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工具性的体现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509161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工具性的体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析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工具性的体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析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工具性的体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析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工具性的体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析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工具性的体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工具性的体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工具性的体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浅析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工具性的体现自XX年9月以来,江苏省使用了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五年来大量一线教师、教学研究专家对这套教材实践、研究,肯定了它的创新理念,合理体系,但也有部分教师认为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过于偏重人文性而忽略语文的工具性。那么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工具性真的缺失了吗?答案是否定的。首先,我们看什么是语文工具性,它是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先生最初提出的教育思想。叶圣陶在1978年的一次讲话中十分明确地指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

2、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1吕叔湘先生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的“序”中说得十分明了:“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其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张志公先生的说工具便是着重阐述这一思想的。他说:“传统语文教学的另一条重要经验是,教学要从语文的工具性这个特点着眼。”2但他们并不是完全忽略语文的学科规律,语文还承载着思想与民族文化的功用。叶老曾指出:“语言教育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语言现象,掌握语言规律,学会正确地熟练地

3、运用语言这个工具。” “依据语言的科学体系,同时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选择教材,排列教材,组成完备的学科体系。”3不过,叶老也曾指出:“就语文学习来说,思想是一方面,表达思想内容的工具又是一方面。”“学习语文,这两方面都要正确对待。”4他还说:“国文是各种学科中的一个学科,各种学科又像轮辐一样辏合于一个教育的轴心,所以国文教学除了技术的训练之外,更需含有教育的意义。”5我们再看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设计:必修部分教科书 + 选修部分教科书必修部分教科书个向度22个专题1.模块 专题板块2.三种呈现方式 积累与应用 写作实践选修部分5个系列16门选修课选修部分教科书5系列 16本1.诗歌与散文本:现

4、代诗歌鉴赏唐诗宋词鉴赏现代散文鉴赏2.小说与戏剧本: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现代小说选读红楼梦选读中外戏剧欣赏3.新闻与传记本:新闻阅读与写作传记选读史记选读4.语言文字应用本:实用阅读写作与说话语言文字专题当代语言生活5.文化论著研读本:论孟选读鲁迅作品选读必修每个专题都有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具体要求,并在应用、审美、探究方面有所侧重,高中语文必修阶段知识教学、能力培养的目标都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在所有专题的问题或活动的设计上,都力求语文点和人文点的契合。“积累与应用”则使语文能力的培养得到强化。“写作”则是和相关专题内容相结合,打破学生单写相对单一的记叙文和议论文的枯燥训练,又自成相对完整的系

5、列,很好的适应高考不限文体的要求,让考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好作文。对这一点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执行主编黄厚江先生是这样论述的“教科书每一个单元的写作有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每一个模块有一个写作观,是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对写作的一些基本理念进行简要阐述,以帮助学生澄清一些不正确的写作认识,使学生有一个比较正确而明晰的写作理念。二是写作指导,是针对一些具体的写作要求和写作训练,用鲜活而有个性的语言进行实在有效的具体指导。三是写作实践,是为教学设计一些具体的写作活动。既注意到与阅读的结合,又兼顾各种文体写作的训练。提供的作文题,或者是话题作文,或者是情景作文,或者是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或者是一个写作的范

6、围。写作话题大多和单元的人文母题有一定联系,但又不拘泥母题,都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时代气息。命题形式力求鲜活新颖,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既注意各种常见文体的反复训练,又注意指导学生运用诗歌、小小说、小剧本等文体进行写作。”选修部分的“语言文字应用”则更充分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的特点。这一点南京十三中特级教师曹勇军老师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培训上是这样阐述的:“选修教材围绕学生精神成长需要和语文素养提高确定选题,设计了各具特色而又实在可行的语文学习活动,使选修课成为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和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选修教材的18个选题,有的

7、是根据课程标准建议而确定的,有的由教材组根据课程标准要求自主开发,但都紧紧围绕学生精神成长需要和语文素养提高这个核心。史记选读、唐宋诗词鉴赏、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现当代诗歌鉴赏、现当代散文选读、传记选读、鲁迅作品选读等不仅可以为学生打下精神的底子,同时还可以大大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为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打下扎实的基础;新闻写作与评论、当代语言生活、现代文实用阅读等比较直接地服务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再看具体的板块教学设计,更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每个板块学习活动的设计,都努力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使整个学习过程都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8、这套教材,改变了以前把单篇课文作为学习单位的做法,而把一个板块作为教学的基本单位,每一个板块根据不同的呈现方式,通过“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或“活动体验”来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每个“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 都有34项学习要求或活动设计。教材力求使每一板块的学习要求和活动设计,都以语文学科的学习为本位,在语文学习和语文活动的过程中自然地达到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目的,而坚决避免把人文教育作为学习的主要任务,力求使每一项学习要求或活动设计都能体现出“工具性”的学科特征。总之,本套教科书通过“点”“站”“线”“场”等多种方式和途径,较好地体现了语文工具性的特点。参考文献:1大力研究语文教学 尽快改进语文教学,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2传统语文教学的得失,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5.3关于语言文学分科的问题,中学语文教材和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4认真学习语文,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5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中国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