头;剪指甲 使用婴幼儿专用清洗剂、护肤品,修剪指(趾)甲:剪手指甲,可顺着手指尖剪成半圆形;剪脚趾甲,两端只需稍剪去一点,使趾甲的边缘是平的,这样趾甲就向前生长,不嵌入肉里。,(2)衣着柔软、卫生 选购质地柔软、吸水性强、不掉色的衣料做内衣。,不要给小孩滥用化妆品。 不要给小孩戴各种金属饰物。 不要用母乳洗脸,2、调节功能差中暑或受凉,环境温度过低,皮肤散热多,容易受凉或生冻疮;环境温度过高,容易受热中暑。 锻炼皮肤的冷热适应能力 : 经常让孩子在户外进行活动,充分接受空气和阳光,增强孩子皮肤的血液循环。 适当降低室内温度 。 养成孩子用冷水洗脸的习惯。 让

5、孩子学习游泳,2016年1月16日这天,一场“别开生面”的儿童跑步活动在日本熊本县人吉市上演。,在富士电视台所拍摄的画面中,数十名儿童都脱得只剩短裤,用毛巾摩擦身体热身后,就赤裸着上身开跑,而当天的温度仅仅只有4摄氏度。,3、渗透作用强易中毒,婴幼儿的皮肤薄嫩,渗透作用强。有机磷农药、苯、酒精等都可经皮肤被吸收到体内,引起中毒。 凡是盛过有毒物品的容器要妥善处理,不能让小孩拿着玩。 有皮肤病了,在皮肤上涂拭药物也要注意药物的浓度和计量,不得过量。,四、学前儿童皮肤的保健,(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皮肤清洁,(二)加强锻炼,(三)注意衣着卫生,(四)不用刺激性强的洗涤、护肤品,婴幼儿常见皮肤

6、病及其保护,婴幼儿常见皮肤病及其保护,1、防痱毒 夏天天气闷热,汗液排出不畅,汗毛孔发炎形成痱子。幼儿抓挠易引起汗毛孔感染加剧,出现脓头,叫痱毒。 预防幼儿得痱子、痱毒主要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A. 勤洗澡,但不要给孩子烫澡或冲凉,应用温水,可以滴几滴十滴水,起到消炎的作用,洗完之后用柔软干净的毛巾把孩子身上的水蘸干。 B. 撒爽身粉的时候不要撒的太多。 C. 如果只是痱子,没有脓头,不要抹油膏,否则汗孔更加封闭。,2、防疖肿,体质虚弱的孩子爱出汗,容易长疖子。 疖子怕挤怕压。疖子被压、挤,里面的脓液扩散,就会变成很多疖子。特别是长在口唇鼻子的疖子。因为口唇鼻子的静脉和颅内的静脉是相通的,这叫危

7、险三角区,挤压危险三角区的疖子,容易使细菌进入颅腔,引起颅内感染。 同样,长在身上的疖子也不能挤,一挤,细菌会随着血液流到全身。幼儿免疫力低,不能把局部的炎症局限,易引起败血症。 刚起的疖子可以用医用的碘酒消毒,待疖子长大后,可以涂抹消炎的软膏。,3、防腌沤 皮肤被汗、雨水泡了以后,表皮破损,容易生疮长疖。 幼儿出了汗,要及时擦干净; 外出淋雨,回家要马上洗干净,换干净的衣服。 4、防叮咬 夏天要注意防止蚊虫叮咬。 不要用母乳擦脸,这样会招惹蚊虫。,5、防传染 要特别注意防止自身传染,如脓疱疮。 护理的时候要注意,按时给孩子上药,换下的衣服,用过的毛巾都要煮沸、暴晒6小时消毒。 6、防癣病 癣是霉菌引起的感染,可以相互传染。 病人的帽子、头巾、枕巾等都要专用,还要常洗常晒。大人有癣了,手巾等要跟孩子分开用,不能混着使。,7、防暴晒 如果原来孩子很少出屋,猛然间接触阳光,接触紫外线,皮肤就会出现晒斑(被晒的皮肤出现的非常清楚的水肿性红斑)。 暴晒再加上吃野菜容易引起植物(素菜)日光性皮炎,皮肤会出现水肿。要把野菜先用开水烫过,就可以避免日光性皮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