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作文中进行美育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541961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在小学作文中进行美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如何在小学作文中进行美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如何在小学作文中进行美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如何在小学作文中进行美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如何在小学作文中进行美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在小学作文中进行美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在小学作文中进行美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浅谈如何在小学作文中进行美育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既是人自身发展需要,也是时代的迫切要求。语文新课程理念也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陶冶爱美的情趣”,这体现了语文教育的特点。那么,如何在小学作文中进行美育呢?一、运用美育操作原则改革小学作文教学根据体验原则,指导感受生活。所谓体验,就是指主体对审美对象的特征所进行的观察和体验,并形成经验的一种心理反应。生活是习作的源泉,要让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习作,就必须引导他们在广阔的生活天地里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并学会

2、用美的眼光去品味自己生活中的“映像”。1.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美。自然美,是现实生活中自然物的美。教师要善于引导他们去观察和感受这些审美对象的审美特征,观其形,闻其声,尽可能地去体验由此而引起的审美感情,并形成审美积累,把握审美特征,以便于习作时自由地倾吐自己的感受。2.引导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美。社会生活是一个大课堂,是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的源泉。引导学生从日常的平凡事件中去深刻挖掘美,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学校、家庭、社会,从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美,这样才有可能写出文质兼美的佳作。3.根据个性化原则,指导自由表达。个性化原则就是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兴趣及审美发展水

3、平设计教学过程,从而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其敢于自由表达,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4.让学生写熟悉的人和事,熟悉的景和物。5.作文命题范围宽些,学生自由轻松。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氛围中去写,让学生不吐不快。6.要鼓励学生写自己的想象。二、寓美育于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人物闪烁着美好心灵的素材,使学生获得赞美心灵美的写作内容。人物美是社会美的核心,人既是社会的产儿,又是大自然的产儿,因此,人的美就包括社会的心灵美,又包括自然性的形体美。但从学生的作文实际看,他们大都比较注意捕捉人物的外在美,而对心灵美却表现不够,甚至会歪曲一个美好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定要使学生明确人的重要本质是内在美,

4、不能把目光停留在外在美上。人物美的实质在于理想、情操、道德品质的美。但是,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人有千百,各种各色。的确有一部分人,不仅相貌美丽,内心也善良,是美的统一、美的楷模。但是,也确有一部分人外貌丑陋,但内心善良;还有一部分人相貌漂亮,而灵魂丑恶。所以,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要以相貌的美丑来作为判断人物美丑的标准,而要通过观察人物言行来看他是美是丑。美的人物不仅仅是指那些英雄人物,在周围普通人的身上也都有美的闪光。在生活中,到处可见美的人:忘我劳动的工人、农民,献身教育事业的教师,认真听课的学生,礼貌待客的服务员教师要指导学生,从普通人身上发掘美来。提倡描写心灵美的正面人物的同时,也不排斥写心

5、灵丑的反面人物。因为生活中既有美,也有丑。教师要正确引导他们认清美与丑,歌颂美的,批判丑的。三、引导观察,发现文章中的美中国的语言文字,从一点一捺,到字的间架结构,从一个词的运用到一篇文章的结构,无不体现语言文字的美。但小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和敏感性不强,缺乏鉴别能力,有时往往见丑事容易,见美难,甚至美丑不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有义务让学生从每一个字开始,用审美的眼光来观察:把字写得结构合理是美,把词用得恰当是美;描写灿烂的阳光是美,描写和煦的春风是美;发现是感叹句是美,强调感情的排比句也是一种美。在教学中,我们只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语文中的每一处,就不难让学生发现语文中的美,从而对语文产生

6、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在平时的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认真推敲,发现词语运用的美妙,以至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之中,这样学生不仅发现美,而且试着运用美,自己创造美。四、用语言去表达美,呈现美,赞颂美在训练中,一要加强阅读积累,读透文质兼美、风格多样的名篇佳作,让学生有充分的体验,得到美的享受的机会,丰富积累,拓展视野,也给学生展示自己独特个性的机会。二在语言方面,说真话、说实话本身就是一种美,在此基础上就要提示和运用美词佳句,使文章富有文采。美的发现和感受还要有优美、丰富的言辞才能得以再现。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子来表现的。有的句式对称,讲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参差,讲究段落美;有的运用了生动的修辞。五、抒发

7、真实感受,凸显作文的情感美一篇文章之所以不能感动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真情实感,没有让人感动的地方。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时候,要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切身感受,最好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这样写出来才能情真意切。文章是以情感人的,尤其是抒情类和叙事类作品。教师在指导学生写文章的时候,要求学生无论写什么文体,都要把真情实感写出来。如写景的文章,教师在指导写作时候,先让学生亲自观察,把真感受和景物的特征写出来,文章才能吸引读者,读者才能跟着作者进入情境世界。如写叙事的文章,叙事中必须把自己的真情融入进去,这样读者才能体验到文中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喜怒哀乐。文章内容充实,而且有真情实感,才会凸显情感美的光辉。“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语道出了人们对美的需求已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真正的美应当是纯洁的,真实的,善良的。它能使人的内心产生无比的喜悦和兴奋,使人在欣喜中受到启迪,领悟生活的真谛,从而完善自己的道德,陶冶自己的情操。陶冶儿童美感,培养审美感受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表述,还是内涵意义的阐明都充满了美的因素。面对这样的教材,语文教师具有双重任务:不仅自己要从教材中领悟美,而且还得教会学生从课本中学到美,这样他们在作文中才会使用美。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