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和消退(正强化+负强化)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510839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3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惩罚和消退(正强化+负强化)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惩罚和消退(正强化+负强化)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惩罚和消退(正强化+负强化)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惩罚和消退(正强化+负强化)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惩罚和消退(正强化+负强化)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惩罚和消退(正强化+负强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惩罚和消退(正强化+负强化)(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为矫正技术,主讲:焦卉,第二章 减少/停止行为的矫正技术,惩罚 消退 差别强化,第一节 惩罚,一、惩罚的定义 1惩罚的原理和定义 惩罚的原理: 如果一个行为发生后,带来的直接结果令人不快,那么这种行为将来不太可能被重复。,惩罚的定义同样具有三个部分: (1)一个具体的行为发生了 (2)这个行为之后立刻跟着一个结果(厌恶刺激或惩罚物的出现) (3)于是,将来这个行为不太可能再次发生 如: 反应 反应后的结果 对老奶奶不礼貌 被家长批评 结果:以后不太可能对老奶奶不礼貌。,厌恶刺激(aversive stimulus)/惩罚物(punisher) 主要有两种形式: 让个体承受某种厌恶刺激正惩罚

2、撤除积极的强化物负惩罚,二、惩罚的类型 (一)根据惩罚物的性质划分 1、无条件惩罚物(unconditioned punisher)/非习得性惩罚物 2、条件惩罚物(conditional punisher):白大褂、口罩对于怕打针的幼儿而言能引起个体情绪反应。,(二)根据惩罚物的内容分 1、正惩罚 (1)体罚 (2)谴责 (3)反应限制(response blocking) (4)矫枉过正(overcorrection) 2、负惩罚 (1)隔离(time out) (2)反应代价,(二)根据惩罚物的内容分 1、正惩罚 刺激物的呈现导致行为减少 (1)体罚:对个体身体施行厌恶刺激,如电击、身体

3、练习。 (2)谴责:强烈的、否定的言语刺激或警告语句 行为矫正意义上的谴责和惩罚的界定 (3)反应限制(response blocking),(3)反应限制(response blocking) 当问题行为出现时马上采取措施对其身体进行限制,以阻止或者制止问题行为的出现。 如:发现智障儿童出现咬手时,将其两手按在身体两侧,使其咬不到手,慢慢地,孩子咬手行为就会减少 对于反应限制导致行为减少的原因: 如果是消退:行为出现减少之前一般都出现行为的爆发 如果是惩罚:每次都对行为进行限制,因此,个体的行为出现快速的下降。,(4)矫枉过正(overcorrection) 问题行为发生后要求个体完成大量与

4、其问题行为直接有关的活动。 仪式性的矫枉过正:修复问题行为所致损害;做更多活动使环境恢复到比问题行为发生前更好的状态。 如撕了别人的作业本,不但要赔作业本,还要说对不起。“偷一罚十” 积极的练习:问题行为发生后,个体不断重复的做一定时间或一定量的正确行为,且这些正确行为与问题行为不相容。 如写错一个字罚抄10遍;跑100米没达标,每超时1秒罚10个青蛙跳;进门没换鞋,不但要说对不起,而且还要出去重新换鞋5遍。 。,2、负惩罚 通过刺激物撤除的方式对个体进行惩罚。 形式有两种: (1)隔离(time out) (2)反应代价,(1)隔离(time out):让个体从正强化的环境离开。又称强化暂停

5、,罚时出局。 个体正在享用某种正强化物 行为发生之后有某种强化物的损失 上述强化物的变化能够使行为出现减少或者消除。,隔离的类型: 排除式隔离(exclusionary time-out): 将表现出不良行为的个体带离行为发生的区域或房间,到另一个区域或者房间。 非排除式隔离(nonexclusionary time-out): 个体发生不良行为后,仍然留在行为发生的区域或房间,但是拒绝给予积极的强化。,使用隔离/罚时出局的注意事项 问题行为的功能是什么? 适合:由社会性的或有形的正性强化物维持的问题行为;环境必须包括正性强化活动或相互作用。 不适合:负性强化或感官刺激(自动强化)维持的问题行

6、为。 考虑到实际情况,罚时出局的可行性如何? 代理人有能力成功实施程序。 有无合适的房间或区域供罚时出局使用。 罚时出局安全吗? 考虑隔离的房间内设施的安全性; 代理人在观察期间防止当事人自伤。,使用隔离/罚时出局的注意事项 罚时时间短吗? 一般时间为110分钟; 期间再出现问题行为再短时延长 (问题行为不能在罚时出局结束时再出现才不会强化问题行为) 能否防止从罚时出局中逃脱? 代理人必须防止当事人在罚时未结束之前从禁闭室离开。 避免争斗,否则会起强化作用,减弱效果。 (家长不能防止孩子从罚时出局逃脱或避免强化的争斗,不能使用罚时出局。),使用隔离/罚时出局的注意事项 在罚时出局期间能逃避相互

7、作用吗? 代理人必须平静,没有任何情绪反应; 代理人不能对当事人有社会性的相互作用。 在现有的情形下,罚时出局是可接受的吗? 确定程序在具体的治疗环境中是可以接受的; 家长必须接受才能实施罚时出局。,(2)反应代价: 个体发生不良行为之后要损失一定数目的强化物,从而使问题行为的发生率减少的一种惩罚方式。,案例,反应代价进行行为干预的典型个案 一名10岁女孩叫莎伦,心理发展可能迟滞,她很喜欢上学读书,父母认为莎伦在学校的表现并不差,但在家里却有行为方面的问题,即有时无缘无故踢自己的小弟弟和持有对抗性态度,典型的是说“不”、“我不干”。在向心理工作者咨询后,父母着手对莎伦进行行为干预。,三、影响惩

8、罚效果的因素 1惩罚实施的立即性 2一致性 3已形成事件。能够使某种结果作为惩罚因素(或强化物)更为有效的事件或条件。 例:父母警告小孩做错事就不给零花钱,但小孩可以从祖父母那儿得到零花钱,如此,则惩罚作用减弱或消失。,4个体差异和惩罚强度。 强度越大的负性刺激作惩罚刺激效果越大。 练习: 你能举一个对于你来说是惩罚物而对于其他人来说不是惩罚物的刺激事件吗? 5、对良好行为的强化 对替代个体问题行为的良好行为进行强化,会影响惩罚的效果。 如果替代该问题行为的良好行为能够满足个体问题行为所满足的这一需要,那么,个体放弃问题行为的可能性就增加。,四、惩罚的副作用 1、会引起个体的不良情绪反应甚至攻

9、击行为 2、容易产生条件惩罚物。 3、容易使个体模仿。 4、惩罚可能使实施者上瘾。,五、惩罚的实施 (一)惩罚实施前的准备 1、选择适当的惩罚物 2、做好引发惩罚副作用的准备 3、制定与惩罚方式一起使用的干预策略 惩罚在对不良行为进行抑制时,也会抑制个体产生良好行为。对不良行为进行惩罚时,最好能够对良好行为进行强化。,(二)有效实施惩罚的原则 1、惩罚要及时 2、惩罚要注意一致性。 3、惩罚实施者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 4、惩罚与良好行为的强化相结合 5、矫正初期采取连续惩罚、然后转向间歇惩罚。,六、惩罚的误用 1、滥用惩罚 2、惩罚不够及时 3、惩罚过于轻微,第二节 消退,一、消退的定义 一

10、个经过一段时间强化的行为不再被强化,就会逐渐消失,即消退。 其行为学定义为: (1)一个以前被强化的行为 (2)不再导致具有强化作用的结果 (3)因为这个原因行为在将来的发生率就会降低。 如: 反应 后果 同事要求做自己不喜欢的事 对同事说“不” 结果:同事将来不太可能要求自己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二、对消退的误解 1、行为的减少就是消退 因为没有通常的强化物跟随导致的行为减少才称为消退。 2、忽视、忘记就是消退。 3、反应限制就是消退,三、消退的类型 1、由正强化维持的行为的消退。 2、由负强化建立的行为的消退。 如:儿童以头痛为借口逃避学习任务的处理。 3、由间歇强化建立的行为的消退,一般需要

11、较长的时间。 4、由自动强化维持的行为的消退(感觉消退) 个体行为之后,不让感觉强化物出现。,四、消退过程的特征 1、行为的缓慢减少 惩罚快速的抑制 2、消退爆发(extinction burst) 含义:一旦行为不再得到强化,其频率、持续时间或强度在减少或最终停止前暂时增加。 表现:异常行为 、不良情绪反应 、侵犯行为 3、自发恢复(spontaneous recovery) 含义:行为在停止发生一段时间后又再次发生。,五、影响消退的因素 1、消退前的行为强化程序 连续/间歇强化?可变程序/固定程序间歇强化? 建议:消退前进行短时间的连续强化。当个体习惯之后再实施消退。例:聪明的老人 2、行

12、为强化的历史长短、数量多少、质量好坏 3、以前消退使用的情况 4、消退后的行为强化程序 5、是否与期望行为的强化相结合 4、全员一致,六、消退的实施 (一)确定维持问题行为的所有强化物。 (二)确定消除强化物的方法 (三)实施者做好心理准备 (四)一致的实施消退 (五)退出消退程序,消退误用的类型,无意中消退了儿童的良好行为。 中断消退程序,加剧了不良行为的严重程度。 对不良行为间歇消退,从而间歇强化了不良行为及其附带的攻击行为。 误认为消退就是忽视目标行为。,案例处理,对3、4岁小孩说脏话,骂人等行为的处理,第三节 差别强化,一、基本含义 所谓差别强化是指个体在某一特定时间内,目标行为次数减

13、少时,才能获得强化,终至目标行为不出现或出现次数为人所接受范围者为差别强化。,注:差别强化在本书指减少不良行为的间歇强化,二、类别 (一)低次数差别强化 在某一特定时间内,目标行为发生的次数不超过一个特定的数目,才给予强化。 条件:有一些行为是可以容忍的并且这些行为越少越 应用 (1)改变儿童整天看电视的习惯 (2)改进一年级新生不良发言习惯 (3)改变儿童吃零食的习惯 (4)矫正过快或过慢的行为速度 实施案例p119,(二)零反应差别强化 指在一定时间内若不需要的行为不发生就给予强化。经常用于改变儿童乱发脾气的习惯。 1. 从容忍度分:全时段零反应差别强化和短时段零反应差别强 (1)全时段零

14、反应差别强化:某种偏差行为(目标行为)在整段较长时间内未曾发生时即获正强化。 (2)短时段零反应差别强化:把一个长时段分为若干短时段,每一时段结束前未发生偏差行为(目标行为)即给予正强化。,2. 从时间观念分: (1)重新计时制:个体与老师或家长约定时间内,若无偏差行为出现,则可获得强化,否则强化的时距要重新计时。 (2)固定时间制:假若个体在某一时段内不发生偏差行为,则可以获得强化,否则,取消该时段原定的强化。 (3)延长时间制:随着行为的进步,强化的次数要逐渐减少,相反的特定时间逐渐延长。 (4)累进强化制:每一段时间固定不变,但每次强化的份量逐渐增加。 应用(撒谎、打架、骂人、乱扔东西、

15、不讲卫生等),(三)不相容行为(替代行为)的差别强化 指减少一个行为的同时必然会增加另一个行为,那么这两个行为就是不相容行为。如:坐与站,说话与读书等。 正确选择不相容行为 (1)确保行为的不相容性 (2)在已有的行为反应中选择不相容行为 (3)所选择的不相容行为应能在现实环境中维持。,三、误用,1、减少不良行为的次数,控制不当易导致矫枉过正,把好的行为也减少了; 如:提高进食速度,却导致消化不良。 爱清洁,但不参加活动。 2、导致了另一个不良行为 如:不哭闹,却揪自己头发,四、有效运用的原则,1、选择一个适合于减少的行为的程序 2、选择合适的计时装置来精确地、方便地决定何时给予强化 3、强化频率在开始时要高,然后逐渐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