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学科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581423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科学学科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科学学科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科学学科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科学学科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科学学科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科学学科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科学学科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浅谈小学科学学科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在小学开展环境教育,是当代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和客观需要,保护和改善环境,提高全民族 的环境与发展意识是我国环境工作和现代物质文明建设的奋斗目标之一,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 一。 在目前小学没有专门开设环境课的情况下,通过科学学科向学生渗透环境知识,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是 一个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能适当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两全其美的举措。1地位、任务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中明确

2、规定:“小学科学、社会,初中物理、生物、地理等学科应重视进行环境教育”。这就决定小学科学课是必须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课程 之一。科学教学大纲教学要求的第一项就是“指导学生认识周围科学界常见的事物及其相互间的联系,了解 人类对科学的利用、改造、保护和探索,从而对大科学的概貌和人类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从课程计划和科学教学大纲的要求中不难看出,科学学科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是落实课程计划的 规定和体现科学教学大纲的需要,决不是穿靴戴帽,另搞一套。根据课程计划和科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科学课要完成的任务中也包括向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的教育。在指导学生获得一些浅显的科学科学基础知识的

3、同时,也应获得一些浅显的环境科学基础知识,增加环保意识,在他们幼小、单纯的心灵上烙下保护生态环境的印记,让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影响他们一生, 以致他们将来长大了走向社会后,不做对生态环境有损害的事。2内容、要求、方法在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时教学大纲规定“教学内容应正确反映科学事物以及人与科学界的关系”。因 此,教师必须深钻教材,挖掘教材中有关的环境内容,找好结合渗透点,应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有机地将环境 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之中。为了在教学中准确地把握渗透的尺度,我们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统编教材 中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按其渗透和结合的程度,分为典型环境教育课和渗透环境教育课。16年级典型

4、课共14节,渗透课共38节,针对各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已有的知识能力,提出不同 的教学要求。基本要求:低年级:指导学生认识周围科学环境的显著特征,知道人类对科学界的利用,培养学生爱护花草树木的行 为习惯。中年级:指导学生认识周围科学环境的共同特征,知道人类对科学界的利用和保护,培养学生保护有益动 物的行为习惯。高年级:指导学生认识科学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它们的运动变化规律,以及人类对科学界的利用、保护、改 造和探索的一些情况,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习惯。基本方法:环境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认识环境及环境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理论研究,又有 实践活动,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有讲授、

5、观察、考察、实验、讨论等方法。3课堂教学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环境教育,首先必须依据科学教学大纲和武汉市小学学科渗透环境教 育指导意见确立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做到全面、明确、具体、适当,然后围绕目标组织教学活动。各个环 节的教学都必须指向目标这个核心,使每项目标都能在教学过程中得以落实。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必须符合教 学内容和特点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31典型课。这类课涉及的环境教育的内容比较多,集中突出地反映了环境和环境问题的一个方面的内容,一课就是一 个具体的环保内容。低年级以环境保护启蒙教学为目标,结合实际,诱导他们对环境的感性认识。例如美丽的大科学,可 以用图片、录像、幻灯等直

6、观教具,展现大科学的旖旎风光、鱼虫鸟兽、神秘太空、珍稀动植物等,也可带学 生游览校园,让他们用眼睛看大科学,用语言描述大科学,使之通过感官的感知和语言的加工,将感知到的一 个个具体事物联系起来,在头脑中形成关于大科学美丽的具体表象。以此实现本课环境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 热爱大科学的情操。中、高年级则是小学环境教育的关键年级,此时的学生对环境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对 科学事物的个体、事物的表面现象和事物的外部联系也有了初步的认识。此阶段环境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同 学们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以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为主,使学生认识科学规律,知道环境与人类的生存 、发展的关系,知道人类在利用、保护和

7、改造科学的过程中所做过的探索。例如水的污染与保护、空气 的污染与保护、保护大科学等课,要带领同学们实地考察,或借助录像资料,让他们通过一个个具体的 事例,深切地感受到当人们的活动违反科学规律时,就会破坏大科学,甚至遭到大科学的报复,使同学们从小 就树立保护大科学的意识,不做或少做违反科学规律的事。32渗透课。此类课涉及的环境和环境问题方面的内容不突出,或是间接的反映,这一类课教师授课时,环境教育的知 识不必展开,只是结合教材内容找到科学知识和环境教育的结合点,点到即可。例如声音一课,通过教学 让学生了解了声音有悦耳和嘈杂之分,知道了悦耳的声音对健康有利,嘈杂的声音则损坏人体健康后,告诉同 学们

8、:“嘈杂的声音就是噪声,噪声也是一种污染。”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在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时,还要 注意教材前后有关知识的衔接。例如溶解可为水域的污染和保护以及雨和雪作铺垫,空气中如二 氧化硫的含量过高,溶解于雨雪,就可能形成酸雨,对动植物生长及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破坏作用。科学课中渗透环境教育,无论是典型课,还是渗透课,都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可能接受的能力,在不同的层次上进行渗透教育,切忌不分教育对象和教学实际用同一模式进行,在渗透的深度上 ,也要把握好。环境教育作为普及性教育,不能上成某一学科的知识拓宽课和环境专业课。喧宾夺主、牵强附 会,为渗透而渗透,只会影响教学效果,造成学生厌烦心

9、理。4课外活动要真正地将环境教育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之中,仅靠课堂的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借助其它媒体,利 用课外时间共同辅助完成。例如学校与环保部门挂钩,组织学生开展环境科学实验,开展社会环境调查,参与 社会各种环保宣传活动,创办校园教育园地,举办知识讲座、演讲征文竞赛、学习动植物的养殖等。当然,开展课外活动,不必追求面面俱到,应当根据本地、本校的科学环境、仪器设备、实验条件及教师 本身的专长,选择一两个项目,长期坚持下去,力争搞出特色,并且起到以点带面的典型作用。如有的学校开 展的红领巾监测站,对大气、噪声进行监测的活动;还有些学校组织生物活动兴趣小组,开辟红领巾种植园, 将种植珍稀植物作为长期活动项目等。总之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又一课题,没有成熟的教法可遵循,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 所以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在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上,遇到一定的困难,加之从事教学的教 师分散于各学校,因此建议通过相对集中的教研活动,组织起来进行教学研究。通过集体备课、公开课、观摩 课等活动来实现。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