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专版)2019中考语文 第13讲 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复习习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575662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柳州专版)2019中考语文 第13讲 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复习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柳州专版)2019中考语文 第13讲 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复习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柳州专版)2019中考语文 第13讲 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复习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柳州专版)2019中考语文 第13讲 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复习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柳州专版)2019中考语文 第13讲 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复习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柳州专版)2019中考语文 第13讲 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复习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州专版)2019中考语文 第13讲 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复习习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3讲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一)理解内容,把握文意一、(2018广东)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笔下犹能有花开肖复兴秋末冬初,天坛里那排白色的藤萝架,上边的叶子已经落得差不多了。想起春末,一架紫藤花盛开,在风中像翩翩飞舞的紫蝴蝶还是季节厉害,很快就将人和花雕塑成另外一种模样。没事的时候,我爱到这里来画画。这里人来人往,坐在藤萝架下,以静观动,能看到不同的人,想象着他们不同的性情和人生。我画画不入流,属于自娱自乐,拿的是一本旧杂志和一支破毛笔,倒也可以随心所欲、笔随意驰。那天,我看到我的斜对面坐着一位老太太,个子很高,体量很壮,头戴一顶棒球帽,还是歪戴着,很俏皮的样子。她穿着一件男士西装,不大

2、合身,有点儿肥大。我猜想那帽子肯定是孩子淘汰下来的,西装不是孩子的,就是她家老头儿穿剩下的。老人一般都会这样节省、将就。她身前放着一辆婴儿车,车的样式,得是几十年前的了,或许还是她初当奶奶或姥姥时推过的婴儿车呢。如今的婴儿车已经“废物利用”,变成了她行走的拐杖。车上面放着一个水杯,还有一块厚厚的棉垫,大概是她在天坛里遛弯儿,如果累了,就拿它当坐垫吧。老太太长得很精神,眉眼俊朗,我们相对藤萝架,只有几步距离,彼此看得很清楚。我注意观察她,她也时不时地瞄我两眼。我不懂那目光里包含什么意思,是好奇?是不屑?还是不以为然?正是中午时分,太阳很暖,透过藤萝残存的叶子,斑斑点点洒落在老太太身上,老太太垂下

3、脑袋,不知在想什么,也没准儿是打瞌睡呢。我画完了老太太的一幅速写像,站起来走,路过她身边时,老太太抬起头问了我一句:“刚才是不是在画我呢?”我像小孩爬上树偷摘枣吃,刚下得树来要走,看见树的主人站在树底下等着我那样,有些束手就擒的感觉。我很尴尬,赶紧坦白:“是画您呢。”然后打开旧杂志递给她看,等待她的评判。她扫了一眼画,便把杂志还给我,没有说一句我画的她到底像还是不像,只说了句:“我也会画画。”这话说得有点儿孩子气,有点儿不服气,特别像小时候体育课上跳高或跳远,我跳过去了或跳出来的那个高度或远度,另一个同学歪着脑袋说:“我也能跳。”我赶紧把那本旧杂志递给她,对她说:“您给我画一个。”她接过杂志,

4、又接过笔,说:“我没文化,也没人教过我,我也不画你画的人,我就爱画花。”我指着杂志对她说:“那您就给我画个花,就在这上面,随便画。”她拧开笔帽,对我说:“我不会使这种毛笔,我都是拿铅笔画。”我说:“没事的,您随便画就好!”架不住我一再请求,老太太开始画了。她很快就画出一朵牡丹花,还有两片叶子。每个花瓣都画得很仔细,手一点儿不抖,我连连夸她:“您画得真好!”她把杂志和笔还给我,说:“好什么呀!不成样子了。以前,我和你一样,也爱到这里画画。我家就住在金鱼池,天天都到天坛来。”我说:“您就够棒的了,都多大岁数了呀!”然后我问她有多大岁数了,她反问我:“你猜。”我说:“我看您没到八十岁。”她笑了,伸出

5、手冲我比画:“八十八啦!”八十八岁了,还能画这么漂亮的花,真让人羡慕。我不知道我还能不能活到老太太这岁数,能活到这岁数的人,身体是一方面原因,心情和心理是另一方面原因。这么一把年纪了,心中未与年俱老,笔下犹能有花开,这样的老人并不多。那天下午,阳光特别暖。回家路上,总想起老太太和她画的那朵牡丹花,忍不住好几次翻开那本旧杂志来看,心里想:如果我活到老太太这岁数,也能画出这么漂亮的花来吗?(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1【考点一】根据全文,按要求填写下表。(4分)场景偶遇老太太画像被发现老太太画花得知其年龄“我”的心理好奇尴尬惊叹羡慕2.【考点四】分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

6、(1分);将春末盛开的紫藤萝与初冬凋零的紫藤萝进行对比(1分),写出了时间对自然万物的影响。反衬老太太“心未与年俱老”(1分)。3品味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1)我注意观察她,她也时不时地瞄我两眼。“瞄”是注视的意思(1分),写出了老太太对“我”举动的好奇,表现了她的俏皮(1分)。(2)她扫了一眼画,便把杂志还给我。“扫”是快速地看的意思(1分),写出了老太太对“我”的画不以为然的神态,表现了她的自信(1分)。4【考点三】第段画线句子中的“花”有多层含义,请结合全文概括。(3分)明指老太太画的牡丹花(1分);暗指老太太内心纯真,如花般美丽(1分);作者希望自己将来也能有颗

7、年轻的,热爱生活的心(1分)。二、(2017柳南区二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父亲是儿子的一场雪葛亚夫冬天,时间也怕冷吧?也就眯瞪一会儿眼,身子骨还没舒展开,天就黑了。那时,生活时光那般清贫,三餐都经常爽约,更别提娱乐了。天一黑,我就被赶上床。起初,父亲还讲些故事,但很快他就睡着了。我饥肠辘辘,辗转反侧,眼巴巴地向窗外看。“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人饥志短,这句民谚,我只记住了后半句。往往,雪没盼到,我就枕着梦里的馒头睡去了。半夜被撑醒,才发现是尿憋的,跑到门口,冲着雪地一通“扫射”,又匆忙钻回被窝,期望重温旧梦把没吃完的馒头吃完。或许太冷、太饿,面对一场雪,我从没想过像孙

8、康映雪读书,只想着梦里梦外的馒头。我从来就不是个好学生,贪嘴,贪玩,学习三心二意。父亲对我的期望,也一直徘徊在零度左右。初二时,因恶作剧,班主任骂我烂泥扶不上墙,无可救药。我辩驳:烂泥也是你教的,你也就会打人骂人老师恼羞成怒,要打我。跑为上策,我潇洒地扬长而去。寒风肆虐,雪花猖獗。一场风雪,从荒野刮到我的内心。我瑟缩着往家走。我知道,阴暗处是泥土,明亮处是水洼,但还是忍不住向亮处的水洼里走。回到家,父亲竟没打骂我,只是问:想不想上了。我嗫嚅道:想。父亲让我换双干棉鞋,便带我去找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家。雪很大,也不知是否会回来。父亲看看天,看看我:就站在门口等吧!等到回来为止。北风似刀,雪花如镖,

9、我们成了靶子。我瑟缩着蹲下,才发现父亲穿的竟是我换下的那双湿鞋!那晚,我出奇地安静,只记得,老师回来时,我和父亲都成了雪人。这是我和父亲的“程门立雪”。以后,我没再让父亲失望过,只是他的脚再没热起来过。大学毕业,我留在南方。那年,罕见地下了场大雪。女友来了雅兴,要到梅花山采雪,学妙玉煮雪烹茶。她的“体己茶”,也只体谅自己。积雪厚,加上路滑,公交车禁行了。女友就拿我代步。父亲的电话也来凑“热闹”。他看电视,说这边雪大,房子、桥都压塌了,担心我,让我别乱跑我说没事,匆忙挂了电话。女友缴了我的电话,命令我全速前进。我们玩到很晚,也很累,回去就睡了。第二天,一开机,就是一堆未接电话都是家里的。我打过去

10、,父亲睡了,母亲接的电话。她数落我,昨天怎么不接父亲的电话!我这才知道,由于我关了手机,父亲放心不下,竟站在门口,一夜都没睡。下雪了,回家给父母送棉衣。父亲坐在门旁,眯瞪着眼。雪花凌乱,时光如同黑白电视。我帮他掸身上的雪,可头上那层雪,怎么也掸不掉。父亲笑:真是近视眼!这是白头发,哪是雪!我心里一寒。我曾以为只是冬日苦短,没曾想,对于父亲,人生也一样苦短。父爱一场雪。时光里,父亲就是儿子的一场雪,覆盖着浮生,温暖着今世。1【考点一】标题“父亲是儿子的一场雪”的作用是什么?文章以“父亲是儿子的一场雪”为题,关联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暗含了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主旨,题目新颖别致,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2【

11、考点三】文章主要写了“我”与“父亲”之间的哪三件事?为求得班主任的原谅,“我”和父亲“程门立雪”;父亲放心不下大雪天中匆忙挂了电话以致一夜失联的“我”,在门口站了一夜;“我”帮父亲掸身上的雪,却掸不掉他头上的那层雪,惊觉父亲在老去。3【A层级】结合语境,回答括号里的问题。(1)我知道,阴暗处是泥土,明亮处是水洼,但还是忍不住向亮处的水洼里走。(这处细节描写,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内容上,通过写“我”故意去走水洼的行为,体现了“我”的淘气、贪玩和叛逆;结构上,既照应了上文“我”贪玩的性格,也为下文写父亲让“我”换干棉鞋,而父亲却穿“我”的湿鞋,以及父亲的脚再也没有热起来过等情节埋下伏笔。(2

12、)北风似刀,雪花如镖,我们成了靶子。(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北风”比作“刀”,“雪花”比作“镖”,“我们”比作“靶子”,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风雪凛冽飘刮在人身上的情景和感受,用恶劣的环境和痛苦的感受为“我”后面的转变做铺垫。4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话的含义和作用?含义:在“我”成长的岁月里,父亲的爱就像那一场场雪,为“我”覆盖人世的艰辛与苦难,为“我”的成长给予关怀、帮助和温暖。作用:照应文题,画龙点睛。表达了“我”对父亲的爱的理解和感激。 (二)重点词、句、段的理解与赏析一、(2019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走进一棵白菜的心里朱成玉秋天到了,

13、东北的街头小巷有两样东西格外多,一是密密麻麻的“花大姐”,在墙上埋头织着一张巨大的花毯,在阳光的余温里苟活;二是卖白菜、萝卜和土豆的人,精气神儿倍儿足,吆喝声此起彼伏,把日子搅和出许多热闹的光景来。因为可以选择,所以每次买白菜我都要进行一番比较,挑品相好的、个头大的、硬实的,这样的白菜心儿抱得紧,好吃,也放得住,可以吃得久一些。我会趁着卖菜人不注意的当口,就势抖落几片白菜帮儿,至少可以掉几块钱的秤。精打细算总是好的,那是帮你看管好日子的一条忠犬。也有例外,有一对卖白菜的中年夫妇就蔫吧着蹲守在角落里,男人低头抽着闷烟,女人也不吆喝。两个人又黑又瘦、无精打采的,看不到一点儿生气。问其缘由,是不允许

14、他们在卖菜的地段卖菜。城里的禁区太多,条条框框也多,他们就像晕头转向的羊,不知道哪里可以站立,哪里可以坐下。一颗热切的心被泼了冷水,就像饱满的白菜没来得及收割,早早就遇了霜寒。我劝着他们,“看,你们家的白菜多好,每一棵白菜心儿都抱得那么紧。一会儿就能卖完。”许是受了我的鼓励,那蹲着的男人站了起来,掐灭手上的烟,直了直腰。我注意到那个女人,自始至终没离开那些白菜半步,时不时地给它们盖盖被子,好像照顾着自己的婴儿,怕它们着了凉似的。这样的举动很让人不理解,天气还没冷到那种程度,即便是很冷,白菜们也不至于那么娇贵,它们差不多是蔬菜里最朴实的一种了。但是那一刻,我理解了。前几天刚刚看到一则简短的新闻:

15、一个骑三轮车卖白菜的妇人被一辆轿车撞飞数米,落地后爬起来淡定地捡菜。这个短新闻的重点在于“淡定”二字,这出乎很多人的预料,因为在生命还没有确保无虞的情况下,一棵白菜竟然还受到如此“重视”!那么多的不解,是因为我们没有走进一棵白菜的心里。廉价的白菜,别说一车,就是几十车也比不得她狠狠地索要一笔赔偿吧。可是她的生活里,一直以来就只有白菜,她常年卖白菜,靠这个营生养活了自己和家人,所以,在她的生命里,白菜这个再平凡不过的事物是和她相依为命的。别人不懂一棵白菜的重要性,而对于她来说,白菜对她是有恩情的。收割白菜的季节,精神饱满的白菜最早被运走,赶个好价钱。最后剩下的白菜,人们称之为“扒拉棵子”。没抱成心儿,单薄得像没长成的少女。它们中有一些被主人收回家放到大缸里腌了酸菜,另外一些实在不入眼的,只好在大地里度过寒冬了,等待着牛羊们来啃噬。可是不久之后,剧情就发生了变化,城里人喜欢上了冻白菜的口味,把冻白菜用开水焯一下,炸点儿肉末酱,蘸着吃,味道极好。这下,大地上楚楚可怜的“剩女”们又一次得到了大批量“待嫁”的好机遇,纷纷走进城里人温暖的厨房。卑微的人就如同这白菜,饱满的、扒拉的,都在广阔的大地里繁衍生息。被栽种、被收获或者被冷落,一茬又一茬。卑微的人没有见过巨款,没有坐过飞机和高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