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二册知识点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050114 上传时间:2017-09-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第二册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第二册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第二册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第二册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第二册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第二册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第二册知识点(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赤壁赋实词(1)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望:农历每月十五;朔:农历每月初一;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2) 泛舟:划船(3) 水波不兴 兴:兴起,产生(4) 举酒属客 属:倾注,这里指敬酒(5) 白露横江 白露:白茫茫的水汽 横:遮盖,笼罩(6) 纵一苇之所如 纵:任凭 如:往(7) 凌万顷之茫然 凌:越过 茫然:指望不到边的宽阔江面(8)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乘 如:像(9)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遗:抛弃 遗世独立:脱离人世,超然独立(10) 扣舷而歌之 舷:船边(11) 桂棹兮兰桨 桂棹:桂木做的棹 兰桨:兰木做的桨(12) 击空明兮溯流光 溯:逆流而上(13) 渺渺兮予怀 渺渺:悠远的样子

2、(14) 倚歌而和之 倚:按着;依照 和:伴奏(15) 舞幽壑之潜蛟 幽壑:深渊(16) 泣孤舟之嫠妇 嫠妇:寡妇(17) 苏子愀然 愀然:神色严肃的样子(18) 舳舻千里 舳舻:战船(19) 旌旗蔽空 旌旗:军旗 蔽:遮蔽(20) 酾酒临江 酾酒:斟酒(21) 横槊赋诗 横:横握着 槊:长矛(22) 固一世之雄也 固:本来 (23)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江渚:江边(24) 举匏樽以相属 匏樽:用匏做的酒器 属:敬酒(25) 寄蜉蝣于天地 寄:寄托 蜉蝣:生存期极短的一种小虫(26) 知不可乎骤得 骤:突然(27) 托遗响于悲风 遗响:余音(28) 盈虚者如彼 盈虚:圆缺(29) 而卒莫消

3、长也 卒:最终,终究(30)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盖:句首语气词 将:如果 自:从(31)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曾:竟然(32) 苟非吾之所有 苟:如果(33)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享受(34) 洗盏更酌 更:再,又(35) 杯盘狼藉 狼藉:杂乱不堪的样子(36) 相与枕藉乎舟中 枕:枕着 藉:垫着二、虚词1.而(1)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 (2) 扣舷而歌之(连词,表修饰) (3) 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4)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顺承) (5) 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 )(6)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 )(7)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

4、长也(连词,表转折) (8)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连词,表修饰 )2. 之(1) 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 (2) 诵明月之诗( 代词,这 )(3) 哀吾生之须臾(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4)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 ) (5) 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6)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 3. 于(1)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 ) (2) 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 )(3) 徘徊于斗牛之间( 介词,在 ) (4) 于是饮酒乐甚( 介词,在 )(5)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介词,被) (6) 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7) 寄蜉蝣于天地( 介词,

5、在) (8) 托遗响于悲风(介词,在)4. 乎(1)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2)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形容词词尾 ,的样子)(3) 郁乎苍苍(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 (4)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语气词,表疑问)(5) 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疑问 ) (6) 相与枕藉乎舟中( 介词,相当于“于”,在 )5其(1) 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2) 其声呜呜然(代词,他的)(3) 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4) 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操)三、通假字(1)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2) 山川相繆(通“缭”,环绕 )四、 古今异义(1) 于是饮

6、酒乐甚古义:在这时今义:连词(2) 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3) 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不知所措的样子五、 词类活用(1)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向东) (2) 破荆州(形容词作动词,攻破,攻下)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攻占)(3) 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军,东下,东去)(4) 舞幽壑之潜蛟(使动用法,使起舞)泣孤舟之嫠妇(使动用法,使哭泣) (5) 正襟危坐(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 )(6)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名词用作状语,向南 ) (7)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 )(8) 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用法

7、,以为伴,以为友) (9) 寄蜉蝣于天地(名词作状语,像蜉蝣一样) (10) 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出白色 )六、特殊句式(1) 判断句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2) 状语后置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相与枕藉乎舟中(3) 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4) 主谓倒装 渺渺兮予怀 (5) 被动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6)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而又何羡乎? 而今安在哉?七、成语(1) 余音袅袅:尾音婉转悠长。(2) 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多用来形容局 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3) 正襟危坐:整理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

8、严肃或拘谨的样子。(4) 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5) 逝者如斯:逝去的就像流水。喻意: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回,应当倍加珍惜。听听那冷雨(1) 惊蛰(2) 海蜇 蜇人(3) 料料峭峭:春天的微寒(来源于苏轼定风波 )(4) 继而:紧随某一情况或动作之后。(5) 既而:某一动作发生后不久。(6) 霏霏:雨雪纷飞的样子。(7) 想入非非: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中性词。可指想象奇特。(8) 弥天(9) 裾边(敛裾)(10) 孺慕 俯首甘为孺子牛(11) 蠕动(12) 儒家(13) 黔首:古代称老百姓。(14) 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本领也已经用完了。(15) 仓颉(16) 滂滂沱沱(1

9、7) 宛然(18)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19) 霹雹 (霹雳)(20) 潜意识(只有一个音)(21) 皑皑白雪(22) 青霭:雾气(23) 氤氲:形容烟或云气浓郁(24) 岑寂(25) 冲着(26) 蓊郁(27) 冉冉(28) 云缭烟绕 (29) 眼花缭乱 (30) 潦草(31) 山隐水迢:出自杜牧诗。原句:青山隐隐水迢迢(32) 石破天惊:出自李贺李凭箜篌引原句: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33) 现比喻文章议论或事情新奇惊人。(34) 摧心折骨:某个人或某件事带来了巨大的痛苦。(35) 如椽巨笔:用于称颂别人的文章或写作才能。(36) 纤手(37

10、) 纤夫(38) 啮齿(39) 琐琐屑屑(40) 咀咀嚼嚼(41) 挞挞 (鞭挞)(42) 苔藓(舌苔)(43) 牛皮癣(44) 羯鼓(45) 一通(46) 强劲(47) 寒濑(48) 舐舐 (舐犊情深:比喻人之爱子,也比喻对子女的感情很深)(49) 嘈嘈切切(50) 啾啾(51) 默片 影片 黑白片(都读四声)(52) 油布篷(蓬荜生辉:指某事物给寒门增添光彩,多为宾客来到家里的客套话)(53) 若即若离(54) 蠢蠢而蠕(蠢蠢欲动: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55) 皇天后土再别康桥(1) 河畔(2) 青荇(3) 揉碎(4) 长篙(芦蒿,藤蒿)(5) 载(两种读音弄清楚)(6)

11、 漫溯(7) 斑斓(8) 笙箫游褒禅山记实词:(1) 始舍于其址 址:基址,引申为山脚。(2) 而卒葬之 卒:最终(卒的含义:1.死 2.士兵 3.通“猝” ,仓猝 4.最终)(3) 褒之庐冢也 庐冢:庐舍和坟墓(4) 有碑仆道 仆道:倒在路上(注意仆当“向前跌倒”讲时,读一声,其他都读二声)(5) 其文漫灭 漫灭:模糊不清(6) 独其为文犹可识 犹:尚且,还(7)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 如:像(8) 盖音谬也 盖:连词,大概(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盖:句首语气词) 谬:错误(9) 其下平旷 平旷:平坦广阔(10) 有穴窈然 窈然:幽深的样子(11)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拥火:举着火把(

12、12) 有怠而欲出者 怠:怠惰,这里指畏于前进(13) 不出,火且尽 且:将要(14) 盖余所至 盖:连词,大概(15) 盖其又深 盖:连词,大概(16) 方是时 方:正当(17) 既其出 既:已经(18) 则或咎其欲出者 或:有的人 咎:责怪(19) 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 观:观察 得:收获(20)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观:景象(21)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求:探究,探求 思:思考 无不在:没有不探究,思考到的(22) 夫夷以近 夷:平坦 (芟夷大难 夷:平定,消除)(23)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相:辅助(24)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悲:感叹(25) 何可胜道也哉 胜:

13、尽,完全(26)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慎取:慎重采取,慎重选择二、虚词:其:(1)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代词,这(2)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代词,那(3)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代词,它(4) 其文漫灭 代词,它的(5) 问其深 代词,它的(6)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代词,那(7)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代词,那(8) 既其出 语气词(9) 则或咎其欲出者 代词,那(10)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代词,自己(11)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代词,他们(12) 其孰能讥之乎 语气词,加强疑问语气, “岂,难道”(13)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代词,古书然:(1) 何为其然也 代词,这样(2) 有穴窈然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3) 苏子愀然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4)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连词,表转折,然而,但以:(1)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介词,因为(2)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连词,因为(3)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连词,相当于“而” ,表修饰(4) 余之力尚足以入 连词,用来(5) 夫夷以近,险以远 连词,相当于“而” ,表并列(6)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