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美术素描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艺术素养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531301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初中美术素描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艺术素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初中美术素描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艺术素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初中美术素描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艺术素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初中美术素描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艺术素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初中美术素描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艺术素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美术素描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初中美术素描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艺术素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浅谈初中美术素描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素描不仅是美术教学中一项很重要的教学内容,它还是一个独立的画种。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是训练造型能力的有效手段,对于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观察、审美以及表现能力至关重要。所以,在初中教学中素描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下面笔者根据平时教学中的一些理解和经验,谈几点初中美术素描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做法。一、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首先可开展作品欣赏教学。我们组织了优秀作品欣赏,特别

2、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各种优秀素描作品的赏析。在欣赏的过程中,有同学问:“为什么这些素描作品有些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却作为艺术品流传呢?”我抓住这个契机,对学生讲述了自己对素描的认识。通过欣赏教学,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跃跃欲试。其次可进行教师即兴作品展示和示范。要使得学生产生兴趣,作为教师也要进入“状态”。这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是要对艺术具有忘我的热情和不断探索的精神,这一点特别重要;二是心中要有一个至高的标准,这个标准不是限制素描纸的大小、笔的种类,而是修养出的纯正品味。二、重视基础,加强理解素描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的观察世界。但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

3、力去认真地体会与总结。对于不同风格的素描,基本要求是一样的,只是对于细节部分的造型有不同的侧重。素描都讲究技法的表现、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对观察到的事物的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可以根据物体的具体表象去真实的感受物体,同时把物象艺术化,可以用素描的语言去进行意义上的概述以及具体的取舍,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观察能力。教导学生加强用心画图,不要只是一味的模仿与抄袭,加强对素描本身的理解。要让学生做到,在认真的基础上主动地、自觉地表现对象的本质,不被表面偶然现象与光影所迷惑。通过观察与理解,要把看起来含糊不清的外形与理解了的内在结构统一起来,画出明确而肯定的形体,把看来繁杂的现象归纳于一个整体之中。教师要

4、教会学生先学会观察,研究、分析绘画对象的形体特征。此教师应要求学生坚持多看、多想,不断深化认识,力求敏锐、准确地观察入画。三、教师在素描练习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学生练习素描的时候,教师应要求学生从两方面对进行素描的物象做观察:一是通过直接地观察,确定素描的整体结构;二是对物象进行深入地艺术处理。在学生练习时,教师要适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和不足,对学生的进步要不吝啬夸奖,对学生的不足要耐心地进行指导,使所有学生都对素描有浓厚的兴趣。教师要让学生发挥自主性,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探索,在思路正确的前提下,不去太多地干涉他们的思维及表现方法,让他们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四、在素描训练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表现能

5、力这里所讲的“表现”是说:在素描训练时,应当要求学生用对物象深入的形容和新的发现来不断地激起表现的愿望,激起类似创作的激情。学生进行素描训练,不仅是描摹现象,而且是艺术地再现。所画的那部分不仅是物象的一部分,也是构成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要看这部分是否画对了,而且还要看它是否有表现力。要求表现就是要讲究线条,讲究黑、白、灰,讲究概括,讲究画面的构成和组织,要力求形神兼备,要像写文章那样讲究文采,像戏剧那样讲究韵味。要通过表现使素描基本功成为创作性的艺术活动。教师不要要求学生的风格必须和自己一样,而应正确地引导、培养那些个性不同的学生,要跟他们共同探讨适合于他们自身的表现方法以及发展的方向。第

6、一,观察与感性。首先我们要强调,一进入艺术殿堂就必须培养其敏锐的感觉,用眼睛去观察与测量。无论是构图还是比例都只能凭自己的感官,绝不允许观察时用工具在实物上量,表现时又用尺在纸上量。否则,我们将犯下大错,促使学生走入歧途。例如教孩子们画树叶或者粉笔盒时,其椭圆形的宽扁程度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比例都必须先用眼睛去观察,在画面上表现也只是能凭感觉去指挥手。其次,我们要遵循系统性原则,自始至终教孩子们建立独立的感性语言,无论是学哪一种艺术形式都要严格培养独立观察的习惯,训练感觉的能力。一旦学生步入正轨,其他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第二,理解与理性。我们提到感性的重要,并不意味着就不要理性的分析,知觉与感觉

7、是紧密相联的,用感知的形式去认识事物才是完整的。问题是艺术中理性只能建立在感官上的第二次、三次、多次重复感知的基础上去分析和理解,永远不可误入生物、医学、地理等制图的圈套,走向数学逻辑量化的误区。例如孩联盟子画一片树叶,第一感觉树叶象椭圆形,第二感树叶有个尖尖的形状,第三感才发现树叶有个蒂把与叶筋。对树叶形象的理解已基本准确了,再进行描绘便渗入了理性的成份,至于表现的准确与差异是不能强示的,正因为有了差异,学生的作品才会呈现千姿百态,艺术本身就是求异的。总之,提高学生素描水平,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作为专业美术教师,要深刻认识到美术教育的本质意义,不仅在于技术层面上帮助学生获得一些技法技能,更在于人文精神的培养、美的境界的追求,体验美术创造的成功和喜悦。这需要美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重视潜移默化的作用,用自己的行为风格去影响学生。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标。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