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湘西苗族唢呐旋律风格的文化成因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507548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湘西苗族唢呐旋律风格的文化成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析湘西苗族唢呐旋律风格的文化成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析湘西苗族唢呐旋律风格的文化成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析湘西苗族唢呐旋律风格的文化成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析湘西苗族唢呐旋律风格的文化成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湘西苗族唢呐旋律风格的文化成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湘西苗族唢呐旋律风格的文化成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浅析湘西苗族唢呐旋律风格的文化成因湘西苗族唢呐主要流行在各县内的苗族聚居地。多用于苗族的婚嫁、丧葬仪式中。苗族唢呐的内容形式多样,风格独特,艺术性强,具有大众性趣味性等特点。它的音色明亮,尖锐与汉族唢呐曲有着明显的区别。以下就苗唢呐的旋律色彩和节奏律动和调式终止上来分析苗唢呐的风格特点。 一、苗族唢呐的音乐特色 旋律色彩 苗唢呐旋律进行采用平稳和跳进相结合。常见的音程有二度、三度这样的级进和五度、六度、七度、八度这样的大跳音程穿插其中。喜好用六度以上的大跳来调和

2、音乐的“口味”。这种注重线性音乐和线性音色的结合,是苗唢呐的一大特色。 节奏律动 在节奏律动方面,苗唢呐曲可分为均分律动和非均分律动。均分律动以24或或44拍,节奏感强烈,这种曲子主要用于接亲时催促新娘上轿或者一些欢快的曲子中,如新娘上轿四门三点等曲子。非均分律动,没有明显的节拍感,乐句的划分依照演奏者的气息或是根据乐思的发展而定。在乐曲中,自由延长的音较多,这类乐曲主要用于悲伤的场面,如在白事中的半路出门。在接亲时,为了渲染父母与女儿难舍难分的气氛吹奏的车珠调,当然这样的划分是从整体来看,苗族唢呐曲的大部分节奏韵律还是以非均分律动为主,自由是节奏韵律的特点。 终止式 苗族唢呐的结尾称为“煞果

3、”。根据类型来看,主要有主音终止,异调终止和突煞终止。 主音终止是大多数音乐常用的一种终止手法,它在听觉上带给人们一种完满的终止感,如唢呐曲升堂拜礼,其起调毕曲都用“徵”,调式非常明确,终止音等于调式主音,成为这种类型的手段。 和主音终止相反的是,异调终止带给人们的是一种相反的感觉。它不完满也不协和,它原本是要结束在主音的位置上,却转向另一个从属音级上,如唢呐曲新娘上轿全曲以羽调式为主,在乐曲结束时下二度转到了“徵”音上,造成了不稳定的终止感。如四门: 整个曲子与原本是角羽交替的旋法,但在最后结束时,却用小七度上行大跳到“商”音上,造成了曲调的不稳定性,同时带来了突兀的色彩。 突煞终止,是指在

4、乐曲结束时,用一个很短的音符结束乐曲,造成曲终意未尽的感觉。刚听到这种曲子时,有些失去平衡的感觉,但多听几次就能发现这种曲子的特别之处。如以下这首出门的结尾部分: 这首曲子终止时,利用了开始乐段的材料做为结束,造成是乐曲在听觉上感觉从头反复但却是最终的结束,使乐曲产生了新鲜感。 二、旋律风格的文化成因 历史与环境的成因 苗族人生性豪爽不拘礼节。民国学者王宗甲在湘西特种部族鸟瞰中写道“:苗族强悍,著自上古,被逐南迁,实有难言之苦衷,舍中原之乐土,而迁入山峦瘴万之地,诚所谓下乔木入于幽谷。”这段话中道出了苗族人性格粗旷的两个原因:一是战争迁徙所致。二是自然环境的影响。从无数的史料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

5、,苗族经历的战争之多和迁徙之远,是造就这个民族性格最根本的原因。苗族相传为槃夸子孙,苗族的祖先蚩尤与黄帝逐鹿之战后,蚩尤大败,其部族被一再驱逐,他们爬山涉水寻找自己理想的家园。现在湘西巴代古歌中还流传着苗族七次迁徙的经历。又因为每个朝代的君主唯恐苗人作乱,使派兵征讨,苗人的生活可谓水深火热。史记:“周宣王二年,荆楚蛮叛,王命方叔讨平。”至唐虞时,荛克之于丹水;舜窜之于三危(今甘肃敦煌县)。苗民们在战争中受到巨大的创伤,但是部族没有涣散,集中于长江以南,分布于洞庭、彭蠡及安徽,福建广东等地,与汉族对抗。由于不断的迁徙和战争,苗族人形成了顽强的性格和自然天成的人化意识。长久的战争和与统治集团的对立

6、,苗族人很少受到统治阶级的教化和儒家思想的约束,他们在性格养成就是他们生长的那块土壤所培植出来的,与自然相互融合。 从自然环境上看,湘西处云贵高原北东侧与鄂西山地南西端,武陵山脉由北东向南西斜贯全境,地势南东低、北西高,其中北东南三面环水,西南以高山为屏蔽,成为自然区。腊耳山和武陵山脉蜿蜒于境内。 “较为艰苦的生存条件,易于培养粗犷坚毅的民族性格和跌宕奔放的审美情趣,这些都感性地外化于音乐旋律的形式风格。”另外,封闭的自然环境也易于造就人们无拘无束的逍遥的性格。如苗唢呐中的大量的非韵律的节拍中,都是呈现一种自由的状态,最后长达八拍以上的结尾音,反映了他们按照自己在人与自然的地位中追求自由和幸福

7、。 音乐旋律风格中的口味感知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重口味的食物对味觉神经的刺激较为强烈,主体需要付出较多的能量,机体在生理系统和精神上都有一定的动荡与紧张度,从而需要在音乐上有荡气回肠高亢激越的跌宕起伏与之相对应、相平衡。苗族唢呐音程的高低错落,音色尖锐躁急,与当地的饮食口味也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湘西苗族人饮食偏好酸、辣。最具特色是酸肉类和酸菜类。酸肉类主要有:猪肉、鸡、鱼。蔬菜类主要有:酸辣子、青菜酸、萝卜酸、白菜酸等等。凤凰县有句民间谚语:“苗族不吃酸菜,三天打捞串。”(走路不稳),可见苗族人爱吃酸的程度,苗族人爱吃酸,并不是天生就喜好,而是因为湘西与海相隔甚远,交通不便,山区周围又没有盐

8、井,所以只有用酸来代替盐,以促进食欲。过去苗寨地区缺盐而人们不得不食酸,现在人们把盐当做补充体力的“药剂”,按苗族人的说法是因为吃口味重的食物做起事来才有力气,由此可见盐对人们心理上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湘西苗族人好辣,基本每家每户的腌坛中都有酸辣椒,门上、灶前都挂着火红的辣椒串。这种食辣的习惯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从所处的地理位置上看,湘西地区位于湖南西部,与重庆相邻。这两个地区都是长江中上游的重辣区。根据中国现代辛辣口味分区总数统计表统计,四川(含重庆)与湖南的辛辣指数全国最高。从自然环境上看,湘西地区处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较多,湿气较重。又因为苗族乡区,峰峦重叠,备极险阻,处于山区

9、的苗乡高山屏蔽空气流动差,冬季气候冷湿更加明显。长期居住在湿气重的地区,辣椒可起到除湿气、散热、发汗的作用。现在的苗乡还习惯用姜汤来款待客人,为客人驱赶湿气。 通过对以上旋律风格的文化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第一,历史的原因造就了这个民族粗犷强悍的民族性格,第二,自然环境造就了这个民族自然天成的人化意识和追求“逍遥”的自由之境。第三,饮食风格在生理机体上影响着人们选择淡雅或浓烈的民族风格。由此可见,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俗都会形成民族的特色文化,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性,当然,这种差异性还需要借助更广阔的学科视角才能更深入的研究,从而对民族民间音乐起到更好的传承与保护。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