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0503506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四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专题四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专题四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专题四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专题四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四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四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中国 (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3.“文化大革命” 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中共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新中国成立以来,前后颁行过四部宪法,其中有一部宪法里明确承认“个体劳动所有制”和“资本家所有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该宪法是 A“54宪法” B“75宪法” C“78宪法” D“82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三权分立制度的本质区别 :,(2)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针的提出 1956年,标志着共产党领导

2、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人民政协代行人大职能结束,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确立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C政协成为

3、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统一多民族国家长期存在;民族分布特点 保证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平等和共同发展,1、实行原因,2、建立法律依据:,1949年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3、概况:,三级机构;五个自治区。,4、评价:,是根本政治制度;实现了,保证了,促进了,宁夏回族 自治区195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内蒙古自治区1947,西藏自治区1965,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我国的五个 省级自治区,下面四个省份率先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权利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根据中国国情在某些地区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

4、( ) 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C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先进的管理体制 D都享有较大的行政自主权,在1953年出版毛泽东选集时,毛泽东对其于1945年发表的论联合政府的报告进行了大规模修改,其中明确提出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在未来国家政权中的领导地位(而这在原来的报告中是没有明确提到的),并删去了有关“联合政府不是国民大会中的多数党组织一党的政府”的论述。与上述变化有着直接关联的历史背景是( )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开始实施 B中共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已经形成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初步建立 D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起步,5下文摘自某书局发行的

5、教科书前言,据此判断该教科书出版时期为( ) 无产阶级的新教材的编写,是一桩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新事业,我们正处在摸索和尝试的过程中,缺点和错误是难免的,我们殷切地期望各地革命委员会广泛征集革命的学生、革命的教员、革命的工人提出意见和批评。 A19491956年 B19561966年 C19661976年 D19781988年,下图为1959年主政台湾的国民党“外交部”对其外交人员的指示。这反映当时台湾当局 A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B坚持“一个中国”立场 C发出了谋求两岸和解的信号D放弃了敌视的立场,新中国建立后,标志着“法治”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目标转变为国家政治目标的会议是 A五届人大五次会议

6、B六届人大二次会议 C中共十五大 D九届人大二次会议 91954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拥有立法职能,此后,政协会议便成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这主要是因为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结束 B政协已完成民主建国的使命 C建国初期三大运动的效果 D宪法规定的各级人大的召开,(2007年海南卷.2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些民主党派及非党派民主人士担任国家重要领导职务。其中,中央人民政府 6 名副主席中有 3 人,政务院 4 名副总理中有2人,34个部级正职中有 15 个由党外民主人士担任。这 ( ) A 表明左派人士和中间人士按三分之二比例参与执政 B 说明中国共产党开始实行与民主党派合作的

7、政策 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 D 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解析】: 由题干的信息看,中共与各民主党派进行合作,由此说明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 答案:c,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新中国在建国模式上的创新选择是 A独立建国 B协商建国 C选举建国 D立宪建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于1953年制定,当时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各省(选民主要是农村人口)按每80万人选代表1人,直辖市和人口在50万以上的省辖市按每10万人选代表1人。这一规定( ) A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管理制度

8、 B突出了工人阶级在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 C为进行三大改造和工业化提供了法制保障 D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有序转移,(2008全国,18)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 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 C.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答案 C,(2007年广东卷.11)共同纲领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 ( ) A 确立了国家性质 B 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针 C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D 规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 【解析】共同纲领规定中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

9、国家。 答案:A,(2009天津文综)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答案 C,(2010.浙江省宁波市高三考试)2007年,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在给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贺电中说:“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创举。” 这里的“伟大创举”是指 A中国历史上首次实行由当地民族进行自我管理 B中国各少数民族中蒙古族最先赢得了民族独

10、立 C内蒙古地区在新中国成立前就率先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 D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标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答案C,(2010年北京卷)1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 A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正确选项是A。,(2007山东文综14)下图是1953年版人民币10元券背面图案, 图案的设计理念体现了( ),民族团结原则 民族平等原则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创立 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A B C D 解析:从图案不能直接反映出民族区域自治的信息,

11、“正式创立” 与“1953年“的时间也不符合,排除。 答案:D,1945年8月25日,在国内外要求和平的一致呼声下,国民党蒋介石政府被迫同意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无条件停止内战的建议,筹备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协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关于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的问题 国民党及其附庸青年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坚持法西斯一党专政;民盟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的利益,主张走第三条道路,即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其主要内容包括:1. 确定全国团结一致、建设统一、自由、民主的新中国2. 改组国民政府,结束一党专政。3. 根据民主原则,公平合理地整编全国军队,实行军党分立、军

12、民分治。5. 召开国民大会,制定宪法。这几项协议,否定了蒋介石的反革命内战政策和法西斯独裁统治。,这次政协会议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重要的采取合法形式争取民主的政治斗争,是当时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的一个胜利。中共代表团的正确主张和统一战线工作,有效地团结了民主党派代表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使国民党反动派陷于孤立。中国共产党及爱国民主团体顺应人民的要求,同反动势力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斗争,使会议通过了有利于和平民主、有利于人民的协议。会议再次确认了和平建国的方针,否定了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的独裁统治和内战方针,鼓舞了国统区各界人士。,首先,应该是召开的历史条件不同:旧政协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内战爆发前出现的;新

13、政协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建国前夕出现的。 其次,主导的力量不同:旧政协是中国国民党主导下进行的;新政协是中国共产党主导下进行的。再次,参与的力量不同:旧政协是当时腐败独裁的国民党和青年党等少数党派参与的不具有广泛性;新政协是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团体、各民族人士、无党派人士等各阶层广泛参与的会议。而它们的最大区别应该是是否排除反动力量和阶级参与会。,1.“文化大革命” 发生的原因,“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是导致“文化大革命”产生的根本原因。 毛泽东对国际形势估计过于严重,对国内阶级斗争形势估计错误; 党内民主生活的破坏、法制践踏和个人崇拜严重等。 我国周边

14、的国际局势趋于紧张,美国侵越、中苏关系恶化。,1965年11月,姚文元发表 ,2、导火线,3.全面发动的标志,1966年通过了“五一六通知”和 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4.“一月风暴”,5.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1)在全国性无政府状态下,许多老干部、知名学者、普通知识分子被抄家、批斗,人民的生命财产得不到任何保障,社会秩序极端混乱。 (2) 革命委员会成立,司法部门纷纷陷入瘫痪。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党派政治协商制度都遭到破坏,国家法律形同虚设,人权被严重践踏。 (4)中共各级组织遭到破坏,党的规章制度被践踏,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6、“文革”的评价,性

15、质: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所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的内乱。,“文革”的教训 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特别是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后,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对社会主义建立后的国内阶级状况和阶级斗争形势,必须作出合乎实际的科学分析,不能人为地制造所谓的“阶级斗争”。 必须正确理解群众、阶级、政党和领袖之间的关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和神化领袖的做法。 必须进一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02上海历史21)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犯过“左”的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A 反右斗争扩大化 B 大跃进运动 C 农村人民公社化 D 文化大革命,(05上海8)人们通常根据文献资料研究历史,而今以口述回忆为基本史料的口述史正悄然兴起。下列最适合用口述史方法进行研究的是: A 红军战士长征日记 B 解放初期的梁价波动情况 C 鸦片贸易的统计资料 D文革时期的民众生活状况。,考点4.改革开放以来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