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3课 大堰河——我的保姆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511394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3课 大堰河——我的保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3课 大堰河——我的保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3课 大堰河——我的保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3课 大堰河——我的保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3课 大堰河——我的保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3课 大堰河——我的保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3课 大堰河——我的保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湖泊(p) 团箕(j)侮蔑(w) 忸怩不安(ni ni)B火钵(b) 切题(qi)熟悉(x) 叱咤风云(ch ch)C芳菲(fi) 臂膀(b)荆棘(jng j) 载歌载舞(zi)D纸屑(xi) 炮烙(po)炖肉(dn) 张灯结彩(ji)答案D解析A项,“怩”应读“n”;B项,“咤”应读“zh”;C项,“菲”应读“fi”,“载”应读“zi”。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抚摸花纹菜蓝天伦叙乐B赡养晾晒佼美搏闻强识C咒骂豆浆油漆满腹经纶D推诿碾压呕歌头晕目炫答案C解析A项,蓝篮;B项,佼娇,搏博;D项,呕讴,炫眩。3依次填入下列

2、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大堰河纯洁无私的内心世界如同雪一样的洁白无瑕,而白雪覆盖大地的的景象正好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的悼念之情。看到中国体操队获得冠军,我地流下了眼泪。艾青对他的养母大堰河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因为大堰河对他的爱是让他的。A庄严肃穆激动刻骨铭心B寒冷萧条激动刻骨铭心C寒冷萧条感激耿耿于怀D庄严肃穆感激耿耿于怀答案A解析庄严肃穆:庄重、严肃。寒冷萧条:寒冷、寂寞、冷落、毫无生气,多形容环境。根据语境,应选“庄严肃穆”。激动:(感情)因受刺激而冲动。感激: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感动并表示谢意。根据语境,应选“激动”。刻骨铭心:像镂刻在骨头和心上;形容感受深切,永远不忘。耿耿于

3、怀:老是放在心里,不能忘怀;形容有无法排遣的心事。根据语境,应选“刻骨铭心”。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诗中描写了他在父母家里的忸怩不安和对大堰河感情上的依恋,反映了诗人叛逆性格和反抗精神的萌芽。B诗中,没有剑拔弩张之势,没有咄咄逼人之感,他对大堰河深厚的感情,都表现在娓娓动听的陈述之中。C全篇不断地使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在反复地吟咏中,诗人的感情更加凝重隽永,意犹未尽。D大堰河多么渴望能和她的乳儿、儿媳生活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答案C解析C项,“意犹未尽”指还没有尽兴。词义与语境不合。A项,“忸怩不安”形容不大方、羞惭、不好意思的样子,心里慌乱。使用正确。B项,“娓娓

4、动听”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使用正确。D项,“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使用正确。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大堰河我的保姆以强烈的感情抒发了对一位普通而又伟大的劳动妇女乳母大堰河的热爱和怀念之情。B诗歌中,“乌黑的酱碗”“扯破的衣服”“四块钱的棺材”“几束稻草”这些意象在阐释着大堰河的贫困,但她并不为贫困所打败,她始终含着笑立在作者的记忆深处。C艾青一气之下,就在“蒋”的草字头下面打了一个“”,又取“澄”的家乡口语谐音为“青”,在住宿登记时填上“艾青”二字。D大堰河无私地赠予、不停地劳作、毫无保留地贡献她的一切从血汗、乳汁到赤诚的心,直到她死。答案D解析D项,“赠予”“劳

5、作”后应为逗号,并列词语做谓语时中间应用逗号。6对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反复)B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排比)C大堰河,含泪的去了!/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对偶、反复)D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你的儿子/我敬你/爱你!(呼告)答案C解析C项,所用修辞手法应为“排比、反复”。二、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6、喀布尔人印度泰戈尔我5岁的女儿敏妮,就在我书桌旁,用手轻轻地敲着自己的膝盖玩。忽然间敏妮跑到临街的窗前,喊道:“一个喀布尔人!一个喀布尔人!”下面街上果然有一个喀布尔人,穿着宽大、污秽的喀布尔族服装,背着一个口袋,手里拿着几盒葡萄干。那个喀布尔人回过身来,抬头看。她看到这光景,却被吓住,赶紧躲起来。那小贩问道:“先生,那个小姑娘在哪儿呢?”我想到敏妮不应当有这种无谓的恐惧,就把她带出来。她站在我旁边,望着喀布尔人。他递给她一些干果和葡萄干,但是她没有动心,只是紧紧地抱住我。没过几天,有一个早晨,我正要出门,出乎意料地发现敏妮坐在门口长凳上,和那个坐在她脚边的大个儿喀布尔人有说有笑。她的小纱丽的

7、角上已经塞满了杏仁和葡萄干她的客人送给她的礼物。每年一月中旬,拉曼,这个喀布尔人,总要回国去一趟,快动身的时候,他总是忙着挨家挨户去收欠款。今年,他却匀出时间来看敏妮。他若是早晨不能来,晚上总要来一趟。在他决定动身的前几天,有一个街坊不承认欠了他一条围巾钱,在争吵之中,拉曼把他刺伤了,被判了几年徒刑。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拉曼被人忘却了。连我的快活的敏妮,也把她的老朋友忘了。她的生活里又有了新的朋友。又是一个秋天,我们把敏妮的婚礼筹备好了。从清早起,房子里就充满了嘈杂和忙乱。我正坐在书房里查看账目,有一个人进来了,恭敬地行过礼,站在我面前。原来是拉曼。起先我没认出他他没有带口袋,没有了长头发,也

8、失去了从前的那种生气。但是他微笑着,我又认出他来。 “你什么时候来的,拉曼?”我问他。 “昨天晚上,”他说,“我从监狱里放出来了。” “这儿正在办喜事,”我说,“我正忙着。你能不能过几天再来呢?”他立刻转身往外走,但是走到门口,他迟疑了一会儿说:“我可不可以看看那小人儿呢,先生,只一会儿工夫?”他相信敏妮还是像从前那个样子,他以为她会像往常那样向他跑来,叫着:“呵,喀布尔人!喀布尔人!”他又想象他们会和往日一样在一起说笑。 我又说:“家里正在办喜事,今天你什么人也见不到。” 拉曼的脸上露出失望的神色。他不满意地看了我一会儿,说了声“再见”,就走出去了。我觉得有一点抱歉,正想叫住他,发现他已自动

9、转身回来了。他走到我跟前,递过他的礼物,说:“先生,我带了这点杏仁、葡萄干来,送给小人儿。”我把它接过来,正要给他钱,但是他抓住我的手说:“您是很仁慈的,先生!永远记着我。但不要给我钱!在我家里,也有一个像她这么大的小姑娘。我想到我女儿,就带点果子给您的孩子。我不是想赚钱的。”说到这里,他把手伸进他宽大的长袍里,掏出一张又小又脏的纸来。他很小心地打开这张纸,在我桌上用双手把它抹平了。纸上面有一个小小的手印,不是一张相片,也不是一幅画像。这个墨迹模糊的手印平平地印在纸上。当他到加尔各答街上卖货的时候,女儿的这个手印总刻在他的心上。 眼泪涌到我的眼眶里。我忘了他是一个穷苦的喀布尔小贩,而我是作家但

10、是,不对,我又哪儿比他强呢?他也是一个父亲啊! 在那遥远的山舍里的他的女儿的手印,使我想起了小敏妮。我立刻把敏妮从内室里叫出来。别人多方阻挠,我都不肯听。 我拿出一些钞票来,给了他,说:“回到你的家乡,到你自己的女儿那里去吧,拉曼,愿你们重逢的快乐给我的孩子带来幸运!” 因为送了这份礼,在婚礼的排场上我必须节省一些。但是我觉得这婚宴格外有光彩,因为我想到,在遥远的地方,有一个久出不归的父亲和他的女儿重逢了。(有删改)注喀布尔:阿富汗的一个城市。加尔各答:印度的一个城市。7下列对这篇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敏妮刚开始接触喀布尔人时的心理变化比较明显,喊喀布尔人时是好奇

11、,后来十分胆怯,没过几天两个人就能够像朋友一样平等交往了。B喀布尔人的外貌描写很精彩,宽大的喀布尔族服饰在街上很惹眼,背着口袋、拿着葡萄干说明他的身份地位,具有极强的职业特征。C喀布尔人是小商贩,因发现敏妮的长相与自己的女儿特别像,就很亲近敏妮,即使坐了多年牢,也没有忘记她,一出狱就忙着去探望。D小说结尾一段表明“我”对喀布尔人的情感认同,把小说的主题“父爱”深化到对他人的关爱,这是一种超越时空、阶层的高层次父爱。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项,“因发现敏妮的长相与自己的女儿特别像”错误,从后文看,是因为敏妮与自己的女儿年龄相仿。8请简要解释文中画横线语句的含意和作用。(1)时间一

12、天一天地过去,拉曼被人忘却了。答:(2)但是,不对,我又哪儿比他强呢?他也是一个父亲啊!答:答案(1)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入狱的拉曼逐渐被人忘记,敏妮也长大了,以此引出下文拉曼出狱探望要结婚的敏妮的情节。(2)说明“我”与拉曼虽然社会地位不同,但从都是父亲的角度看是平等的,因为我们都爱自己的女儿,以此引出下文“我”赠予拉曼钱,同时表达了“我”对拉曼的同情。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回答这类问题,要注重两点:一是理解语句的意思,可以从语句的关键词语入手,分析语句在具体的语境中的意思;二是理解语句在刻画人物、表达主题等方面的作用。第(1)句,主要表述的是拉曼与敏妮的交往已经过去很长

13、时间了,从作用的角度分析,主要是引出下文的情节;第(2)句,这是“我”对拉曼看望敏妮的深刻思考,表现“我”对拉曼的同情。9结合全文,概括并分析喀布尔人拉曼的形象。答:答案(1)爱自己的女儿。拉曼是到异国做小生意的人,他爱自己的女儿,每天都带着印有女儿手印的纸。(2)善良。因为爱自己的女儿,也爱与自己女儿年龄相仿的别人家的孩子,给孩子葡萄干等;出狱后,还去看这个女孩。(3)暴躁。因为有一位街坊不承认欠了他一条围巾钱,争吵中他刺伤了人。(4)有自尊心。拉曼出狱后送给敏妮一些干果,“我”要给他钱时,他拒绝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回答本题,要根据拉曼的行为概括并分析其形象特征。拉曼是

14、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外国人,因为思念自己在家乡的女儿,转而把这种父爱转移到“我”的小女儿敏妮身上,这说明拉曼爱自己的女儿,是善良的人;但他在争吵中刺伤了人,最终入狱,这说明他也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我”接受他的礼物,他却拒绝收钱,这说明他的善良。三、语言表达10模仿母亲,写一节短诗。(形式相似,诗意合理即可)母亲我寒冷,母亲给我温暖的怀抱我伤心,母亲给我甜蜜的微笑我在温暖和甜蜜间奔跑生活哪有萧条?答:答案成功时,母亲是积蓄我力量的港湾失败时,母亲是升扬我信心的风帆在力量和信心之间流连人生怎会蹒跚?解析先分析、确认所给短诗的句式特点,尤其是诗句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然后仿写符合要求的短诗。1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某中学高一(9)班将在母亲节召开一次班会,届时各位同学的母亲都将参加,班会的主要内容是同学们向母亲表达感恩和敬意等。班长代表全班同学向家长致欢迎辞。请你为班长写一则简短的欢迎辞。要求:体现班会的主题;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其中必须运用排比;100字左右。尊敬的各位家长,亲爱的母亲: 答案(示例)今天,我们全班同学,您的孩子,热烈欢迎您来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