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第1课“自由放任”的美国课件 人民版必修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531293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第1课“自由放任”的美国课件 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第1课“自由放任”的美国课件 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第1课“自由放任”的美国课件 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第1课“自由放任”的美国课件 人民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第1课“自由放任”的美国课件 人民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第1课“自由放任”的美国课件 人民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第1课“自由放任”的美国课件 人民版必修2(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时空坐标,1.19世纪中期以来,资本主义一直推行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后,罗斯福新政开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新模式。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到20世纪70年代,各国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混合经济”开始出现;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实行“福利国家”制度,重视发展第三产业与“新经济”。,主要线索,“自由放任”的美国,学习目标,内容索引,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一、世界经济大危机 1.原因 (1)根本原因:

2、资本主义的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具体原因: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3)直接原因:股市崩溃。 2.爆发:1929年10月,以 为先导,首先在美国爆发。,基本矛盾,股票市场大崩溃,3.主要特点 (1)范围广:首先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蔓延到资本主义各国及其殖民地和附属国。 (2)破坏性大:各国工业生产水平大幅度下降,世界贸易额剧减,失业人数急剧增长。 (3)持续时间长:1933年,各国经济进入“持续萧条”阶段,成为历史上持续时间 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最长,4.影响 (1)经济危机:破坏了 和浪费社会资源。 (2)社会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工人罢工运动、农民运动

3、不断高涨。 (3)国际局势紧张: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和 的矛盾。,社会生产力,资本主义国家间,易混易错,(1),(2),思维点拨,经济危机实际上是生产的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它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1929年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后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原因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早已形成,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2)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对美国经济有很大的依赖性。 (3)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

4、矛盾普遍存在。,二、杯水车薪 1.背景:繁荣与隐患并存。 (1)盲目生产、无序竞争。 (2) 主义政策盛行、政府的不干预。 (3)过度的贫富悬殊。 (4)狂热的股票投机。 (5)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密切。,自由放任,2.措施 (1)前期政策:奉行自由放任主义政策,让经济“自我治疗”。采用“ ”对付危机。1930年大幅度提高 。 (2)后期措施: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场提供贷款。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扩大 项目。 3.影响:胡佛顽固奉行自由放任政策使美国经济掉入了“沟底”,1932年经济危机进一步深化,失业人数日益增加。,思维点拨,自愿原则,公共工程,关

5、税,1.“自由放任”造成生产、流通、分配等领域内的无政府状态,不能控制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盲目性,无法缓和生产与销售之间的尖锐矛盾,从而无法医治危机。 2.胡佛反危机措施的核心是以维护自由放任原则为前提,在迫不得已之下他也曾“干预”经济。,三、病入膏肓的经济 1.经济危机给美国的金融业、工业、农业带来了全面的冲击,其中_ 处于休克状态,全国经济陷入混乱和窒息境地,生产跌到1913年的水平。 2.政治危机:失业现象严重,社会矛盾激化,整个社会一片混乱。 3.信任危机: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丧失了信心,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推到崩溃的边缘。,金融,业,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主题 19291933年资本主义

6、世界的经济危机,1.原因 史料一 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生产率却增长55%。当时美国还流行一种说法:“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 人们纷纷贷款购物。 史料二 本来,股票市场的繁荣只能依靠资本收益的提高,而现在股票本身却成了交易的形式,所以依靠投机支持的股票市场很快达到其能发展的极限而走向崩溃。 史料解读 注意中数字的变化,中“贷款购物”和中股票市场走向崩溃,说明了经济危机爆发的三个方面的原因。,问题思考 据上述史料,归纳概括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爆发的原因。,提示 社会贫富分化的加剧;分期付款造成银行不良信贷;股票市场崩溃。,提示,2.特点 史料 同1929年相比,

7、1932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44%。其中美国下降55.5%,德国下降52.2%,法国下降36.1%,英国下降32%。美、德、法、英四国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各国的工业生产倒退到20世纪初和19世纪末的水平。经济大萧条研究 史料解读 史料中划线部分说明经济危机波及到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波及范围广,工业生产下降幅度大,危害深。,问题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源于美国的经济大危机在短时间内波及世界的主要原因。,提示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美国经济发达,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中心。,提示,3.应对措施 史料 经济不景气的问题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经济的创伤只能

8、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胡佛的第二个年度国情咨文 史料解读 实质是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反映胡佛主张继续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问题思考 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面临这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大危机,世界各国在初期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结果如何?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提示 措施:坚持自由放任政策,提高关税,实行货币贬值。 结果:经济形势更加恶化。 启示: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反对保护主义,加强国际合作与协调;要适时进行改革。,提示,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与启示 (1)影响 对资本主义各国的影响: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危机;各国人民游行示威和罢工斗争不断;法西斯势力

9、兴风作浪。 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各国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各国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日趋尖锐;各国进一步加紧掠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史论总结,(2)启示 在发展中要居安思危,繁荣和危机往往相连,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经济危机往往具有两重性。一方面表明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着弊端;另一方面在迫使政府进行反危机调整机制的过程中,有可能形成新的运行机制,成为一种推动变革的紧迫信号。 经济危机爆发时,要加强国际合作,反对贸易保护,而以邻为壑的自保政策损人不利己。,深化提升,对“自由放任”政策作用的认识 1.18世纪末,由于工业革命的推动,工业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强大,要求

10、巩固并加强自身的经济政治地位,要求开拓市场,在经济上自由经营、自由贸易、自由竞争,积极开展了自由主义运动,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 2.19世纪晚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垄断组织形成并在国家的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社会化生产程度空前提高,进一步激化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正是由于生产和销售的矛盾激化造成的,传统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3.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任何经济政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科技创新,必须根据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合理调整生产关系,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巩固

11、练习 随堂反馈,解析 从材料“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可知,盲目的生产导致生产相对过剩,故B项正确。,1.“在19131938年的25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年增长率为0.7%。”这段史料可以用来说明19291933年经济危机 A.破坏性严重 B.是生产的相对过剩 C.持续时间长 D.加剧各国之间矛盾,答案,1,2,3,4,5,解析,2.“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这表明造成19

12、29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 B.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C.美国国内的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1,2,3,4,5,答案,解析,解析 关键信息:“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题干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贫富差距拉大的现象,致使人们的购买力低下,生产相对过剩,故C项正确; A、B、D三项都是1929年经济大危机产生的原因,但题干没有体现。,1,2,3,4,5,3.(2017宜春高一检测)以下是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表。此表最能说明当时 A.德国遭到的破坏最严重 B.世界各国经济普遍下降 C.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 D.经济危机破坏力巨

13、大,答案,解析,1,2,3,4,5,解析 据材料五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世界在工业下降、外贸缩减和失业人数方面的数据可知,经济危机破坏力巨大,故选D。,1,2,3,4,5,解析 由于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到来,“自由放任”无法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即该经济理论开始破产,故C正确。,4.国富论提出了市场经济由“看不见的手”自行调节的理论,成为西方经济学的“第一定律”。宣告“第一定律”开始破产的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 B.“滞胀”现象的出现 C.“大危机”的到来 D.“新经济”的问世,答案,解析,1,2,3,4,5,5.(2017德阳期末)1931年,斯沃普向胡佛建议将全国工商业强制动员进联邦控制下的贸易协会,以管制物价和生产,指导贸易经营活动。胡佛指责该计划是“法西斯主义”。这表明胡佛 A.已感受到法西斯的威胁 B.赞同由政府来管制生产 C.维护企业经营的自主性 D.反对政府进行任何干预,答案,1,2,3,4,5,解析 法西斯主义是集权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相矛盾,胡佛反对政府管制生产是为了维护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故C项正确。,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