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通过阅读提高政治教学质量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544178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通过阅读提高政治教学质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如何通过阅读提高政治教学质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如何通过阅读提高政治教学质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如何通过阅读提高政治教学质量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如何通过阅读提高政治教学质量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通过阅读提高政治教学质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通过阅读提高政治教学质量(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浅谈如何通过阅读提高政治教学质量摘要:教会学生阅读教材,构建知识结构,让教材成为学生思想品质学习的工具书;引导学生阅读生活,厚积广储,进而薄发;训练学生阅读考题,提高答题技巧。 关键词: 政治 教学;阅读考题;应试能力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政治中考已全面实行开放性 考试 。这一改变要求学生必须提高学习能力、认识能力、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应用。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通过阅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各

2、方面能力。一、教会学生学会阅读教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就是倡导由“道德 教育 ”向“道德学习”转变,重视学生的参与、体验、践行、思考,强调引导学生自己认识、自己体验、自己感悟。而让学生学会阅读教材就能很好地达到这一理念要求。现以九年级政治教材第四课第三框“实施可持续 发展 战略”为例,说明一下我的阅读式教学流程。1读教材,自构知识结构。这一环节以自学为主。让学生先把本框题的内容浏览一遍,然后根据本框题标题的主框架和“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常规思路,自行整理出本框题的知识结构图,并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多思善疑,找出不懂的地方,以便下一环节讨论。2读教材,共建知识结构。这一环节主要以讨论交流为

3、主。上一环节学生的自我归纳,难免有疏漏和不完整,通过本环节的四人小组的讨论交流, 总结 出本框题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图,为内化教材奠定基础。3读教材,落实知识结构。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明确知识点在书中的坐标,对知识点作出直线、浪线、打圈点等标记,同时在知识点旁写上相应的问题。4读教材,拓展知识面。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各自的疑难问题,学生解决不了的再由教师作讲解和点拨。如本框题可能存在的问题有:我国 自然 资源总量大,为何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开发为何难度大?开发利用为何不尽合理,不够 科学 ?这此问题的提出、探讨和解决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从宏观知识体系中把握、理解教材,另一方面也训练了学生

4、的思维,拓展了学生的思路,从而有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养成。通过上述的四步阅读,既能训练学生的主动思考、分析、归纳等能力,又可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既对教材进行了加工处理,为日后考试理解答案、查找答案提供了便利,又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了探究合作的兴趣,并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从心理上、情感上达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完美转化。二、引导学生阅读生活,活化教材,努力做到学以致用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用生活来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新思品课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是本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虽然新教材也提供了很多鲜活的

5、生活情景,但其内容与生情、校情、镇情、市情等实际很难完全吻合。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教材、教育的生活化,让学生阅读自己身边的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与必要;另外,开放性试题题目相对都比较灵活,不单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识记和理解,更主要的是考查其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自己学习、生活及社会中各种相关问题的能力。一旦遇到教材中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学生往往无所适从,思路狭窄,答案更无创意可言。为此,我要求和鼓励学生运用各种途径和方法去广泛地阅读生活,特别是阅读与教材知识相关联的生活和实际。通过这种“从教材到生活”、“从课内到课外”的阅读,既使学生将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提高了学生认识生活、理解生活及解决生

6、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与他人、社会、自然相融,使他们在与生活的沟通中真正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又检验和丰富了课堂知识,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三、训练学生阅读考题,抓住题眼,力求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和应试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不少平时学习很好的学生考试成绩却往往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大多是因为审题不清,出现了很多无谓失误,甚至还有漏题的现象。这些都暴露出其阅读试题的技巧不够强。针对这一现状,我在平时的训练和考试中,要求学生三“读”而后写。一读考题,找出关键词,避免低级失误。这一点在做选择和简答题时尤为重要。二读考题,抓住重点,避免答非所问。有些学生在做材料分析

7、题和辨析题时往往就材料谈材料,找不到重点,故而失分率较高。如果能引导他们通过阅读找出关键词,把握住题目重点,便能使其快捷地找到答案的切入点,同时使答案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例:有人认为,对于西部来说,最根本的就是 发展 经济 ,所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也是可以的。请问,这个观点正确吗?为什么?初读题目,不难发现此题涉及了两个方面的问题西部同样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要能发展经济,牺牲环境也未尝不可。但问题的重点在哪儿?组织答案的重点在哪儿?细读题目,再次进行分析,可得出此题的重点不在于谈“西部也应发展经济”,因为该观点已得到认可,而在于反驳“可以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的错误观点,此可得出答题的明晰思路

8、1.西部确实要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2.但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保护好环境,坚持 科学 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3.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不能把经济建设和保护环境对立或割裂开来。三读考题,把握内在联系,避免偏离书本。不少学生在做材料题时往往就材料谈材料,脱离了书本,这也是 考试 之大忌。例:在初三毕业主题班会上,甲、乙、丙3名同学就“艰苦奋斗”发言甲:昔人已乘黄鹤去。乙: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丙:一条直线。你认为哪一个同学的观点最为合理?为什么?此题首先要求学生要读懂题意:谈对艰苦奋斗的正确看法,其次要读懂甲、乙、丙3人的各自喻意;最后还要联系材料,读懂对艰苦奋斗的正确理解。如果上面三个方面都能读懂,不难发现,只有乙的观点最合理,因为艰苦奋斗精神不是某个时代所特有的,而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同在的,因此甲是错的,但艰苦奋斗在不同时代的内容不同,因此,认为其内容始终不变的丙也是错的。以上对阅读功效的理解仅是我在教学实践中 总结 出的一点粗浅之见,但愿它能引起更多的同仁对开放性考试的关注和探究,并结出更多的硕果,共同为素质 教育 进一步落实到实处尽一份心力。 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