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美术设计课的探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531300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初中美术设计课的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初中美术设计课的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初中美术设计课的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初中美术设计课的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美术设计课的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初中美术设计课的探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浅谈初中美术设计课的探究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美术课,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四化”建设人才,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近几年,原国家教委在基础教育中强化了全面素质教育,重视美育,学校中的美术教育也得到了迅速地恢复和发展。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为了加强基础教育,不断地改善教学条件,修建了一些新的教学楼,我们学区初中,就是其中之一。它周围山峦环绕,河流相伴,绿树成荫,崭新的教学大楼被蓝天白云衬托,自然景观十分优

2、美。为促进内涵发展,学校不断加大力度,精心营造育人环境,在路旁、亭边、花坛里、操场上,矗立起一块块大小不一的石头,并在上面镌刻了三十多条引人思考、催人奋进的名言警句、诗词谚语,如“德,国家之基也”、“振民育德”、“上善若水”、“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运动,生命的源泉”等,让每一块石头都会说话。“石头文化”成了学校创建和谐校园的宣传阵地,通过这些名言警句对学生进行了潜在的、无声的教育。1 一个中心“人与生活”的一个中心即围绕“学校生活、社会生活”进行美术教学探索与研究。学校生活,是农村初中每个学生最有体会的生活经历,对学校的学习生活环境、美化寝室的应用设计,是以现有教学

3、环境和生活环境为物质基础的整合改造,有利于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品味;社会生活,是以学生较熟悉的文化生活延伸到将来必将参与的社会经济生活,有利于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培养认识生活的心智,提高人文素质和生活品味。整个设计教学的思路是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引入商业美术模拟实验教学的基本的指导思想,同样也适合设计欣赏教学的建构。五个要素为了体现以生活为中心的美术课堂教学理念,本人设计了“情感认知创设生活情境;激发赏析结合实际生活;拓展思维联盟探究设计规律;个性创意凭借生活阅历;主动评价合作学习研究”五个基本要素。整个教学模式遵循生活创作赏析的过程步骤,在具体教学操作中,对上述

4、环节运用有所侧重,并可以适当地调整与增减。 情感认知创设生活情境。列宁说:“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维。”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重要的心理成分,是带有情感色彩的认知倾向,是思维活动的起点,没有学习兴趣就不会有智慧和灵感。因为美术作品、艺术家和学生之间存在距离,所以教师要在学生和艺术作品之间架起桥梁即心灵的沟通。2.激发赏析结合实际生活。结合实际生活既体现了艺术源于生活的创作理念,也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理念。本要素是在师生广泛搜集生活素材的基础上开展的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体现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过程,针对生活素材进行

5、处理,建立师生素材共享,以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信息库。2.拓展思维探究设计规律。要创设生活问题情境,引发关于艺术与生活的热点话题,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倾听学生的独特见解,并列举社会生活中的例子,展开辩论、讨论,进一步拓展思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美术设计可以利用特定的电脑软件来制作,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为美术课堂提供了空间,更便于教学。2.个性创意凭借生活阅历。美术设计课应充分调动中学生热衷于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好想好动的天性,使学生主动进行创造,设计出符合青少年和时代特征的作品。要依据学生所感知的生活、审美情趣以及学生所理解、掌握的美术知识,提供典型

6、的、与学生生活较贴近的设计师作品,从多角度探究作品成功的原因和规律,找寻设计师创作的灵感来源。2.主动评价合作学习研究。教师要充分尊重个体差异,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在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基础上,对每一次作业、每一次活动,应该有多种评价方式并存,小进步小成就,大进步大成就,让每一个人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要通过学生谈设计思路、表现手法等,把握学生的愿望和索求,结合自评、互评,使评价活动从创新实践上升为创新思考,使学生获得带有深刻情感体验的独特理性认识,引导学生课外拓展性的闲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表现欲望,形成基本的设计素养,促进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和主题的深化。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本人的教学观念得到了更新,科研意识越来越强。以生活为本,以艺术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现了追求人文生活倾向的设计教学理念,学生获得了进取的力量,分享了合作的和谐,发现了生命的灿烂。在这样和谐的氛围里,才能唤醒师生潜能,张扬本真个性,共同创造奇迹!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