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开展环保教育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541869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开展环保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开展环保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开展环保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开展环保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开展环保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开展环保教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浅谈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开展环保教育在举国上下重视环保的今天,开展并实施环保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学校作为育人基地,就要把环境教育落到实处,真正让学生成为环保的主人。近几年来,本人结合常识学科,就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渗透环保知识、培养环保习惯进行了初浅的探讨。一、引导情感体验,树立环保意识现代社会科技在腾飞,经济在发展,而生态环境却在日趋恶化。环境的污染,生态平衡的严重失调,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对环保认识上的无知和不足。常识教材中有许许多多环境教育的一流素材,

2、因此,在常识学科中结合相关的环境知识,是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最好的方式。如在讲授动物与环境一课时,笔者首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动物有哪些,它们各自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然后提出问题:“大熊猫和东北虎过去数量颇多,而现在存活数量为什么会日益减少呢?”学生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适时归纳:大熊猫和东北虎所生存的自然环境由于受到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破坏,面积锐减,并因肆意的人为捕杀而数量骤减,临近灭绝的边缘。环境保护是持续长久的工作,如果仅仅让少年儿童初步树立起环保意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动之以情,通过情感体验来进一步强化他们的环保意识,因此,在常识学科的教学中,应努力创设各种情境

3、,使他们获取较丰富的感性体验。如在教学空气的污染一课中讲到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时,我请学生对学校食堂的小烟囱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由于学生感受过烟囱冒黑烟对空气造成的污染的滋味,纷纷谈了自己的看法。在这基础上我又提出:“一个小小的烟囱已让人感到不舒服,那么在工业、商业如此发达的今天,假如县城周围的几十个大大小小的烟囱,黑烟齐冒,空气质量会怎样?你的感受又会是如何?怎样才能控制和消除黑烟呢?”通过情境的创设,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二、联系生活实际,渗透环保知识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直观的事物比较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潜移默化,无形渗透,以

4、便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在不经意中获得知识,养成习惯。观察是常识课中重要的感性活动,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环保知识的教育。如教学水域的污染和保护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观看几年前浦江金狮湖湖面上垃圾成堆、脏物成片、臭气熏天的景象,看了以后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震撼。金狮湖的污染是人们不经意的随手乱扔垃圾、乱倒脏水而造成的。然后又带领学生到经过治理、面貌一新的金狮湖去实地观察。通过对比观察学生明确了环保的重要性,因而环保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渗透。日常生活中可以渗透环保教育的机会也很多,关键在于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例如在教学物体能传播声音一

5、课时,除了让学生了解掌握教材的知识外,我提出:“为什么在城市里机动车禁鸣喇叭?为什么小商小贩的吆喝声你会感到烦躁?”通过讨论得出噪声也会污染环境,造成对人体的危害。随后我又提出:“我们班总有个别同学在上课时手忙脚乱,双脚在地上随意抖动,课桌随意拖动,那么自己的这种行为又会对楼下上课的同学产生什么影响呢?”这样通过对比感受,学生又受到了一次与噪声污染有关的环境教育,这会使学生形成自觉遵守纪律,自觉维护课堂和学校安静的良好习惯。三、延伸课堂教学,培养环保习惯课堂教学固然是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一环,而课外活动同样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途径。为此,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使课堂上

6、学到的知识得到印证,才会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环境教育的要求才会进一步得到认同和内化,成为学生的内在动机,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例如在教学清明节一课,学生通过学习知道清明前后天气渐暖,雨量增多,是植树造林的好时节。我就结合“植树节”要求学生每人栽种一棵或一株花草,绿化家园,美化环境。又如教学水域的污染和保护一课时,除了知道课文所列举的污染物对水域污染外,我还要求学生讨论人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会污染水资源。学生争先恐后说出了不少污染物:塑料制品、废电池教师及时把学生提出的各种污染物的危害和处理方法作简要补充,使学生既学到了相关知识,又培养了行为习惯。学生把这种良好的环保习惯带回了家里,学生的父母也会由此懂得废电池、一个个装菜的塑料袋等众多的废弃物会对土壤、水源等造成严重污染,同时也对如何科学处理各种废弃物有一些了解。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有助于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起到了宣传教育的作用。综上所述,开展环保教育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做个环保教育的“有心人”,把环保教育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习惯肯定会有所转变,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我们生活的环境将会变得更加明净和美好。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