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出土文物艺术欣赏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0502980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0.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王堆出土文物艺术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马王堆出土文物艺术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马王堆出土文物艺术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马王堆出土文物艺术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马王堆出土文物艺术欣赏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王堆出土文物艺术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王堆出土文物艺术欣赏(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王堆艺术欣赏,目录,一、马王堆汉墓的发现及其地理位置 二、马王堆汉墓的历史背景 三、发掘马王堆汉墓的过程 一、 二、 三号墓介绍 四、部分出土出土文物的介绍 T形帛画 女尸 马王堆出土丝织物与衣物 漆器 女仕俑及彩绘木俑 部分文物赏析 五、总结,一、马王堆汉墓的发现及其地理位置 马王堆汉墓发现 1971年底,当地驻军在马王堆的两个小山坡建造地下医院,施工中经常遇到塌方,用钢钎进行钻探时从钻孔里冒出了呛人的气体,有人用火点燃了一道神秘的蓝色火焰 1972年1月,考古队正式对墓葬进行了科学挖掘,这个墓葬南北长20米,东西长17米,属于大型的古代墓葬。 挖掘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圆形的盗洞,笔直地朝着墓

2、葬的下方插去,一直向下延伸了17米,盗洞终于消失。,人们挖到了一种粘糊糊的泥土,它的俗名叫白膏泥,常常用来保护墓葬,据说具有很好的封闭性。工地上,忽然有工人在白膏泥中挖出了绿色的树叶,周围的人不敢相信这是古时候的树叶。在随后的发掘中,人们又在填土中陆续发现了翠绿的树枝和黄绿色的竹筐,一切都那么不可思议。 这是一个方形的墓,深20米,从上到下逐渐缩小,像漏斗的模样,墓坑的底部摆放着4 米多长、1.5米高的椁室,如此罕见的巨大椁室让经验丰富的考古学家感到惊讶。,马王堆位于:长沙市东郊浏阳河西岸、长浏公路北侧,距市中心约4公里,属长沙市芙蓉区马王堆乡。 原为河湾平地中隆起的一个大土堆,据地方志记载为

3、五代时期楚王马殷及其家族的墓地,故名马王堆。,马王堆汉墓地理位置:,马王堆汉墓外景照,原为河湾平地中隆起的一个大土堆, 堆上东西又各突起土冢一个,其间相距20余米。两冢顶部平圆,底部相连,形似马鞍,故也有人称其为马鞍堆,二、马王堆汉墓的历史背景 清嘉庆年间所修长沙县志认为,该墓地曾被讹传为五代十国时楚王马殷的墓地,故称马王堆;又曾被附会为长沙王刘发埋葬其母程、唐二姬的“双女”。 1972年 湖南省博物馆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发掘了1号墓;1973至1974年初,发掘了2号、3号墓。 据史记和汉书记载,长沙相利苍于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卒。2号墓发现“长沙丞相”、“轪侯之印”和“利仓” 3

4、颗印章,表明该墓的墓主即第一代轪侯利仓本人。 1号墓发现年约50岁左右的女性尸体,墓内又出“妾辛追”骨质印章,墓主应是利仓的妻子。3号墓墓主遗骸属30多岁的男性,可能是利仓儿子的墓葬。3号墓出土的一件木牍,有“十二年十二月乙巳朔戊辰”等字样,标志着该墓的下葬年代为汉文帝十二年(前168)。1号墓在构建时分别打破2号墓和3号墓的封土,则其年代应再晚些。,三、发掘马王堆汉 墓的过程,一号墓发掘现场 1972年1月16日到4月28日,发掘一号墓。 该墓墓口南北长19.5米,东西宽17.8,从封土算有20.5米深。自墓口向下有4层台阶,墓室北面有一条由地面几乎直达墓底的斜坡墓道。墓中共出土漆木器、纺织

5、品、帛画、竹简等各类文物1000余件及一具保存十分完整的女尸.后来由二号墓被证实一号墓的女尸身份为軑侯利苍之妻辛追。,二号墓发掘现场 1973年12月18日1974年1月13号。发掘了二号墓。由于该墓历史上曾多次被盗,且白膏泥密封较差,故整个墓葬已严重坍塌,仅残余二百余件文物。但该墓葬中出土的“利苍”、“长沙丞相”、“軑侯之印”三颗印章,使墓主人身份,及其与一、三号墓墓主人之间的关系得以最终认定。 在二号墓的发掘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它的部分封土,被一号墓封土所覆盖,由此得知二号墓下葬时间早于一号墓。,三号墓发掘现场: 三号墓是1973年11月19日12月13日发掘的历时二十五天。因该墓保存得较好

6、,出土了帛书帛画、简牍、漆木器、纺织品等一千多件文物。遗憾的是,该墓尸体已经腐烂,仅残存一具骨架。经鉴定,墓主人是一个身高约1.85米,年龄三十岁左右的男性。 后证实利苍之子,生前是一名武将,曾参与指挥朝廷征伐南越国的战争。,四、马王堆汉墓部分 出土文物的介绍,长沙马王堆汉墓辛追千年女尸复原图片,(利苍的妻子辛追),尸体长154厘米,外形完整,全身润泽柔软,部分毛发尚存,部分关节可以弯动,许多软组织比较丰满,柔润而有弹性。古尸内脏器官保持了完整的外形,相对位置基本正常。这是世界上已发现的保存时间最长的一具湿尸!,复原的辛追夫人50岁时面相。,女尸身着丝绵袍和麻布单衣,足登青丝履,面盖酱色锦帕,

7、并且用丝带将两臂和两脚系缚起来。然后包裹18层丝、麻衣衾,捆扎9道组带,又覆盖两件丝绵袍。 女尸出土时,浸泡在约80公升的无色透明棺液之中。 考古学家发现其中有乙醇等酸性液体,怀疑用了酒精,可能当时确实有防腐剂,也可能是在尸体出殡时盛放冰块,或用香汤沐浴,擦拭身体,而留下的。 尸体重量却比原先轻了一半,于是有人认为这是尸体自身的水分。但此种发现经过考证并不可能,因为那些棺液总共80斤,而尸体也只有80斤。不可能释放等同身体重量的尸水。 关于这些液体的真实来源,仍旧是未解之谜。,推断二号墓墓主的主要依据 “利苍”玉印:私印、 “长沙丞相”铜印:官印 “轪侯之印”铜印:爵印,一九七二年,在举世瞩目

8、的马王堆汉墓发掘中,一号墓和三号墓分别出土了两幅珍贵帛画。其中,一号墓出土帛画长二点零五米、上端宽零点九二米;三号墓出土帛画长二点三三米、上端宽一点四三米,为中国最大的出土古帛画。 T形帛画体现了古代葬制中关于安魂安魄的做法,形象而具体。 帛画是一种绘画艺术。马王堆帛画的出土填补了汉代早期织物绘画实例的空白,也表明吸收先秦、主要是楚国的艺术内涵、风格和形象模式是此期绘画的特点。 帛画本身应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仅以丧葬制度和绘画艺术方面来说,丧葬制度,是在古代习俗上形成的,更具规范,汉代帛画是魏晋中国画的直接继承,有了发展。逐渐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至今仍有深远影响。,T形帛画,讨论

9、: 1、仔细观察两幅T形帛画,对比不同之处? 2、马王堆汉墓描绘的主题思想( ). A 天地神话 B 引魂升天 C 墓主生活 D 仙人出行,三号墓 T形帛画,一号墓 T形帛画,一号墓形帛画 出殡时张举在棺前的“铭旌(jng)”,下葬时覆盖在棺上。“遣策”称之为“非衣”。画面从上至下分天上、人间和地下三部分,人间描绘的是轪侯夫人在三个侍女的簇拥下缓缓升天,她的家人在祭祀;天上有金乌(太阳)、蟾蜍(月亮)、烛龙、翼龙和司阍(hn)(天国守门神)等;地下绘巨人托举大地。整幅帛画用浪漫的手法表现了古人对天国的想象和永生的追求,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三号墓形帛画 原置于内棺盖上。主题与一号墓帛画相同,只

10、是布局和构图略有差别。如天上只有一日而非九日,满天星斗,天门下移至帛画中部,蛟龙亦无玉璧相扣,龙首相背,高低不同。下部的巨人亦未托举大地,而是双手擎龙。人间部分的墓主人肖像为头戴刘氏冠、身着红袍、腰间配长剑的男子。,帛画中间部分局部对比,三号墓,一号墓,马王堆三座汉墓共出土珍贵文物3000多件,绝大多数保存完好。其中五百多件各种漆器,制作精致,纹饰华丽,光泽如新。 珍贵的是一号墓的大量丝织品,保护完好。品种众多,有绢、绮、罗、纱、锦等。 有一件素纱襌衣,轻若烟雾,薄如蝉翼,该衣长1.28米,且有长袖,重量仅49克,织造技巧之高超,真是天工巧夺。出土的帛画,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描写当时现实生活的大型

11、作品。还有彩俑、乐器、兵器、印章、帛书等珍品。,马王堆出土丝织物与衣物,1号墓边箱出土了15件相当完整的单、夹绵袍及裙、袜、手套、 香囊和巾、袱外, 还有46卷单幅的绢、纱、绮、罗、锦和绣品。 3号墓出土的丝织品和衣物,大部分已残破不成形,品种与1号墓大致相同,但锦的花色较多。最能反映汉代纺织技术发展状况的是素纱和绒圈锦。 薄如蝉翼的素纱单衣,重不到1两,是当时缫纺技术发展程度的标志。用作衣物缘饰的绒圈锦,纹样具立体效果,需要双经轴机构的复杂提花机制织,其发现证明绒类织物是中国最早发明创造的,从而否定了过去误认为唐代以后才有或从国外传入的说法。 印花敷彩纱的发现,表明当时在印染工艺方面达到了很

12、高的水平。保存较好的麻布,发现于1号墓的尸体包裹之中,系用苎麻或大麻织成,仍具相当的韧性。,麻类织物,灰色纻麻布,素纱是指没有染色的纱,褝衣就是没有衬里的衣服。,思考: 当时的女性是如何穿的?,当时的女性又是如何穿的呢?,当时人们是罩在色泽艳丽的绵袍上穿,使绣袍上华丽的纹饰若隐若现,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这里展出着墓中出土的许多光亮如新的漆器 现代科技条件下制作的一样精美 此可见汉代漆器业的制造水平之高。,漆器之美,女仕俑及彩绘木俑: 一、三号墓出土了300多件木俑,他们是軑侯家各种奴仆的替身。他们的大小、造型和服饰均有区别,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分辨出各自的等级身份。 女侍俑:身材修长,衣着华丽

13、,绣花长袍上还用纹锦镶边,应是每日与主人形影不离、随时听遣的。 从事各种杂务劳动的彩绘立俑:形体最为矮小,出土的数量也最多,造型千篇一律,表情都是愁眉苦脸的。,彩绘木俑,歌俑、舞俑和奏乐俑,这说明当时軑侯家府内蓄养了众多能歌善舞和擅长乐器的奴婢,以供宴享时助兴,闲暇时观赏。,軑侯家爵高禄厚、富甲一方,生前肯定拥有大量珍奇宝物,但墓中随葬的金钱、珍珠玉璧几乎都是用泥、木代替这是为什么?(课后思考),马王堆出土文物概览欣赏,44个不同姿态的男女,模仿动物进行肢体运动、呼吸运动和器械运动。,每人旁都有题字:内容三类.一类是描绘运动的姿态。第二类说明运动所摹仿的动物姿态。第三类则说明这种运动方法所针对的病症。有兴趣的不妨试试这古老的导引疗法可以更加健康长寿!,总结,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各种丝织品和衣物,年代早,数量大,品种多,保存好,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史料。帛书和医简中国考古学上古代典籍资料的一次重大发现。 在海外,旅游者往往将马王堆与秦始皇兵马俑相提并论,而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由此证明,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已成为中华文明古国的一份瑰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