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练习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563033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练习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练习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练习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练习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练习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练习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练习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练习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读我国四大盆地分布示意图,分析回答1-3题。1下图为四大盆地地形剖面图,在四幅图中,与上图中四大盆地分布位置对应一致的是A四图分别对应acbd四点 B四图分别对应dabc四点C四图分别对应bcad四点 D四图分别对应dcab四点2关于四大盆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位于季风气候区B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Ca属于暖温带,b属于高山气候区,c属于亚热带,d属于中温带Db属于暖温带,a属于中温带,c属于亚热带,d属于高山气候区3下列关于四大盆地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盆地具有紫色土壤,是我国水稻

2、、油菜的主要产区盆地因生产石油、盐、铅锌而被人们称为“聚宝盆”盆地分布有世界最大的流动沙丘盆地被昆仑山和天山环绕A B C D农业是当今中国的重要问题,自从我国加入WTO后,农业面临挑战。根据我国目前主要农产品产量和价格与世界相应指标关系图,回答4-5题。4据国际平均价格比看,图中的四种农产品受国际市场的冲击强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A水果 油料 水产品 粮棉B粮棉 水产品 油料 水果C水产品 粮棉 油料 水果D油料 水果 水产品 粮棉5关于图中四种农产品在我国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最大的渔场是长芦渔场B我国北方主要水果是苹果、柑橘,南方是香蕉、荔枝C我国北方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南方是花生D我国

3、第二级阶梯上也有商品粮、棉基地分布读旅游线路示意图,回答6-8题。6a处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冰川侵蚀作用 B流水溶蚀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 D流水沉积作用7发育路南石林地貌的岩石,按成因划分,属于A侵入岩 B喷出岩C变质岩 D沉积岩8游览庐山路南石林段的景点,所经铁路干线依次为 A京广线、湘黔线、焦柳线、南昆线B京九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C襄渝线、焦柳线、京广线、浙赣线D陇海线、宝成线、成昆线、贵昆线下图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9-12题。9该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城市群。图中显示该地城市主要分布在A河流沿线 B资源丰富地区 C沿海港口 D冲积扇平原10图中甲、乙、丙、丁

4、四个城市均为重要的旅游城市。其中以园林美为主要特色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 11丙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是A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和最大的港口 B世界经济、金融、贸易中心C世界重化工基地和外贸基地 D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12关于该地区所在经济地带未来发展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农业 扩大耕地面积,巩固和发展农业基础 充分发展技术创新优势 大力发展水电站、交通、电信、电网和城市基础 设施A B C D读右图,完成13-16题。13河流E的汛期是A春汛 B夏汛 C秋汛 D凌汛14图中F地是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与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其棉花生长的优势条件是A气温高 B降水

5、多 C沙性土壤 D日照充足15纺织工业是G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之一,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能源供应 B原料产地 C社会协作 D劳力与技术16近年来H地发展成为重要的边境口岸,它的发展主要依靠A铁路 B公路 C空运 D管道17读“黄河流域剖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处所在河段均有可能形成凌汛B处所在河段为“地上河”C“治黄”的关键是处所在河段的水土保持工作D处所在河段水流最为清澈18云贵高原、青藏高原、河套平原和新疆的农业特色依次是A河谷农业、绿洲农业、灌溉农业、坝子农业B坝子农业、河谷农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C坝子农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河谷农业D灌溉农业、河谷农业、绿洲农业、坝子农业据最新的

6、中期预报数据,2006年的第一次东海咸潮于农历正月初一影响本市。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的盐分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的自然灾害。据此完成19-20题。19咸潮发生时,长江口以东海区海水的实际盐度最可能是下图中的哪条曲线20 2006年1月20日,某报以“珠三角咸潮敲响警钟水资源大省竟然也叫渴”为题,报道了珠江受严重咸潮威肋。以下描述中,可成为珠江咸潮成因的是南粤大地的干旱 珠江流域内水库下泄流量增加 全球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以及森林植被的逐渐恢复 天文潮水的顶托作用 多用河水作为城市水源 离岸风的吹拂A B C D读我国沿回归线剖面图,回答21-2

7、3题。21有人某天正午在b地测自己的影子,发现自己的影子长度比自己身高略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意大利正值多雨季节 B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区正是农闲时节C黑龙江正值小麦播种季D从沙特阿拉伯到日本横滨的油轮一路顺风顺水22促进d地经济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A水土流失 B红壤的改造 C商品性农业基地的建设 D交通建设23下面关于a地与c地相似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出口加工工业是两地工业生产的共同之处B基塘生产是两地农业生产的特色C两地2003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流动人口较往年有明显减少D水热充足、雨热同期是两地共同的资源优势24下图是我国的四个地区简图,对应的有如下四种国土规划的方案。(1)开发海岸带资

8、源与河口资源的综合开发整治 (2)进行开发区土地综合利用的总体规划 (3)保护好森林,加快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和建设 (4)加强沼泽地的保护请判断以下四个地区与规划方案相对应的是 A甲(1) 乙(2) 丙(3) 丁(4) B甲(2) 乙(3) 丙(4) 丁(1)C. 甲(3) 乙(1) 丙(2) 丁(4) D甲(4) 乙(2) 丙(1) 丁(3)读“沿我国某山地南北向剖面1月平均气温变化”图,回答27-29题。25该山地最可能属于A阴山B秦岭 C天山D南岭26该山地气温最低处位于A北坡海拔200m500m B北坡海拔500m1500mC南坡海拔200m500m D南坡海拔500m1500m27该山

9、地北麓的自然带为A常绿阔叶林带B落叶阔叶林带C草原带 D荒漠带读图,回答28-30题。28图中之间的山脉是A阴山 B天山 C秦岭 D贺兰山29图中点所在的铁路线是A大秦线 B包兰线 C宝成线 D陇海线30图中两地气候及自然景观差异显著,表现在A地为半干旱区,地为半湿润区 B地为中温带,地为暖温带C地为落叶阔叶林,地为常绿阔叶林 D地为荒漠,地为草原第卷 非选择题(40分)二、综合题31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图”,图中虚线为不同时期种植业分布北界。读图,回答问题。 (16分) (1)说出图中、两地地形特征的相同点与不同点。(4分)(2)简述图示区域种植业分布的变化及其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4分)。

10、(3)与成都平原相比,图中地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和不利条件有哪些?(6分)(4)长期以来,M省工业以煤炭开采为主,试根据该省资源状况列举其发展的主要工业部门。(2分)32(24分)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1)图示B地区在一年中 10的日数多于A地区,但积温反而低于A地区,分析其原因。(4分)(2)在B地形区,降水的局部差异明显,简述造成该地降水局部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4分)(3)分析B区土地利用中最主要的不利因素。(4分)(4)描述C河段水文特征。(6分)(5)近十年来,我国不断加大本区的交通建设投资,请说明其主要意义(6分)。选择题答案:1D 2C 3C 4B 5D 6C 7

11、D 8B 9A10B 11B 12C 13B 14D 15B 16A 17C 18B 19A 20C 21A 22D 23B 24C 25D 26D 27A 28C 29D 30C 31:(16分)(1)相同点:高原为主,为内蒙古高原或鄂尔多斯高原,为黄土高原。不同点:地势平坦,沙漠广布;黄土覆盖,沟谷发育。(4分)(2)种植业向西北(北)扩展。影响:使该区域森林、草原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加剧。(4分)(3)优势条件: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不利条件:降水少;冬季气温低;土壤盐碱化和风沙危害严重。(6分)(4)冶金工业(钢铁或炼铝工业),(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电力工业。(2分)32(24分) B区域高原地形,海拔偏高,夏季温度低,积温数反而较少。A区域盆地地形,夏季温度高,积温高(4分)自东南向西北和由南向北的递减趋势。 海拔高度与地面坡向变化(4分)山地多,平地少,耕地面积少;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层贫瘠;水土流失严重。(4分)水量大,落差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6分)开发本区的自然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加强本区与沿海地区的交往与合作,发展外向型经济,带动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6分)- 1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