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市公路行业内审工作审计风险及其控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505717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我市公路行业内审工作审计风险及其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析我市公路行业内审工作审计风险及其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析我市公路行业内审工作审计风险及其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析我市公路行业内审工作审计风险及其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析我市公路行业内审工作审计风险及其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我市公路行业内审工作审计风险及其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我市公路行业内审工作审计风险及其控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浅析我市公路行业内审工作审计风险及其控制一、审计风险的含义及其特征正如绝大多数职业一样,审计是一项需要依据经验和专业知识进行判断的经济活动,当然就存在着判断不准确并引起严重后果的风险。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的观点是:审计风险是审计程序未能觉察出重大错误的风险。国际审计准则第25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实质上误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风险”。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XX年公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

2、标和一般原则,第十七条中对“审计风险”的定义: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正确地认识审计风险的特性,有助于对审计风险施以有效控制。在审计实践中,尽管审计人员实施了合乎规范的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获得了相应的审计证据,但仍然存在对审计证据作出错误判断的可能性。正确认识审计风险的可控性有着联盟重要意义,我们可以通过必要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努力降低至可接受的低水平,从而达到提高审计质量的目的。二、审计风险的构成要素及成因分析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审计人员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因此除受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水平影响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外,还有和审计人

3、员水平息息相关的检查风险。检查风险指审计人员通过预定的审计程度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上存在的某项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审计风险要素中唯一可以通过审计人员进行控制和管理的风险要素。审计风险的形成受其如所处大的法律环境、现代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加大审计难度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其主观原因。一是审计人员自身素质的制约。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审计风险大小的主要因素。目前审计人员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综合素质、识别风险、判断正误的能力还相对较弱,而审计经验是审计人员应有的一种重要技能,它需要实践的积累。但是审计经验又是有限的,面对复杂多变的审计内容,审计经验也会有失误的时候。同时,光有审计经验没

4、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在识别复杂的审计内容时也是不够的。二是审计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和职业道德水平不高。审计是一种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的职业,人的因素至关重要,审计人员不能以科学的态度认识审计工作,不能保持其应有的独立性,审计人员缺乏审计工作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不遵守保密原则,对于某些重要问题过于忽视,单凭自己的经验推断和用以少量的审计证据为依靠发表审计意见,缺少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这些都将导致审计风险的提高。因此,增强审计人员的责任心,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是控制审计风险的关键。三是审计方法存在缺陷。审计职业发展到今天,行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审计职业界为了获得更多的项目而开始打起价格战或者有些小型会

5、计师事务所干脆铤而走险,发表不符合实际的审计意见。除此之外,甚至放弃一些自己认为不必要的审计程序,抽取全部业务的一部分来进行审查,因而审查的结果必然存有一定的误差,审计风险由此产生。三、我市公路行业内审工作现状近年来,我市普通公路加快发展,地方重点项目、国省道改造、农村公路建设大规模实施,养护管理进一步规范,公路通行状况明显改善,行业社会形象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十二五”期间建设投资规模进一步加大,资金量大量增加,资金安全使用压力也大幅增加,这对行业内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问题:内部审计机构力量薄弱近年来,伴随公路交通的大发展,公路建养资金从纵向看大量增加,审计监督点多面

6、广,量大、种类繁多。而专业审计人员相对较少,极大地限制了审计工作的开展。内审权限有限及手段单一内部审计是为加强和改善单位内部管理设立的机构,与国家审计相比,无论审计方式、审计手段、审计处理处罚、审计力量、审计组织管理、审计结果利用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内部审计的监督对象是有管辖权以及直接使用公路交通资金的单位,由于内部审计缺乏查询的权限和手段,不能像国家审计一样延伸到底,对有些问题会查不清楚问题的实质,不好定性,只能反映为“不规范”的表面现象,造成审计报告揭示的问题不深、用词中性、定性模糊。审计内容仅停留在资金管理使用的合规性审计,注重于审查财务账面资料,而未将财务审计与工程审计有机结合起来

7、,进行认真分析,抓住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审计。内审处理处罚力度及结果的运用不够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中第十二条规定:“单位主要负责人或权力机构在管理权限范围内,授予内部审计机构必要的处理、处罚权”。我们目前运用的处理处罚权手段主要有:责令停止违法违规行为,收回资金;清理收回投资及资产;停拨资金;调整账务等。其他的如通报、罚款、建议对责任人的处理处罚、移送相关部门处理等方式运用较少,另外也没有相关的处理处罚办法。目前虽对限期整改也做出了要求,但由于审计报告揭示的问题不够深入,处理处罚力度不够,或处理处罚不够逗硬,一些区县和单位对此觉得无关痛痒,审计发现的违规资金比例虽逐年降低但相关问题未得到

8、彻底根治。同时审计结果的运用不高,致使审计报告中反映的问题,没有与相关部门的日常管理结合起来。四、公路行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控制对策建立健全行业内审规范及标准,改进审计组织方式建立健全行业内审规范及标准,强化内部审计岗位责任制、审计工作制度和审计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内部审计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改进改变以前基本依靠委托审计的组织方式,更多采取直接审计或直接审计与委托审计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审计工作,充分运用现代审计技术和工具。审计人员要从思想上、观念上深入理解审计风险,改进审计方法,规范审计程序,监督评价并重,寓监督于服务之中。必须从被动性审计向主动性审计转变,审计工作的重点必须从事后监督向事前

9、、事中控制转变,审计内容必须由单一的项目审计向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转变。树立“防范重于纠正、制度促进管理、监督寓于服务”的审计理念。强化对委托审计的管理,建立审计风险责任追究制度内部审计力量毕竟有限,除依靠国家审计和增强自身实力外,还要充分借助社会审计的力量,通过加强管理,加大监督面。要进一步完善中介审计机构备选库和委托审计管理办法。建立对中介审计机构审计报告质量的考核机制,将审计报告质量与审计经费及诚信度管理挂钩。同时加强对委托项目的跟踪管理,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实行审计终身责任制、审计项目终身负责制,并将审计风险与审计人员的惩罚结合起来,增强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完善内审机构建设,提高内审队伍整体

10、素质从根本上说,防范审计风险关键要提高审计工作质量。而高质量的审计工作来自高素质的审计队伍。审计能否真正发挥作用,不仅要有完善的审计行业标准来规范审计机构和人员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要建设一支合格的、高素质的审计专业队伍。经济社会与行业的发展对内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内审人才成为推动行业审计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防范审计风险的有效措施。一是要改善内部审计人员结构。由于内审领域的扩展和审计层次的提升,原来单纯的财会人员结构已不能适应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需要配备工程技术、行业管理、法律以及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二是实行审计人员从业准入制度。凡是进入内部

11、审计队伍的人员必须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从业资格,确保审计队伍成为一支高素质的队伍。三是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和交流。一方面行业要为内审人员知识结构多元化发展提供条件,促使内审人员不仅要精通财会、审计,还要具有行业管理、工程技术、法律和计算机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内审人员要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危机感,增强竞争意识,以适应现代行业内部审计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总之,内部审计是强化公路行业管理,规范公路行业行为,实现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发展机制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一定要强化内审的服务与监督职能,更好地服务公路行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