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复习题与参考 答案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60544015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轨道交通复习题与参考 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城市轨道交通复习题与参考 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城市轨道交通复习题与参考 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城市轨道交通复习题与参考 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城市轨道交通复习题与参考 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轨道交通复习题与参考 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轨道交通复习题与参考 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城市轨道交通一、填空题:1.我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是_。2.地铁设计规范中,采用的超高峰系数为_。3.我国大城市居民出行强度基本上在_次/(人日)左右。4.列车折返方式根据折返线位置布置情况分为_和_。5.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按站台型式分为_、_和_。6.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的布置图形分为:_和_。7.城市轨道交通的钢轨的型式有_、_和_三种。8.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按运营性质可分为:_、_、_和_。9.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按结构型式分为:_、_和_。10.暗挖法分为:_和_。11.自动售检票模式可分为_和_。12.城市轨道交通的站间距在市内繁华区一般可控制在

2、_公里左右。13.轨道交通高压供电方式有:_、_和_。14.世界上拥有地铁运营里程最长的城市是_。15.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包括_、_和_。16.轨道交通线网构架可分为:_、_和_。17.设计能力包括_和_两个要素。18.轨道交通乘客使用空间可分为:_和_。19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线一般选择在_地区。20.城市轨道交通敷设方式可分为_、_和_。21.运行图的基本类型包括_和_。二、名词解释:1.单轨铁路 2.AGT系统3.制动装置 4.钢轨5.轨道电路 6.棋盘式线网7.运用车辆数 8.临时停车线9.受流装置 10.车辆结构速度11.轨道交通 12.地铁13.转向架 14.轴重15.自动闭塞 16.

3、岛式站台17.车辆段 18.站厅换乘19.车体 20.全日行车计划21.牵引网 22.设计能力23.大型接驳站 24.一般换乘站25.动车组全周转时间 26.技术速度27.旅行速度 28.可用能力29.列车/车辆能力 30.轻轨三、简答题:1.简述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的种类。2.城市轨道交通的构成包括哪几个部分?3.简述列车自动操作系统的功能。4.城市轨道交通的车辆包括哪几个部分?5.城市轨道交通的轨道由哪几个部分组成?6.简述列车自动防护系统的原理。7.轨道交通车站按运量大小可分为哪几种?8.简述换乘站设计的原则。9.换乘方式按乘客换乘的客流组织可分为哪几类?10.换乘站的型式有哪几种?11.如

4、何协调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的衔接?12.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方式有哪几种?四、计算题:1.某大城市市区远景人口规模为500万,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为50%,远景轨道交通方式占公共交通方式的比例为60%,远景轨道交通线网负荷强度为3.5万人次/(km日),人口出行强度为2.3次/人日,试计算该城市远景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2.某城市市中心区面积为80km2,全市远景面积600km2,线网规划密度市中心区为1.5km/km2、城市中心外围区为0.25km/km2,试计算该城市远景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3.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高峰小时开行的列车对数是20对,列车周转时间为1小时,列车平均编组量是6辆,试求该

5、线路的运用车辆数。五、论述题:1.现代化城市轨道交通种类有哪些?与城市道路交通相比,他们有何优势?2.交通拥挤有哪些不利影响?试述城市产生交通拥挤的原因及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的方法。3.试述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目标。4.试述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城市间铁路车站的区别及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分布的原则。5.试述列车自动防护与自动操纵系统的原理与功能。6.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能力与可用能力的区别。他们和哪些因素有关?应如何计算?- 2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北京2.1.21.43.2.54.站前折返 站后折返5.岛式 侧式 侧岛混合式6.尽头式 贯通式7.槽型轨 双头轨 平底轨8.中间站 换乘站 中间折返站

6、尽头折返站9.地面站 高架站 地下站10.盾构法 矿山法11.封闭式 开放式12.113.集中供电 分散供电 混合供电14.纽约15.列车自动防护系统 列车自动操纵系统 列车自动监督系统16.放射式线网 设置环线的线网 棋盘式线网17.线路能力 列车能力18.免费空间 付费空间19.市中心繁华20.地上 高架 地下21.单线运行图 双线运行图二、名词解释:1.单轨铁路:它是车辆在一根导轨上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2.AGT系统:是一种通过非驱动的专用轨道引导列车运行的轨道交通。3.制动装置:是使运行当中的列车减速或停车,保证列车运行安全的装置。4.钢轨:是城市列车荷载,引导车辆运行的装置。5.轨道

7、电路:是由两根钢轨组成,用来反映轨道上是否有车与是否完整的电气回路。6.棋盘式线网:是城市的轨道交通线路呈近似长方形布置的线网。7.运用车辆数:是指为完成日常运输任务所必需配备的技术状态良好的可用车辆数量。8.临时停车线:是为在线运营的列车发生故障时临时停车的线路。9.受流装置:从接触导线(接触网)或导电轨(第三轨)将电流引入动车的装置。10.车辆结构速度:按安全及结构强度所允许的车辆最高行驶速度。11.轨道交通:是以轨道作为导向的公共交通系统。12.地铁:是指大部分修建在地下的铁路系统。13.转向架:是设于车辆与轨道之间的车辆走行部分。14.轴重:指车辆在某运行速度范围内一根轴允许负担的包括

8、轮对自身重量在内的最大总质量。15.自动闭塞:是由行驶当中的列车自动完成闭塞作用的装置。16.岛式站台:位于两条线路中间的站台。17.车辆段: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对车辆进行运营管理、停放及维修保养的场所。18.站厅换乘:是指乘客由一个车站的站台通过楼梯或自动扶梯到达另一个车站的站厅或两站共用的站厅,再由这一站厅通到另一个车站的站台的换乘方式。19.车体:是容纳乘客和司机的地方。20.全日行车计划:指轨道交通系统全日分阶段开行的列车对数计划。21.牵引网:是沿线敷设的专为电动车辆供给电源的装置。22.设计能力:某一股道上某一方向1h内通过某一点的旅客空间数量。23.大型接驳站:是指位于轨道交通首

9、末站、地区中心及换乘量较大的车站的换乘车站。 24.一般换乘站:是一般中间站与地面常规公共交通线路的中间站的换乘点。25.动车组全周转时间:是指列车在线路上往返一次所消耗的全部时间。26.技术速度:指不包含停站时间在内的列车在站间平均运行速度。27.旅行速度:指列车从始发站发出到达折返站时的平均运行速度。28.可用能力:在容许旅客需求发散条件下,某一股道某一方向1h所能运载的最大旅客数量。29.列车能力:是指每辆车的载客数量与每列车变成辆数的积。30.轻轨:是一种中量快速轨道交通运输系统。三、简答题:1.答题要点:主要有地铁、轻轨铁路、市郊铁路、AGT自动导向系统、独轨铁路、磁浮铁路等。2.答

10、题要点:轨道交通系统由一系列相关设施组成,这些设施包括车站、线路、列车、控制以及通信信号系统等。3.答题要点:系统的功能包括:控制列车在允许速度下运行,并自动调整列车的速度,列车在区间或站外停车后,一旦信号开放,即可自动启动,系统控制列车到达站台的最佳制动点,使列车停于预定目标点,停站结束后,保证车门关闭,列车能自动启动;当列车到达折返站时,自动准备折返。4.答题要点:车辆由车体、转向架、牵引缓冲装置、制动装置、受流装置、车辆内部设备和车辆电气系统7部分组成。5.答题要点:一般由钢轨、扣件、轨枕、道床、道岔及其附属设备组成。6.答题要点:原理是:将信息(包括来自联锁设备和操作层面上的信息、地形

11、信息、前方目标点的信息和容许速度信息等)不断从地面传到车上,从而得到列车当前容许的安全速度,依此来对列车实现速度监督及管理。7.答题要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按运量大小可分为小型站、中型站、大型站和特大型站。8.答题要点:尽量缩短换乘距离,换乘路线要明确、简捷,尽量方便乘客。尽量减少换乘高差,降低换乘难度。换乘客流宜与进出站客流分开,避免相互交叉干扰。换乘设施的设置应满足乘客换乘流量的需要,且需留有扩、改建余地。应周密考虑换乘方式和换乘形式,合理确定换乘通道及预留口位置。换乘通道长度不宜超过100米,超过100米的换乘通道,宜设置自动步行道。应尽可能降低造价。9.答题要点:根据乘客换乘的客流组织方

12、式,可将车站换乘方式分为站台直接换乘,站厅换乘合同到换乘。10.答题要点:根据换乘站的平面位置,可将换乘车站型式分为以下几种:“一”字型换乘、“L”型换乘、“T”型换乘、“十”字型换乘和“工”字型换乘。11.答题要点:一般做法是:在轨道交通沿线取消大的重合段长的地面常规公共交通线路,将其改设在轨道交通线服务半径以外的地区。将轨道交通线路两端的地面常规公共交通线路的终点尽可能地汇集在轨道交通终点,组成换乘站。改变地面常规公共交通线路,尽量做到与轨道交通车站交汇,以方便换乘。在局部客流大的轨道交通线的某一段上,保留一部分公共汽车线,起分流作用,但重叠长度不超过4米。增加与轨道交通车站为起点的地面常规公交线路,以接运轨道交通乘客。12.答题要点:有全线独立运营方式、分段延伸运营方式和“Y”型线的运营方式。四、计算题:1.解:城市出行总量(万人次)(千米)答:该城市远景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为98.57千米。2.解:L=S中*m中+S外*m外=80*1.5+600*0.25=270(千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