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塔结构与工作原理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60541814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7.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板式塔结构与工作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板式塔结构与工作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板式塔结构与工作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板式塔结构与工作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板式塔结构与工作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板式塔结构与工作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板式塔结构与工作原理(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板式塔的知识培 训,苯加氢焦油加工厂-装备科,1.1 板式塔 一、板式塔类型、结构及特点 二、塔板的流体力学性能 三、 塔径和塔高的估算 四、塔板负荷性能图 五、塔板设计要点,气液传质设备,一、板式塔类型、结构及特点:,第一章 气-液传质设备,平顶型溢流堰,降液管,降液管,受液区,开孔区,1.1 板式塔,。,双流型塔板,1.1 板式塔,有溢流塔板又分为:,1.1 板式塔,优点:弹性大、操作稳定可靠。 缺点: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压降大,液泛气速 低,故生产能力较小。,1.1 板式塔,特点:结构简单、造价低、压降小、生产能 力大、操作弹性可达23、,1.1 板式塔,特点:结构上较泡罩简单,比筛

2、板复杂,操作弹性大、 生产能力大。,10.1 板式塔,1.1 板式塔,二、塔板的流体力学性能,5、 板上液体的返混 6、 气体通过塔板的压降 7液体在降液管内的停留时间,35s,三、 塔径和塔高的估算,四、塔板负荷性能图,V,1)负荷性能图中各线的意义,雾沫夹带线(气体流量上限线)线1 液泛线(线2) 液相负荷上限线(线3) 漏液线(气体流量下限线,线4) 液相负荷下限线(线5 1,2,3,4,5五条线所包围的区域,既是一定物系在一定的结构尺寸塔板上正常操作区。,六、塔板类型 a)泡罩塔板,b)筛孔塔板,c)浮阀塔板,d)舌型塔板,e)斜孔塔板,一)、塔板性能比较,成本,泡罩板,1.0,1.0

3、,10100,高,复杂,筛板,1.21.4,1.1,35100,低,简单,浮阀板,1.21.3,1.11.2,10100,中,一般,舌型塔板,1.31.5,01.1,50100,低,最简单,斜孔板,1.51.8,1.1,30100,低,简单,0.40.5,0.70.8,0.50.6,七、塔板的比较,二、各种塔板的优点及适用范围,比较,适用范围,泡罩板,较成熟,操 作范围,结构复杂,阻力大,生产能力低,浮阀板,效率高,操 作范围宽,采用不锈钢,浮阀易脱落,筛板,效率较高, 成本低,安装要求水平,易堵,操作范围窄,舌型板,结构简单,生产能力大,操作范围窄,效率较低,斜孔板,生产能力大,效率高,操作

4、范围比浮阀塔和泡罩塔窄,图片,八、板式塔的流体力学性质,1、塔板上气液两相的接触状态,两相接触面积为气泡表面,1)鼓泡接触状态,传质表面面积很大的液膜,2)泡沫接触状态,两相传质面积是液滴的外表面,3)喷射接触状态,2、气体通过塔板的压降,保证较高效率的前提下,力求减小塔板压降,以降低能耗和改善塔的操作。,干板压降,克服板上泡沫层的静压 形成气液界面的能量消耗 通过液层的摩擦阻力损失,液层阻力,板数,设备费,能耗,操作费,压降增大,接触时间,板效率,塔釜温度,塔板压降,九、板式塔的操作特性,1、塔板上的异常操作现象,漏液,两相在塔板上的接触时间,板效率,控制:漏液量不大于液体流量的10%。,漏

5、液气速:,漏液量达到10%的气体速度。,板式塔操作的气速下限,原因:,气速太小、板面上液面落差引起的气流分布不均匀,2、塔板上的液面落差,液面落差,塔板进、出口侧的清液高度差,液面落差,气流的不均匀分布,漏液,板效率下降,与塔板结构、塔径、流量有关。,漏液状态,漏液状态,3)液沫夹带,现象及处理,影响因素 空塔气速:空塔气速减小,液沫夹带量减小 塔板间距:板间距增大,液沫夹带量减小,控制:,液沫夹带量eV0.1kg(液)/kg(气)。,液滴随气体进入上层塔板。,后果:,过量液沫夹带,造成液相在板间的返混,板效率下降,现象:,图片,液沫夹带现象,4)液泛,现象:,夹带液泛,降液管液泛,原因:,气液两相流速过大,影响因素:,流量、塔板结构,板间距大,液泛速度高,液泛图示,塔板正常流动图,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