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探索与研究ppt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0575702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5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探索与研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农村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探索与研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农村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探索与研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农村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探索与研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农村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探索与研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探索与研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探索与研究ppt(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学前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研究课题,农村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探索与研究,开 题 报 告,阜宁县三灶镇中心幼儿园,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实践价值,1、 背景:随着专业的不断改革,学前教育队伍的不断壮大,近两年,“课程游戏化”无疑成了炙手可热的话题。纲要中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将游戏生成课题并且渗透到各个领域,让孩子获得全方位的发展。 玩是幼儿的天性,也是他们生命中的重要部分。它自发的发生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幼儿不仅因为玩是有趣的,还可以通过玩来学习。玩是幼儿思考、想象、尝试、验证、创造、吸收知

2、识的方式,是幼儿理解并适应周围世界的方式。玩就是-游戏。 2、实践价值:纵观我国游戏研究的发展状况,将游戏与课程相结合几乎等于空白,这就很难发挥“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真正意义,游戏往往被当作一个教学手段单独包含于幼儿园教育领域之中。幼儿园的教育应该以幼儿的发展为终极目标,幼儿园的课程也应该贯穿游戏的精神、游戏的方法、游戏的途径、游戏的内容。才能使幼儿在身心轻松愉悦中获得自然而有益的发展。 “课程游戏化”立足于幼儿生活与年龄特点。用开放性的视野融合优秀的多元文化,让孩子能够拥有快乐、幸福的童年生活。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与课程相结合,从深层意义上来讲,是把幼儿放在了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选择

3、权和决定权,它既满足了幼儿情绪的释放与表达情感的能力,并且在没有任何负担与心理压力下,又很轻松地让幼儿从中受到教育,身心得到释放。 因此,我们从所处的地域特点出发,结合本园文化、研究特色、教师兴趣等,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幼教经验,尝试开展农村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探索与研究,通过课程的实施,还幼儿自主、幸福和愉悦的童年生活,给幼儿提供一种宝贵的学习经验、体验人生的机会,让幼儿终身受益。,二、 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的理论,1、课程的内涵: “玩中学,学中玩”是游戏化课程理念的概括,其内涵有三: (1)教育中体现为“寓教于乐”。一切能引发幼儿愉悦探究的实验、操作、交流、娱乐等自主活动的内容与行为都属于游戏化

4、课程的范畴。,(2)幼儿园教学以游戏为基本途径。 (3)将玩的教育潜移默化的渗透到幼儿生活的每个细节中。 我们开展生活化、游戏化的农村幼儿园课题研究,就是要改变现行新教材的幼儿生活经验的倾向。课程游戏化是我国幼儿园课程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在我国幼儿园教育的早期,陶行知先生就已倡导“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在其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理念相当的明确。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生活和游戏对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作用、内聚作用。通过课程游戏化的生成实施,为教师创设一个研究新课程实践新课程的研究环境,引发教师善于捕捉发生在幼儿身边的教学素材。在发掘乡土课程资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符合本

5、地幼儿发展需要的主题,为各个主题实施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材料。,2、课程的原则: (1)体验为本。 体验为本的游戏是充满游戏精神的游戏,使幼儿真正成为完整的、自由的人。游戏化课程的构建,就是把游戏还给幼儿,重要的是让他们充分的体验和表达,而不是给游戏附加一个知识学习的目的。 (2)生活为源。 幼儿的生活需要和已有经验是课程内容的源泉和首要依据,这也是与体验为本的息息相关的原则。 (3)整合为系。 幼儿的成长是身心全面的、整体发展的过程,课程的各要素要有机的统一和整合,发挥整体育人的功能。 3、课程的结构: (1)类型:想象与角色扮演、运动与协调、发现与实验、户外之乐、亲子互动。 (2)形式:主题

6、综合、单元游戏、生活游戏。 4、指导策略: (1)角色关系与指导策略。(师生互动策略的研究、生活活动策略的研究等) (2)自主与规则的关系。 环境与材料的互动。,(4)非游戏活动游戏化的策略。 5、评价方式: 以愉悦有益为评价宗旨,拟定具有操作性的评价模式与评估量表(评价教师和评价幼儿的指标) 6、研究依据的支撑性理论: (1)杜威、皮亚杰、列昂杰夫的活动理论的综合利用。 (2)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和有关游戏教育的思想。 (3)幼儿园游戏教学论(刘焱著)关于幼儿教学、课程与游戏的关系的论述;学前儿童游戏(邱学青著)关于游戏环境创设、游戏指导策略和评价的论述。 (4)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

7、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南等纲领性文件中关于幼儿园游戏的内容与要求,三、前期准备阶段,1、收集资料,学习并理解相关理论,进行文本资料、网络资料的筛选。 具体文献: (1) 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中利用农村自然资源激发幼儿科学探究 (2) 实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策略探讨 (3)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分析与探讨 (4)试论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探讨 (5) 立足本土的农村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 (6) 探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过程中资源的搜集与利用 2、课题组教师进行开展课程游戏化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探讨。 参考文献: (1) 虞永平:课程游戏化与教师专业能力 (2) 游戏与教学的关系及教师应具备的各种能

8、力 (3)课程游戏化六大支架,四、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研究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依据,对幼儿园课程体系进行全面的反思和修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积累中提升教师生成和发展生活课题的策略,所以我们定了以下目标: 1、以生活化课程理论为指导,深入研究并选择生活中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生成新的教育课程,使幼儿园的课程更加贴近和反映幼儿的生活和需要。 探索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与幼儿园生活的相互协调关系,充分调动这些有利的因素和教育资源,使幼儿的童年生活更加的完美。 2、研究优化区域活动,将区域活动与游戏活动整合问题,试图解决打破区域与游戏的传统界限,真正将区域与游戏整合,有利于孩子开展各种各样的游戏

9、 研究的内容: 游戏的发展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情感发展方面,二是认知发展方面。从情感发展来看,其发展的功能首先表现为情感补偿,幼儿在游戏中能体会到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在游戏中便能尽情的发挥想象进行丰富情感;其次表现为在游戏中尽情的宣泄自己的情绪,幼儿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压抑了情绪,便可以在游戏中得到宣泄。因为游戏是幼儿自己的世界,他们能自由、自主的在自己的游戏中畅游。幼儿在自己游戏的世界里,已经从一个被动的承受者转化为主动的执行者。 从认知发展来看,其发展的功能首先表现为自发、主动探索,纲要中也坚持了规程的思想,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一是“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

10、活动时间,二是要求“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保证幼儿的积极参与”,我们知道,要保证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的积极参与, 那么,这个集体活动的组织也必须是游戏化的、幼儿感兴趣的,在游戏过程中尽量保证所有的游戏要求和要达成的目标是幼儿的需要,这样幼儿才能积极的投入;其次是幼儿感兴趣的自愿活动,所以在活动中要提供多重选择,尽量满足幼儿的需要;第三要注重过程体验,在游戏中老师和幼儿不能着急,尤其老师不能因为追求结果而促使幼儿完成游戏;第四要建立在幼儿已有经验之上,是幼儿力所能及,是最近发展区内的活动。 在幼儿园教育中,进行游戏教学时经常会因为老师没有掌握这些游戏的要素,便使幼儿园的游戏徒有“游戏”之名,达不

11、到幼儿喜欢的“真游戏”,在幼儿的自发游戏中,要使教育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游戏的功效,利用游戏的“自发”机制很重要,其关键是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因为只有在宽松和自由的环境中,幼儿才能以自己的方式学习。 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下列的实验方法: 1、观察法:观察幼儿是认识幼儿、改变儿童观、游戏观的唯一一条最有实效的捷径。 2、文献法:通过上网和浏览的刊物,梳理幼儿园各领域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3、行动研究法:针对实际教育活动,进行总结、发现不足,及时调整,建构具有农村本土特点的幼儿园园游戏化课程。,具体活动: 1、每月进行1-2次心得体会交流,采用讲座、讨论、交谈、互评、辩论等形式,组织教师进行讨论、学

12、习。 2、以年级组为单位,每月进行一次区域活动观摩,组织教师进行观摩、学习。 3、不定期的分发给教师一些理论知识等文献资料,帮助教师及时理解最新的理念。 4、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内容选编(电脑打印稿) 5、实践研究方案,注意积累、收集资料 6、幼儿课程游戏化活动内容精选(电脑打印稿) 7、做好阶段小结工作,观察调整研究计划 8、举行阶段性成果汇报展示 9、区域展示: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区域观摩评比 10、通过问卷、访谈,获得各方面对课题研究的评价。 11、整理研究成果资料,撰写研究报告论文。 12、幼儿课程游戏化活动内容集锦。,五、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和主要措施,通过研究,进一步揭示幼儿园课程的特质,

13、形成一些支撑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新的理论观念,丰富发展乡村幼儿园的课程设计和实施的相关理论。 通过现实的幼儿园游戏化实践,揭示现实幼儿园课程设计和实施中存在的过于强调学科知识学习,忽略游戏的教育价值的现象,形成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课程设计和实施的相关策略。 通过研究,全面提升幼儿园幼儿一日生活质量,是教育的过程成为幼儿美好的游戏过程,同时也锤炼一批优秀的骨干教师,提高幼儿教师的一日活动的组织能力,全面提升教科研意识与质量。 研究过程:,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6年9月) 1、收集资料,学习并理解相关理论,进行文本资料、网络资料的筛选。 2、课题组教师进行开展课程游戏化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探讨。 3

14、、电脑制定研究方案和具体计划。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内容选编(电脑打印稿) 朱 红 李 菊 邹 萍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6年10月-12月) 实践研究方案,注意积累、收集资料 幼儿课程游戏化活动内容精选(电脑打印稿) 朱 红 李 菊 邹 萍 李梦玉 第三阶段:实施阶段(2017年1月-7月) 1、做好阶段小结工作,观察调整研究计划 2、举行阶段性成果汇报展示 区域展示: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区域观摩评比,第四阶段(2017年8月12月) 1、通过问卷、访谈,获得各方面对课题研究的评价。 2、整理研究成果资料,撰写研究报告论文。 幼儿课程游戏化活动内容集锦 朱 红 李 菊 邹 萍 于心雨 李梦玉

15、陈婷婷 刘迎春 实施的主要措施: 1、合理运用与幼儿生活联系密切的乡土课程资源,为幼儿活动的实施提供现实的物质条件,尽可能联系当地和幼儿的实际,让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2、结合实际改造和利用,实施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3、有效的运用师幼互动生成资源,也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即能让孩子们到真实的环境中探索学习,开阔他们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经验,又能发展幼儿的社会意识,拓展幼儿园课程内容。 4、充分挖掘社会、家长资源,和家长、社会紧密联系。 5、拓展教师新课程改革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教育的理解水平并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为课程游戏化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六、预期的研究成果和形式,在实施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生活化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们看到了孩子的快乐、教师的进步,我们的孩子会创造了,会求知了,会学习了。我们也结合本园实际,依据幼儿发展特点,分大、中、小班构建了一系列的幼儿活动设计,并对幼儿开展游戏进行了归纳,实施课程游戏化。 1、预期研究成果:小、中、大年龄段课程游戏化调查报告。 2、阶段成果:农村课程游戏化具体实施,分大、中、小年级组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游戏化课程。 3、最终成果:全面开展农村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的成长。,七、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家长落后的观念影响游戏教学的进行 2.教师的自身素质制约着游戏教学的开展 3.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