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六单元 走近法律 与法同行 第11课 法律在我们 第2框 生活离不开法律复习教案 鲁人版五四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509425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六单元 走近法律 与法同行 第11课 法律在我们 第2框 生活离不开法律复习教案 鲁人版五四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山东省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六单元 走近法律 与法同行 第11课 法律在我们 第2框 生活离不开法律复习教案 鲁人版五四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山东省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六单元 走近法律 与法同行 第11课 法律在我们 第2框 生活离不开法律复习教案 鲁人版五四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山东省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六单元 走近法律 与法同行 第11课 法律在我们 第2框 生活离不开法律复习教案 鲁人版五四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六单元 走近法律 与法同行 第11课 法律在我们 第2框 生活离不开法律复习教案 鲁人版五四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六单元 走近法律 与法同行 第11课 法律在我们 第2框 生活离不开法律复习教案 鲁人版五四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活离不开法律学 校 课 题生活离不开法律原设计者 授课人 课 型复习课 时1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本单元第二节“生活离不开法律”,选用“法律为生活制定规矩”、“通过法律解决纠纷、协调关系”、“通过法律制裁违法犯罪”三个主题,意在说明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讲述生活中需要法律,法律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从而让学生在了解法律的同时,增进对法律的认同感。 教 学目 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尊重法律,树立最基本的法律意识2能力目标:能够在行为规范的比较中正确理解法律伴随我们一生,提高自己的辩证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知识目标:知道法律规范的特殊性,理解法律与道德关系,懂得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

2、用重 点懂得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难 点理解法律与道德关系教 法案例教学、多媒体演示、启发引导、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 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包括课程导入、新课解析、例题精讲、课堂练习、作业设计等)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是由人集合而成的,所以( )A人们活动的动机、目的往往相同B人们有自由行动的目的,有秩序最好,没有秩序也没有什么关系C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D社会生活中的规矩,就是法律2在社会生活中,依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调节人们行为的规则是( )A法律B道德C规章D纪律3董必武指出:“有了法律,没有处罚机关保证执行,是不可设想的。”这说明( )A法律制定是为了惩罚违法犯罪分子 B法律

3、靠人们自觉遵守完全是不可能的C法律必须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法律实施靠社会舆论作保证4下面关于法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法律靠大家自觉遵守,不具有强制性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5小叶买了一双鞋,穿了一天,鞋跟就掉了。小叶不应该( )A找商家索赔 B通过消协解决C实在不行通过法院起诉 D算了,自认倒霉,下次注意点6小刚与李明、小群在观看音乐会时大声喧哗、打闹。他们的行为属于( )A违反了行政法,应受行政处罚B违反了民法C违反了刑法,应受刑事处罚D违反了宪法7高中男生李某(17岁),平时喜欢上网。有一天在网吧看到旁边一男生好像很有钱。就尾随

4、其出门,在僻静处拿出水果刀,从该男生处抢得400元。李某的行为是( )A违反了行政法,应受行政处罚 B违反了民法,应承担民事责任C违反了刑法,应受刑事处罚D不道德行为,应受舆论谴责8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是( )A违反了刑法B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C具有一般社会危害D应受到刑罚处罚9黄某在公园游玩时,掏出小刀,在园内一树上刻下“X X到此一游”几个字,结果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受到了相应的处罚。他的行为是( )A违纪行为B一般违法行为C犯罪行为 D严重违法行为102004年2月13日,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因与几位同学打牌发生纠纷,杀死了4名同宿舍同学后潜逃,后来在海南三亚市落网,被人民法院

5、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一案件中,对马加爵判处的刑罚属于主刑的是( )A死刑B剥夺政治权利终身C没收财产D以上都是11某中学生在小学时就有偷拿别人东西的习惯,老师批评后他不以为然,后来发展到在社会上偷拿钱物。一次趁人不备拿走商店数码相机一台。这说明,违法犯罪行为都是( )A从小偷小摸开始的 B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C从占小便宜开始的D从结交坏朋友开始的12为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其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我国制定了( )A未成年人保护法B义务教育法 C禁止使用童工的规定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3现代社会生活中,没有法律是难以想象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法律是作为人民意

6、志和利益的体现,它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B法律的规范作用表现为:它规定人们不应当做什么,但不规定人们应当做什么C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理D法律为人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二、简答题14全国法院共审结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22986件,其中有537名县处级以上的官员因腐败而被判刑。云南省原省长李嘉廷、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潘广田、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原院长田凤歧、河北省原常务副省长丛福奎、浙江省原副省长王钟麓和中国建设银行原行长王雪冰等13名省部级官员因腐败而受到包括死缓、无期徒刑和12至15年监禁等刑罚的严惩。运用法律知识回答:以上材料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15北京市某中学学生刘某、宋某(二人均满16周岁)对蓝极速网吧不满而故意报复,并使用放火手段危害公共安全,致使25人死亡,多人受伤。2002年8月27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做出一审判断,以放火罪判处刘某、宋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阅读以上案例,请回答:(1) 此案中对二人判处的主刑和附加刑分别是什么?(2)未成年人受国家司法的特殊保护,此案中的中学生被判了刑,你有什么感想?板 书设 计生活离不开法1.法律伴随我们一生2.法律是生活的保障教学后记或反思(主要记录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等)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