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永远不垮的“垮掉”精神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507133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永远不垮的“垮掉”精神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析永远不垮的“垮掉”精神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析永远不垮的“垮掉”精神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析永远不垮的“垮掉”精神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析永远不垮的“垮掉”精神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永远不垮的“垮掉”精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永远不垮的“垮掉”精神(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浅析永远不垮的“垮掉”精神内容摘要:XX年,安瓦尔德曼主编的“垮掉”之书的再版,标志着对“垮掉一代”精神的继承和复兴。该书以“垮掉”精神为纲,辑选了“垮掉一代”核心人物杰克克鲁亚克、艾伦金斯伯格等十七位“垮掉派”作家的作品节选。此书还收录了金斯伯格所撰写的前言,该前言对人们更深刻地理解“垮掉”一词的真正蕴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书末尾部分所介绍的与“垮掉一代”运动相关的地名、列举的相关参考书目和文献索引,为人们进一步研究“垮掉一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关键词:安瓦

2、尔德曼“垮掉”之书“垮掉”精神安瓦尔德曼主编的“垮掉”之书于1996年出版,XX年经修订后再版,这无疑表明了“垮掉”精神的进一步传承和发扬光大。主编安瓦尔德曼女士,是当代美国著名诗人,曾于1974年与艾伦金斯伯格等人一起创建了纳若帕大学克鲁亚克虚体诗歌学院,她本人也是“垮掉一代”的杰出女诗人之一,现已编著出版各种诗、文集数十部。“垮掉”之书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收录了艾伦金斯伯格为该书所作的“前言”和编者安瓦尔德曼所写的“编者引言”;第二部分共选编了十七位“垮掉一代”代表作家的部分诗文节选,并对作者作了简短介绍;第三部分介绍了“垮掉一代”作家作品中所涉及到的部分“垮掉”地名以及相关参考书目等

3、资料来源。编者为了在该书中彰显“垮掉”精神实质而不是泛泛而谈,也收录了“黑山派”和一些属于非“垮掉”时期的近期作品,其目的是让读者无论从何页开始阅读,都能品尝到具有传奇色彩的作家们的不同风格和语言特色。该书第一部分就为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垮掉一代”奠定了认识论基础。艾伦金斯伯格作为“垮掉一代”的杰出首席诗人,早就为美国主流文化所承认。他所作的“前言”,对“垮掉”(beat)一词作了较为客观全面的分析,对“垮掉”的精神实质作了较为充分的论证和说明。他从五个层次谈到了这个术语。在谈到第一层含义时,他分别提到了两篇代表性文章:一篇是约翰克列农霍尔姆斯在纽约时报上发表的题为这就是“垮掉一代”,另一篇是

4、杰克克鲁亚克匿名发表的在路上的部分章节。这两篇作品赋予术语“垮掉一代”令人好奇的诗意,使该术语引起了广大公众的注意。该术语的第二层含义包含着一种亚文化概念,这种概念是由杰克克鲁亚克和威廉巴勒斯等人的朋友赫伯特亨凯从“嬉皮士语言”中引入的,意义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困顿”、“潦倒”、“疲惫”、“不安”、“用完”、音乐的“节拍”、“敲打”、“心跳”或“打败”、“吃惊”、“感到迷惑不解”等,另外,它还可以表示惠特曼式的“自由”、“开放”等等。该术语的第三层含义是“至善至福”,这是1959年克鲁亚克针对当时当局主流媒体对“垮掉一代”大肆贬斥的负面影响所作出的回应。“(在不同的访谈和演讲中)克鲁亚克努力阐

5、明该词词源学方面的正确含义,指出该词与诸如至福(beatitude)、幸福的(beatific)等词之间的联系,而beat这个词本身意味着通向光明、“无我这样的至高至善境界之前的一种必须要经历的疲惫或黑暗(犹如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在成佛前所经历的苦难)”(Waldman xiv)。这一含义将“垮掉一代”行为方式视为“舍身取道”精神的一种体现。该术语的第四层含义,指的是始于四十年代中期至五十年代晚期的“垮掉一代”文学运动。正如文楚安教授所指出:“严格地说,BG仅指威廉巴勒斯、杰克克鲁亚克、艾伦金斯伯格、尼尔卡萨迪以及后来的格里戈里柯索、彼得奥洛夫斯基等几位”(文楚安140)。另外还应该包括约翰克列农

6、-霍尔姆斯。“后来,此文学团体又陆续加入旧金山文艺复兴的加里斯奈德、迈克尔麦克鲁尔、菲力普拉曼夏、劳伦斯费林格蒂;黑山诗人罗伯特格里雷、查尔斯奥尔森;纽约派诗人弗兰克奥哈拉、约翰阿希伯利、黛勒迪普里马、安瓦尔德曼和埃德桑德斯等”(文楚安141)。“垮掉一代”的第五层含义是指更为广泛的文学艺术领域,包括那些崇尚美国社会中长期存在的“波西米亚文化传统”的团体,即“以开放和毫无拘束的形式坦率地表达自我、关注精神自由为共同特征的文人和艺术家”(文楚安141)。其中较有影响者包括:电影和摄影界罗伯特弗兰克和阿尔弗莱德莱斯利;音乐界大卫阿姆拉姆;美术界拉里瑞弗斯;诗歌界和出版界一一锡德库曼、乔纳森威廉斯、

7、堂艾伦、巴奈拉舍特和劳伦斯-费林格蒂。当然,“垮掉一代”后来的影响大大超出了文学艺术领域,扩大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逐渐形成一种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只是不同的社会阶层对这一现象和运动有着各自不同的的理解,因而其影响所导致的现象和结果也就千差万别、良莠不齐了。在“编者引言”中,作者安瓦尔德曼不仅回顾了“垮掉一代”的历史渊源,而且更深入地追溯了“垮掉”精神的深层含义和哲学根源,并进一步指出了她个人对“垮掉一代”历史意义的独到而精辟的见解。当论及威廉巴勒斯时她诘问道:“哪里还有像耶罗尼米斯博施。般的威廉巴勒斯这类作家?”(Waldman xx)威廉巴勒斯所著的小说裸露的午餐,以超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

8、描绘出一幅幅令人毛骨悚然的非人社会画面,首开美国毒品小说先河,本人被称为“BG教父”。在论述艾伦金斯伯格时她这样写道:“哪里有21世纪的嚎叫?有哪个新的作家团体愿意像垮掉一代的作家那样,欣然去接受以无畏、激情和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宗教信仰或哲学理念,犹如当初垮掉一代以大无畏的精神去信奉东方佛教禅宗的理念那样?有哪个团体愿意为了艺术而勇敢去面对当局媒体和传统文化?”(瓦尔德曼xx)正如瓦尔德曼所言,人们一开始可能会为“垮掉”神话所吸引和陶醉,但归根结底他们还是会专注于“垮掉一代”的作品本身,并终究会发现这些作品依然具有强大的活力。这些作家们不仅互相支持彼此的事业,而且还在自己的作品中谈论和描写彼此。

9、作者列举了金斯伯格谈论卡萨迪的诗歌,克鲁亚克以卡萨迪为主人公原型的作品等等。他们的作品正如他们的生活那样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包括自传体散文、辩论体文章、讽刺性作品、政论性声明以及回忆录等。这些作品都包含一种毫不羞羞答答的直率和慷慨,这种直率表明作品本身所具有的一种奥妙的敬畏和追求。克鲁亚克在自己的小说中对这种直率曾这样赞美道:“因为我们都将死亡,我为此写下了这部书”(qtd,in waldman xx)。这种写作的冲动是一种高尚行为通过语言聚集起来的。这种写作冲动所表现出来的方式就是创作体裁的多样性:随意记录的美国式节奏,如爵士节奏、棚车节奏等,巧妙的剪辑拼贴以及反映广泛存在的原初混乱状态等。

10、这是一种摒弃和蔑视自我满足的写作,是一种对生命本真执著追索的写作,是一种追求完美精神自由的写作。 该书第二部分节选了“垮掉一代”或与该流派相关的17位作家作品。“垮掉”派主张大无畏的亲身体验,主张坚持到底,主张激情、自然、博爱、直率,因而他们的作品处处都体现出了这些主张。如克鲁亚克和卡萨迪等人的自发式写作;加里斯奈德等人的博爱;金斯伯格、卡萨迪、格里戈里-柯索等人的激情和直率正如该书编者安瓦尔德曼所言,无论读者从何页开始阅读,都能领略到具有传奇色彩的作家们的刚柔相济的语言特色和独特风格。这些作品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普通大众的生活实际作出了直观而生动的描绘,将追求人生自由境界的主题发挥得淋漓尽致。

11、这些作品从不同侧面向人们展示了“垮掉一代”作家们对生命本真执著的追问,对社会不公现象深邃的反思,对人生意义孜孜不倦的探求,对实现完美人生自由这一美好愿望的身体力行。毋庸置疑,这个文学流派所提出的主张和为此付出的不懈努力,是历史上所有文学流派中少有的惊世骇俗而动人心魄的实验性壮举。 该书第三部分介绍了“垮掉一代”作家作品中所涉及到的部分“垮掉”地名以及相关参考书目和资料来源。这些文献资料给有兴趣的广大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了珍贵的帮助,对进一步了解或研究“垮掉一代”的精神实质起到不可或缺的辅助作用。总之,“垮掉”之书给广大读者奉献了“垮掉一代”永不垮掉的精神食粮,因为人类对完美自由精神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只要人类社会存在一日,人类的追求、特别是精神追求就会延续一天。美国立国之本所赋予其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外是“自由”的权利,而“自由”也是美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基本权利,因为人类追求自由首先缘于追求一种精神和思想的自由,从这个意义来说,“垮掉”精神是永远不会垮掉的。 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