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写作中活用生活素材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541865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在写作中活用生活素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如何在写作中活用生活素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如何在写作中活用生活素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如何在写作中活用生活素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如何在写作中活用生活素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在写作中活用生活素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在写作中活用生活素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浅谈如何在写作中活用生活素材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如何让学生“乐于表达”成了语文老师作文教学的追求。往往孩子感到写作困难,不少学生一听写作文就头疼,其中很大的原因是他们感到无东西可写。如何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这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实课程标准已经明确地告诉我们,“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才会容易发挥想象的空间,只有打开“想象的翅膀”,这样学生才“易于动笔”,只有“易于动笔”,学生才会“乐于表达”。那么

2、就是说,写作教学要创造贴近学生实际联盟的情境,这情境实际就是让学生回归生活中,从中挖掘合适的写作素材,善于活用生活素材,从而将这些素材进行提炼、加工,渐渐地让学生懂得写作并不是“拦路虎”,对写作有信心。1 调动好奇,巧用生活素材,触发写作灵感哈佛大学校长在“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论坛”上所说:“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善于捕捉生活中能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或善于捕捉生活中那一闪即逝的却能引发学生好奇心的人、物、事,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就能帮学生打开创作之窗,触动写作的灵感。如在一节语文课上,我们正在津津有味地上着称象这

3、篇课文,可是一阵狂风暴雨却搞乱了我们的课堂。窗外的闪电雷鸣惊吓了座上的每一个同学,他们不由自主地张眼望出窗外。又是突如其来的一个闪电,接着是山崩地裂般的雷鸣。同学们一声惊叫:“啊!”课室顿时漆黑一片。忽然停电了。课已经上不下去了。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更多的同学心神已经在外面雨的世界中了。这时,他们已经完全被外面的情景吸引住了,如果这时教师再用所谓的权威勉强要让他们再静下心来上课,效果已经不大了。在这一瞬间,笔者脑袋闪出这样一个念头,既然不能继续上课,倒不如顺势让学生观察雨景。细一想,这不就是一次难得的一个生活素材。雨,不是经常能碰到的,并且这是吸引学生的雨,这是触发好奇心的雨。于是,一次

4、题为雷雨的作文就这样写下来了。笔者让孩子们都站到窗前、课室门口观察雨景。这突如其来的骤雨引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也带给了孩子们写作的灵感。他们观察得仔细,自然作文写得也出色。又如,在写一个令你敬佩的人这一作文时,笔者先让学生猜谜:“小辫子甩呀甩,一副眼镜架鼻梁,埋头读书多认真,连人叫喊也不知。”猜猜这是谁?孩子们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兴趣一下子就来了。“是小西。”“不对,是小婷。”笔者接着说:“这些同学,有值得我们敬佩的地方吗?”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起来。“在生活中还有谁值得你敬佩,你也能像老师一样先用一个谜语来介绍一下这个人的外貌特征吗?然后再说说这个人的性格特点。”一个个

5、形象生动的人,跃然纸上。唤起回忆,利用生活素材,扣动学生写作心弦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教师应引导他们从中挖掘合适的写作素材。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不少学生的生活经历都比前年代的学生多,他们不像以前的学生接触外界的机会那么少。现代的学生你若问问他暑假期间到哪里玩了?他们个个都自豪地说,到海南岛、到桂林、到香港迪士尼乐园、到长隆水上世界就算经济环境没那么好的家庭,假期间,家长们都愿意带着孩子到公园走走,到繁荣的城镇去逛逛,到儿童欢乐世界中游戏、到孩子们的这些生活经历,都是写作的好素材。可是,要写作文时,又有多少学生会善用好这些素材呢?所以教师在指导写作时,要善于引领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去体会,

6、深入发掘题材,要给学生创设当时的情境,把生活搬进课堂,演绎其中的精彩片段,给学生以真实的感受,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挖掘素材。例如描写春天的景物,教师可以诱导学生谈一谈曾经参加过的春游和春季的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回想见过的景物,产生一个直观的认识,再通过相互讨论交流和老师讲解等方式引导他们掌握描写景物的基本思路、方法、好词佳句等等。这样学生会很快地从生活中提取出已有的素材,写起文章来不但有主题,而且也写得比较真实。捕捉感动,善用生活素材,打开写作思路感动是人的天性,感动是人的内心体现,感动是对生活的感恩,感动是对真善美的心灵回应。我们的学生天真无邪,我们的学生童心未泯,我们的学生会为自然、为父母、为

7、生活而感动。只要我们用细腻的眼光去捕捉,会发现感动是无处不在。让学生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感,捕捉自己感动的一瞬间,写下来,就是一篇美文。所谓“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有感情的作文才显充实,才有内涵。教师还要善于引发学生的创作情感。站在学生的角度,走近学生的生活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困惑等等。比如人教版第八册第二单元中写写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想说的心里话,这类作文题,可让学生倾诉他们的喜悦、忧伤、委屈、建议、感想,让学生产生沟通的欲望、需要和热情。每次作文都要引导学生生发感情,真实的写作。创设情境,活用生活素材,展开写作想象的翅膀生活中的不少素材能给教师在作文指导中用作创设情境。创设情境能给

8、学生翱翔的“翅膀”。学生被情境所煽动的具有感情色彩的想象将会是使双翼翱翔的劲风。如香港一次的中文考试中,选用了现代小学生报中张世荣老师所画的毛毛头作为作文的试题。孩子们根据漫画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据报道介绍,这次别开新颖的作文考试很受香港孩子的欢迎,自然他们也享受到这次习作带来的快乐。创设情境除可借助漫画,我们也可利用媒体,如放几段表现同一主题的录像,再现某种生活情景的动画等。也可由教师讲述一段自己的童年往事,唤起学生的童年回忆,诱发他们的写作欲望,或者有意营造一种氛围。实践证明,活用生活素材可以让学生在写作时乐于表达。写作过程是情感的表达过程,只有学生有了丰富的生活素材积累,并且懂得活学活用,那么写作就不再成为负担了。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