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体会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546829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体会(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浅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体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坚持 治疗 ,但现实生活中,患者长年正常就医者为数不多,达到长期理想控制血糖的更是寥寥无几。我们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患者无论是消极焦虑、盲目乐观,还是持无所谓的态度,都是对此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 教育 过程,使患者了解糖尿病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掌握自我保健技能,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积极配合参与糖尿病的康复治疗。XX年我科对62例糖尿病

2、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 方法 一般资料 我科于XX年共收治糖尿病患者62例,均按WHO诊断标准确诊,男42例,女20例,年龄6480岁,平均72岁;病程35年,伴有冠心病12例,高血压病22例,脑动脉硬化38例。 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模式 糖尿病的健康教育程序和护理程序一样分五个步骤,即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但侧重点不一样,健康教育程序主要以评估患者的 学习 需要来制定计划,实施对患者的宣教,最后以患者的行为和态度的改变来评估教育效果。教育程序中强调患者参与的重要性。具体教育模式分如下五个步骤。 评估患者的教育需求 在患者的健康教育中,通过与患者和家属

3、的交谈,查阅患者的医疗档案,除了评估患者的一般资料、文化背景、 社会 关系等各方面 内容 外,还建议让患者自评心理状况、自护能力以及对糖尿病的了解程度,综合各方面因素,确定患者及家属的教育需求。 建立教育目标 根据患者的评估资料,应与患者及家属讨论后,共同制订教育目标,即近期目标为帮助糖尿病患者了解糖尿病一般知识,营养学常识,检查和治疗目的及护理要点等;远期目标为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同患者一同制订饮食运动计划,减轻或避免各种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等。 选择教育方法 根据患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随机性教育:在治疗、护理、巡视病房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指导,如发药时讲解药物的作用、副作用、

4、用法及注意事项。座谈式教育:通过个别谈心,耐心解答患者的提问,针对个别病例逐项指导。文字教育:通过黑板报、健康教育手册等资料指导患者掌握有关疾病的知识,同时给予必要的解释说明1。 执行教育计划 在确认患者及其家属对学习有充分准备、患者病情允许、心理无焦虑状态下采取所选择的教育方法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集体教育多采用演讲会、俱乐部、电影会等方式,进行宣教、解答,亦可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宣传媒介进行;小组的形式自由,可为一个病房病员间交流,允许患者讨论、提问,组员之间可互教互学,还可亲自实践注射胰岛素、练习测微量血糖等;单人教育可作为前两者的补充,一方面对有一定文化程度或有一定糖尿病知识的患者,结合

5、各种技术指导对患者进行更深的教育,另一方面对伴有活动能力丧失、文化程度低、语言障碍等患者,要反复耐心教育,用患者听得懂的语言来讲解。在按计划实施教育外,必要时需随时进行,如日常铺床、服药、注射等护理活动过程中,直接作用于患者身上,使他们得到心理支持,也能取得明显效果。在实施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教育个性化,更要注意患者的反应,教育要坚持持续化,还要有必要的考察办法,如引导患者复述、提问,出院时进行知识问卷考察,确保健康教育的有效。 质量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的质量效果评价是对患者教育计划及实施的全面审核过程。评价可采取两种形式,一是患者出院前的问卷调查或自护能力测评,了解患者对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二

6、是患者出院后复诊或随访情况,电话回访是一种患者易接受的方式,是将 医院 健康教育延伸到患者家里的有效手段。 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内容 心理指导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其病程长,患者常因反复血糖偏高而导致精神紧张、情绪低沉、恐惧以及悲观失望等,而这些不良心理又会引起血糖升高,对疾病控制不利,因此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心理,并给予细心护理是十分必要的。护士在基本知识教育中,客观地向患者介绍疾病有关 发展 过程及预后知识,使患者认识到糖尿病是 目前 尚不能根治的慢性疾病,但又是可防治的,糖尿病控制得好,不会 影响 寿命,可以和正常人一样过幸福的生活。通过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使患者消除精神压力,增强同疾病作斗争

7、的信心。 饮食指导 目的是让患者理解合适的饮食有利于减轻体重,控制血糖和防止低血糖,改善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主要向患者介绍饮食治疗的目的、意义及具体措施,并督促落实。教会患者根据自己的体重、身高、性别、运动量等个体情况 计算 饮食量,保证合理的营养,严格控制甜食。三餐热量分配可根据饮食习惯选择1/5、2/5、2/5或1/3、1/3、1/3,但要基本固定,要根据血糖制定糖尿病饮食。具体方法:“三高一低”原则进食,让患者进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纤维素、低糖、低脂饮食;少量多餐,把每日进食分为多餐,使每餐热量明显减少,以降低餐后血糖峰值;让患者多进绿叶蔬菜、豆类、粟谷类、水果;总热量为60008000

8、kJ/d,每日主食摄入量为200250g,占总热量的50%60%,老年糖尿病患者每日副食量:鸡蛋1个,烹调油1520g,瘦肉100g,豆制品80100g,牛奶250g,盐58g,新鲜蔬菜和水果500g2。 运动指导 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促进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运动还可以减轻患者压力和紧张情绪。根据患者身体情况选择运动量,以不疲劳为度,从小运动量、短时间开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可安排在餐后115h运动,这是降低血糖的最佳时间,并有利于减轻体重。活动种类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球类运动等。步行是最佳的运动 方法 ,根据身体情况可采用中速步

9、行每分钟100120步。如心率在100120次/min,有劳累感时应减速停止。出去运动时要随身携带糖果,以免低血糖时备用。 用药指导 当饮食和锻炼不能控制血糖时,口服降糖药是最基本的 治疗 ,对用药物治疗的患者,要告知应在医生的协助和指导下用药,不可擅自改药、停药。护士应指导患者掌握用药时间、剂量、药物的作用机制,及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介绍降糖药饭前饭后服用的不同类型,用药要准确,特别在联合用药时更应小心谨慎。胰岛素治疗在饭前30min注射,必须按时进餐,抽取胰岛素剂量必须准确。并应在出院前教会患者自己注射和保管胰岛素,不管是口服降糖药还是注射胰岛素,均应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由

10、医生调整药物剂量。 预防并发症的指导 糖尿病如果控制不当,可引起多方面损害,对眼睛、肾脏、末梢神经和血管都有很大 影响 。因此,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应学会自我监测血糖、尿糖,及早识别并发症。(1)让患者及家属了解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知识;(2)告诉患者及家属严格执行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及运动方案;(3)讲明糖尿病性昏迷的征兆,如恶心、呕吐、食欲差、嗜睡、呼吸深快及脱水等,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4)定期检查眼底、眼压等,防视网膜病变等视力严重损害;(5)糖尿病患者保持身体清洁,皮肤出现瘙痒时尽量少抓以免抓破。穿宽松柔软的透气好的衣服、合脚舒适的鞋袜,不要过紧。使用热水袋时水温不宜超过50,以免烫伤;

11、经常测量血压,检查血脂,积极控制高血压和治疗高血脂3;(7)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低血糖,首先要告诉患者低血糖发生的症状,如何防止和处理低血糖反应。 2 结果 2例患者通过健康 教育 后,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防治方法、严格遵照医嘱用药等方面有显著提高。患者参加运动的积极性提高了,主动参与步行、慢跑、打太极拳、体操等各项康复活动,患者糖尿病症状明显改善,血糖降至正常或趋于正常水平。 3 体会 通过糖尿病的健康教育,缩短了护士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实践过程中为患者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为患者传授了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让患者参与自己的护理计划,落实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树立正确对待疾病的态度,深

12、入了解糖尿病知识,保持乐观情绪,熟练掌握各种操作技能,提高了自我保健能力;另外通过糖尿病健康教育促使护理人员加强新知识、新技术的 学习 ,不断提高 理论 与技术水平,更好地为糖尿病患者服务。总之,糖尿病健康教育是治疗和预防糖尿病不可缺少的手段。 【 参考 文献 】 1 王玉春,李嘉琦,叶俊超.加强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医患健康.解放军医学杂志,XX,4:236. 尤黎明.内科护 理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XX,437-441. 3 姚景鹏.内科护理学,第4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285. 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