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513575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4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阜阳三中 20182019 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总分:150 分时间:150 分钟(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 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王羲之父子的字,顾恺 之和陆探微的画,戴逵和戴颙的雕塑,嵇康的广陵散(琴曲),曹植、阮籍、陶潜、谢灵运、鲍照、谢 朓的诗,郦道元、杨衒之的写景文,云岗、龙门壮伟的造像,洛阳和南朝的闳丽的寺院,无不是光芒万 丈,前无古人,奠定了后代文学艺术的根基与趋向。这时代以前汉代,在艺术上过于质朴,在思想上

2、定于一尊,统治于儒教;这时代以后 唐代,在艺术上过于成熟,在思想上又入于儒、佛、道三教的支配。只有这几百年间是精神上的大解 放,人格上、思想上的大自由。人心里面的美与丑、高贵与残忍、圣洁与恶魔,同样发挥到了极致。 这也是中国周秦诸子以后第二度的哲学时代,一些卓超的哲学天才、佛教大师,也是出现在这个时代。这是中国人生活史里点缀着最多的悲剧,富于命运的罗曼司注的一个时期,八王之乱、五 胡乱华、南北朝分裂,酿成社会秩序的大解体,旧礼教的总崩溃、思想和信仰的自由、艺术创造精神 的勃发,使我们联想到西欧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这是强烈、矛盾、热情、浓于生命色彩的一个 时代。 但是西洋“文艺复兴”的艺术(

3、建筑、绘画、雕刻)所表现的美是秾郁的、华贵的、壮硕的; 魏晋人则倾向简约玄澹,超然绝俗的哲学的美,晋人的书法是这美的最具体的表现。这晋人的美,是这全时代的最高峰。世说新语一书记述得挺生动,能以简劲的笔墨画出它的 精神面貌、若干人物的性格、时代的色彩和气息。文笔的简约玄澹尤能传神。撰述人刘义庆生于晋末, 注释者刘孝标也是梁人;当时晋人的流风余韵犹未泯灭,所述的内容,至少在精神的传模方面,离真 象不远(唐修晋书也多取材于它)。要研究中国人的美感和艺术精神的特性,世说新语一书里有不少重要的资料和启示,是不可 忽略的。今就个人读书札记粗略举出数点,以供读者参考,详细而有系统的发挥,则有待于将来。魏晋人

4、生活上、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解脱了汉代儒教统治下的礼法束缚,在政治上 先已表现于曹操那种超道德观念的用人标准。一般知识分子多半超脱礼法观点直接欣赏人格个性之美, 尊重个性价值。桓温问殷浩曰:“卿何如我?”殷答曰:“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这种自我价值 的发现和肯定,在西洋是文艺复兴以来的事。山水美的发现和晋人的艺术心灵。世说载东晋画家顾恺之从会稽还,人问山水之美,顾云: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这几句话不是后来五代北宋荆(浩)、关(同)、 董(源)、巨(然)等山水画境界的绝妙写照么?中国伟大的山水画的意境,已包具于晋人对自然美的 发现中了!晋人艺术境界造诣的高

5、,不仅是基于他们的意趣超越,深入玄境,尊重个性,生机活泼,更主 要的是他们的“一往情深”!无论对于自然,对探求哲理,对于友谊,都有可述。如,子敬云:“从 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着秋冬之际,尤难为怀!”(节选自宗白华论与晋人的美 有删改)【注】罗曼司:除了用于表示男女爱情之场合以外,罗曼司还是一种特定的文学形式,指讲述英勇 事迹传说或重大历史传奇的文学作品。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有关“汉末魏晋六朝”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3 分) A.汉末魏晋六朝的富有艺术精神特质,来源于当时人们精神上的自由和解放,以及人们最富于智慧、 最浓于热情的行为。 B.我们历史上,汉末魏晋六朝以后的文学艺

6、术发展方向,基本上就是由汉末魏晋六朝打下的基础和作了基本方向的规定。 C.以前的汉代,艺术上过于质朴,以后的唐代,艺术上过于成熟,这两个时代的文学艺术成就都远不 如汉末魏晋六朝。 D.汉末魏晋六朝的社会特点,促使很多人物的命运都富有传奇色彩,由此也诞生了很多带有传奇色彩 的文学作品。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对世说新语的解释与评说,不正确的一项(3 分) A.世说新语中的人物性格画出了两晋时代的精神风貌、时代的色彩和气息,全面真实地还原了两 晋的历史真实。 B.世说新语的作者是刘义庆,刘孝标为它做过注释;这本书语言简练而且遒劲,具有非常强的表 现力。 C.世说新语反映了晋人在解脱了汉代儒教统治下的

7、礼法束缚之后,生活上、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 个性主义。 D.晋人艺术境界造诣的高,不仅是基于他们的意趣超越,更主要的是他们的“一往情深”,这在世 说新语中都有反映。3.下列对本文结构的分析,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全文采用的是举例论证的方法,文章前三段是总述汉末魏晋六朝的风貌,后五段是以世说新语 做事例来证明前三段的论断。 B.文章前三段概括出汉末魏晋六朝的整体风貌,目的是做铺垫,为的是引出后文来论说世说新语 表现出来的晋人之美。 C.全文采用的是并列式结构,文章前三段是对汉末魏晋六朝的整体风貌的概述,后五段论说世说新 语表现出来的晋人之美。 D.文章后五段采用的是递进式结构,由论说世

8、说新语表现的晋人之美、艺术精神、追求自然主义, 一直到晋人的“一往情深”。(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叶圣陶先生于 1988 年 2 月 16 日逝世 。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 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我第一次见到叶圣陶先生,是五十年代初,我编课本,他领导编课本。这之前,我当然知道他, 那是上学时期,大量读新文学作品的时候。相识之后,交往渐多,感到过去的印象失之太浅,至少是 没有触及最重要的方面品德。左传说不朽有三种,居第一位的是立德。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 一些前辈

9、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我 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 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 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 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 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普通话他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我出

10、于对 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 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 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 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作主的是我,不是他。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人到东四 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

11、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 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晚年,记得有两次是已经不能起床, 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总是举手打拱,还是不断地说谢谢。还记得大概是七十年代中期某年的春天吧,我以临时户口的身份在妻女家中小住,抽空去看他。 他家里人说,很少出门,这一天有朋友来约,到天坛看月季去了。我要一张纸,留了几句话,其中说 到乡居,说到来京,末尾写了住址,是西郊某大学的什么公寓。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他说他非常悔 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 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

12、离,是想到十年来的 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 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只一次地说:“写成文章, 在这间房里念, 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他这个意见,不同的人 会有不同的反应。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 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致付之一笑。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 话,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

13、易自 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简洁应该是写话之内的一项要求,这里提出来单独 说说,是因为叶圣陶先生常常提到,有针对性。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 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关于繁简,关于修改,鲁迅提到的是字句段。叶圣 陶先生只说字,我的体会,一是偏重用语,二是意在强调,精神是可简就决不该繁。可是现实呢,常 常是应简而偏偏要繁。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 应该说是第一位。上面说的是总的用语方面。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

14、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 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还记得五十年代早期,他发现课本用字,“做”和“作” 分工不明,用哪一个,随写者的自由,于是出现这一处是“叫做”,那一处是“叫作”的现象。这不是 对错问题,是体例不统一的问题。叶圣陶先生认为这也不应该,必须定个标准,求全社出版物统一。 商讨的结果,定为“行动”义用“做”,“充当”义用“作”,只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如作文、自作自受 之类仍依旧贯。决定之后,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叶圣陶先生,人,往矣,我常常想到他的业绩。凡是拿笔的人,尤其或有意或无意而写得不像话 的人,都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

15、话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节选自张中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有删改)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作者通过回忆与叶老交往中的几件小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追思景 仰之情。B. 作者得知叶圣陶逝世时恰在除夕夜,辞旧迎新的鞭炮声倒传来不幸的消息。乐景反衬哀情,倍增其 哀。C. 叶圣陶的“写话”主张即强调语言的简明、顺畅、委婉、通俗。本文也具有这种“写话”风格。D. 本文所叙事情虽小,但是小事情见大品格;行文沉稳平和,平静的叙述中充满感情。5.通读全文,请简要概括作者写了叶圣陶先生的哪些事情?(6 分)6.今年是叶圣陶先生逝世

16、 30 周年,读完文章,透过张中行先生的文字,你从叶老身上学到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简要分析。(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8 题。 材料一:中国网络文学自 1998 年发轫,于今已走过二十载。中国文学的时空观念通过网络文学得到了拓展。 如果说以前的写作走的多是纯文学的路子,到了新的时期,即便在穿越小说里,作家也展现出全球化 的新视野,纵横驰骋于中国历史各时期的地域、文化和文明,在文学创作中也都呈现出符合大国时空 观的想象力。通过这二十年的长足发展,网络文学呈现了中国人怎么想象自己,怎么想象民族国家,怎么想象 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并在这三个维度上扩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