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冯友兰《新原人》的现代性精神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501306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冯友兰《新原人》的现代性精神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浅析冯友兰《新原人》的现代性精神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浅析冯友兰《新原人》的现代性精神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浅析冯友兰《新原人》的现代性精神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浅析冯友兰《新原人》的现代性精神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冯友兰《新原人》的现代性精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冯友兰《新原人》的现代性精神(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浅析冯友兰新原人的现代性精神摘要:在新原人中,冯友兰先生努力吸收西方现代性精神,将个人从传统儒家的群体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突出人在宇宙之中的主体性地位和意义。在此基础上,冯先生对于中国传统的人生哲学的主要观念,进行理性的认知和解释;对人生的意义,进行深度的分析和解读,明确肯定人生价值在于“觉解”的意义世界,从而将自己的人生境界说建立在现代科学理性的基础之上。正是通过这样的建构,冯先生赋予了中国传统的人生哲学以现代性的内容,实现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的现代转化。关键词:

2、觉解;主体;理性;境界 中国 论文 联盟如果说冯友兰先生的自然观的基础是逻辑思辨,主要体现在新理学中,那么他的人生观的基础,就是现代性的工具理性。西方现代性的重要特征就是在主客二分思维模式下,对人的主体性的强调和工具理性的高扬。工具理性的高扬,使科技日益进步,社会物质财富日益丰富,人与社会都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和长足的发展。中国传统的人生观要想实现现代转化,就必须吸收西方现代性的优点,对传统人生观的基本思想进行分析梳理,使其完全符合现代人的要求。冯先生对此的反思和解救之道就是:将西方的工具理性与中国传统的人生论思想相结合,力求对传统进行现代改造,同时又用传统改造现代。在这样的正、反、合的逻辑创造过

3、程中,使中国哲学现代化。而其人生观的创造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新原人中。在新原人中,冯先生延续的是程朱理学,但论证的方法却是西方的。一、人的主体性地位人的主体性地位,是指人在宇宙中的主导地位。西方中世纪是神权高高在上,人是神的奴仆,人权匍匐在神权之下,人毫无地位可言。启蒙运动,使人成为世界的主导,哲学上逐渐形成了以人为中心,来看待世界的主客二分思维模式。中国传统儒家重视家庭和群体,轻视个体,导致个体人的权利和地位丧失,哲学上是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模式。因此,要使传统人生观思想实现现代转化,首先就必须挺立个体人的地位和权利。冯先生的这一努力,在新原人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人的主体性的强调。1

4、.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强调人心重要性。新原人第一章,以“觉解”开篇,冯友兰就将“意义”作了规定,他说:“但一件事的意义,则是对于它有了解底人而后有底。”这就是说“意义”的存在,在于有了人,人是“意义”的主体,“意义”的世界是属人的世界。“了解”是人一种认识活动,人不能仅仅只是认识,而要进一步追问认识的目的和价值,这就是觉,觉是自觉,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即心里明白自己的活动的目的和价值。了解加自觉,就是“觉解”,“觉解”是人的理性的活动,完成的是人生的意义的追问,人生因“觉解”才具有价值。“有觉解是人生的最特出最显著底性质。因人生的有觉解,使人在宇宙间,得有特殊底地位”。这种特殊的地位就是人在宇宙

5、中的主导地位。人生意义在于人有“觉解”,“觉解”使人获得了在宇宙中的特殊的地位。那么人之所以有“觉解”的原因是什么呢?冯先生说:“人之所以能有觉解,因为人是有心底。”人的心怎样能“觉解”呢?它与人脑的活动有什么关系呢7,人的脑子的活动,是人的心的存在的基础,知觉灵明,是人的心的要素”。这就是说,人脑思维是人心活动前提,人心的活动是比思维更高的活动。在这里,冯先生将人的思维活动仅仅理解为理性的向外求知的活动,即逻辑的理性思维,这也是现代科学对思维的理解。冯先生认为发挥人心的知觉灵明的活动即是“觉解”,包括向外的知解和向内明觉,即知识的求解过程和内在的心理认知过程的相互统一。很显然,冯先生将人心的

6、活动看做比人脑的活动更为重要和高级。通过突出人的主体地位,进而强调人心的功能,突出人心的重要性,于是,冯先生将人的认识活动拉进人心,实现了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的转向。这一转向预示着,冯先生要将外在的理性认识活动转向寻求内在的心灵安顿的认知,从新理学的自然观转向新原人的人生观。这样,冯先生不但将中国古代哲学重本体论的求索拉向现代哲学的重认识论的探讨,实现中国哲学向现代认识论的转向,而且保留了中国古代哲学注重人生关怀的优点。对工具理性的注重,使现代中国哲学的发展与西方现代哲学发展相一致,具备现代性;价值理性的强调,又避免了西方现代性发展中的弊端。总之,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结合使人具备中国现代性的精神

7、。所以,冯先生非常重视新原人对人生意义的探讨,他说新原人“实为继新理学之作,读者宜先观之”。2.强调人与他物的区别,凸显人的主导性。“我们可以说,人生是有觉解底生活,或有较高程度底觉解底生活。这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人生之所以异于别底动物的生活者。”“觉解”是人不同于动物,高于动物的所在。“觉解”的原因是因为人有心。然而世界上有物的心、人的心、宇宙的心、逻辑的心。但“只有人的心的知觉灵明的程度是最高底”、可证明的,所以人为万物之灵。冯先生在定义人性之时,也将人特立独出。“生物之性,动物之性,亦是人所有底,但不是人之性,而是人所有之性”。由于动物没有觉解,没有知觉灵明,因而就不存在境界、学养的问题

8、,只是自然界。它们对于才、命、死、生,只能顺其然而然,实际上完全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之性,所谓饥则食,困则眠,它们的生完全是本能。在道德境界中认为只有人才具有社会性,这使人的世界不同于动物的世界,这也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分别。一件事一个物是客观的,而它们的意义则产生于人对于它们的了解,由人的主观认识所决定。在这里,冯先生对事物的性质、可能引起的后果、与他事物关系等方面的意义,这些客观的意义都不讲;只讲人对于它们了解之后,这些事物对于人自身的意义,而意义的世界是属于人的,其他任何东西,如禽兽,是没有意义世界的。从而突出人自身的重要性,使人具有主体的地位。一切都因人的存在而具有意义,人不再是神的仆人,

9、不再是道德的奴隶。人在宇宙中主体地位的确立,这种思想不仅是西方启蒙运动的核心,也是西方现代文明得以发展的先决条件。而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以道家最具人的主体性思想,其对人的自身的重视,完全不亚于启蒙运动后的西方。所以冯先生在“新理学”中多以道家思想来阐释思维和境界。(二)以庄子思想来解释人生修养和境界,突出作为个体的人的自由。庄子和儒家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庄子强调个人,而儒家强调集体。因此,用庄子思想来诠释传统儒家的人生哲学,能够更好地凸显人作为个体的重要性。而庄子对个体主体性的强调,表现在他对个体自由的强调上,这种自由既有作为物质体的个体的自由,也有作为精神体的个体的自由,可以说是最适合解释境界,因

10、此,在新原人中,冯先生大量引用庄子来解说人生境界,来解释比对人生现象。首先,在解释觉解之时,冯先生引用庄子齐物论:“梦 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由梦到知其为梦,由知梦到知其为大梦,从而完成了从不觉到觉,最后到大觉的过程,以此来说明觉解的层次性,肯定个体的人的主观努力能使人获得更高的境界。其次,在解释境界时,主要引用庄子解释自然境界和天地境界:以庄子马蹄中的“其行填填,其视颠颠”来比喻自然境界,以庄子在宥中的浑浑沌沌,终生不离来赞美自然境界的朴素美,以庄子所谓恬愉之乐来解说自然境界的人的精神之乐,以庄子齐物论之“一”来解说“大全”,以“至人无己”、“圣人无我”

11、来解说天地境界中的人精神状态,以道家“得道”的最高境界来解说儒家同天的境界,即天地境界。可见“就强调同天境界必须超越道德阶段来说,他是属于道家的。”复次,对才、命、死、生的阐述。以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和小鸟,来说明人的才(天资)的不同,来说明天地境界中不受才的影响;以庄子“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和“然而至此极者,命也夫”来说明命的不可改变性。用庄子大宗师“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来说明自然境界中的人对生死的态度。以“不生不死”来说明天地境界之人的超生死的态度,强调人作为个体的自由。二、理性的分析与认知工具理性是西方现代性发展的方法论。人们通过将对象分门别类,形成概念,然后,借助理性的分析和归

12、纳,获得可还原的知识,从而极大地发展了人的认识能力。可以说工具理陛是西方社会、思想、文化得以发展,从而实现现代化的主要方法。因此,中国传统的人生观思想要想完成现代转型,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也必然要借鉴工具理陛这一方法。冯友兰在新原人中将这一方法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理性分析的“觉解”观。“觉解”是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中一个重要概念,对于怎样“觉解”、“觉解”什么、“觉解”的程度怎样衡量、“觉解”的意义是什么,可以说各有各的说法,再加上宗教的影响,更具有浓厚的神秘主义倾向。“觉解”可以说是一个说不清、理还乱的概念。冯先生对此采取了科学的态度,他从客观事物出发,通过理性的分析,对“

13、觉解”有了清晰的解释。他说:“人对于事物有所了解,而又自觉他有所了解。了解和自觉,新原人简称为觉解。”这就是说,“觉解”又包括了解和自觉。了解就是对客观事物的求知过程,了解的工具是概念,概念的组织就是知识,通过了解得到的是对事物的知识。人对于事物有了知识,就对它有了了解;有了了解,就明白它的意义,明白了它的意义就会自愿去行为。冯先生认为人生亦是客观的事物,我们也是可以了解的,了解了入生的意义,人生才会有价值。他说:“人生亦是一类底事,我们对于这一类事,亦可以有了解,可以了解它是怎样一回事。我们对于它有了解,它即对于我们有意义,我们对于他底了解愈深愈多,它对于我们的意义,亦即愈丰富。”这样,冯先

14、生就把知识论引入传统的人生修养论。中国传统人生观是不讲知识的,只讲经验,而经验是个别的、散乱的,其中大部分是不能讲授和论证的。因此中国传统人生哲学尽管资源丰富,但不成系统,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学习者大多不明其中原因。冯先生通过知识的解析了解,极大地消除了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的神秘主义色彩。“觉是自觉。人做某事,了解某事是怎样一回事,此是了解,此是解;他于做某事时,自觉其是做某事,此是自觉,此是觉。”马先生不但用科学的方法解释“了解”这一范畴,而且对于自觉这种心理认知的过程,也一反宗教的神秘和道学家的含混,给予了科学的解答。他说:“不过研究科学,既在事实上亦是发展其心的知觉灵明,所以科学家如能本其所

15、有的知识,自反而了解其知识的性质及其与宇宙人生底关系,则此自反既是觉解的自觉解。”“觉解”的依据是什么?冯先生认为,“人之所以有觉解,因为人是有心底。人有心,人的心的要素,用中国哲学家向来用的话说,是知觉灵明。”人心的“知觉灵明”使人能够觉解,这也是人之所以为人之所在。觉解的对象则是性,就是客观事物的本,眭。他说:“有些物不必有心,而凡物必有性。一类底物的性,即一类底物所以成此类底物,而以别于别底物者。所谓人性者,即人之所以为人,而以别于禽兽者。无心或觉解底物,虽皆有其性,但不自知之。人有觉解,不但能知别物之性,且于其知觉灵明充分发展时能自知其性,自知其所以为人而别于禽兽者。”人充分发挥觉解之

16、能,就叫做“尽心”,“尽心”则“知性”。“人之所以为人者,就其本身说,是人之理,对于具体底人说,是人之性。理是标准,能完全合乎此标准,即是穷理,亦即是尽性”。“性即理也”(这里的性是指逻辑上的性,而生物学上的性,冯先生称为才)。人既然是人,则必求尽人之性。这样,人不但能知晓万事万物之理,而且自觉其应该,人生的意义就是伟大的,就入了圣域之门。 中国 论文 联盟人有能知之心,物有可知之性;主观和客观结合。就是尽心知性。最后知天。这仍然是程朱理学的老路,只不过冯先生将天换成了理。所以冯先生的思路是从理到性到心。冯先生不用“了解”而用“觉解”,一个“觉”字便道尽了其人生境界的内在涵义。总之,觉解事物获得对于事物的知识,觉解使生命获得对于人生的知识,从而获得人生的价值。同时,冯友兰先生还专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