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村人口老龄化下养老问题研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97153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农村人口老龄化下养老问题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北省农村人口老龄化下养老问题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北省农村人口老龄化下养老问题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北省农村人口老龄化下养老问题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北省农村人口老龄化下养老问题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农村人口老龄化下养老问题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农村人口老龄化下养老问题研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河北省农村人口老龄化下养老问题研究一、引言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以来,“人口老龄化”成为一个全球化问题,这是上世纪人口发展的两大现象生育率下降和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引发的结果。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王桂新、林志宗认为,由于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福利制度的不断完善,全球人口出现了平均寿命预期升高以及生育率下降的趋势1。这既是人类社会取得巨大成就的表现,同时也使各国政府面临着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养老保障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按照联合国1982年制定的国际标准,60岁

2、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或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7%以上的社会即为老年型社会。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的过程。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及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人口生育方面经历了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这必然会改变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从而使人口的老龄化水平不断提高。据统计,我国1999年60岁以上人口总数达到亿,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10%,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人口老龄化时代。武汉大学的马骁骁的研究则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了中国的人口结构变化。他认为中国作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在1974年的计划生

3、育政策实施前人口增长太快,该政策实施后,生育水平下降,从而导致我国人口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老龄人口迅速增加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趋势也在不断加快。“六普”数据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同“五普”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联盟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个百分点,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还在进一步加剧。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与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水平城镇高于农村的发展历程不同,我国农村老龄化水平超过城镇,农村老龄化问题的压力更为突出。此外,在XX年超过13亿的总人口中,城市总人口是5167万人,农村人口

4、是7471万人。因此,我国农村人口的老龄化问题也就尤显突出。根据XX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农村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近600万人,占全国老年人口总数的%,可见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要远高于城市3。在我国现实的情况下,农村人口老龄化波及的范围更广、规模更大。根据最近的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农村老年人口为857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个百分点。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到21世纪后半叶,城镇的老龄化水平才将超过农村,并逐渐拉开差距。河北省老龄人口呈现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农村老年人口比例大于城镇老年人口且具有未富先老的特点。河北科技大学的闫露娜等人研究认为,

5、河北省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医疗、服务等一系列问题形势严峻,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4,但他们未能对河北这个农业人口大省的农村老龄化问题做专项研究,其他相关文献也鲜有涉及此问题。本文专门就农村人口老龄化及其问题加以系统分析,并提出符合农村现实的养老对策建议。二、河北省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河北省既是一个农业大省,也是一个人口大省。建国以来,河北省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1982年“三普”时,014岁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65岁及以上人口占%,老少比为%;1990年“四普”时014岁人口占%,65岁及以上人口占%,老少比为%;XX年“五普”时,014岁人口比例降至%,65岁及以上比例升至%,老少比为%

6、。以上数据表明,从XX年起,河北省人口年龄构成已经由成年型转变为老年型。据第二次农业普查统计,XX年底河北省在农村居住及城镇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人口为万人。从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看,XX年河北全省总人口为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农村人口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随着河北城市化步伐的加快,XX年、XX年全省城镇化率分别为%、%,推算全省农村人口分别减少为万人和万人,占全省总人口比例分别降至%、%。另据公安户籍统计,XX年末河北省持农业户口的有万人,占全部户籍人口的%。几种统计渠道均显示,河北作为农业大省,农业人口比重较大,而且这种现状将保持相当一段时期。因此,在老龄化背景下做好河北省

7、农村养老问题研究至关重要。三、河北省农村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农村人口“未富先老”问题我国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属于“未富先老”。河北省“未富先老”的状况在农村尤为突出。长期以来的“重城市,轻农村”的经济和社会政策使农村的经济发展缓慢,计划生育政策及青壮年农民工进城导致农村劳动力资源欠缺,再加上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使得河北省农村的贫困现象很普遍,人均收入与城市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我国农村老年人口是经济上最弱势的群体之一。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除了耕种土地外几乎没有其他自主收人来源5。农村劳动生产率原本低下,土地收益率又极低,因此,当他们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后,维持温饱

8、已是十分困难,生活上很难得到其他保障。因而,因病致贫或者因病返贫成为农村老年人口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根据对河北省农村特困老年人的抽样调查分析显示因病和残疾致贫的人口占近%,几乎达到被调查特困老年人的一半。此外,由于农村许多低收入中青年子女的受教育机会相对不足,从而加大了贫困世代传递的可能性。他们无法为家中老人提供较好的物质生活保障,自己也无法为养老积蓄。农村劳动力的老化问题和全国的情况一样,河北省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人口外流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由于流出人口巨大,造成许多地区的所谓“空心村”现象,在“空心村”里,许多家庭房空门关或者很少有人。青壮年大多出去了,剩下的多半是妇女、儿童、老人,现在很多妇女也

9、出去了,农活主要由一些“年老的留守人员”负担。人口流出引起农村空巢家庭问题,青壮年子女不在身边,年迈的父母无人照料,很多流出人员还不得不把孩子留在家里由老人照看。某县调查出有90%的老人需照看孙辈,70%的留守老人依然干农活,45%的老人无积蓄,生活贫困。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河北省农村劳动力的空心化及老化的特征明显。现在越来越多的耕地被“抛荒”的现象已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农村劳动力老化带来的严重问题。据有关调查发现,河北省农村6065岁间的老人中,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比例有60%多,65岁以上还在从事农业生产的比例占21%强6。随着年龄的增大,劳动者的体力衰退导致原本低下的农业生产率进一步

10、下降,长此以往,必然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会延缓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四、对策和建议发展农村经济是根本之道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农村家庭照顾的养老保障方式仍会继续存在,因此,增加家庭成员的收入显然是提高其保障能力的基本手段。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大批转移已成定势。因此,在改善农村劳动力工作环境、提高其收入、能力方面,政府应做到: 第一,消除劳动力市场的一些不合理制度,为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提供一个公平的环境,力求做到同工同酬; 第二,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如前所述,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其生产率就越高,工资收入就越多。教育和培训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

11、部分,因此,国家需要加大在农村的教育投入,为农民工提供必要的培训,这些都是提高农民工增收能力的有效措施。鉴于河北省在经济尚不够发达的情况下就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背景,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是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根本出路和当务之急。我国当前农村老龄人口所面临的诸如养老、医疗保障等问题是“三农”问题的一部分。想要着实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及社会福利水平,根本解决农村老龄人口所面对的各种问题,着力点应该围绕“三农”问题展开。据报道,河北省老龄人口近1 000万,占到人口总数的%。结合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当前应响应党的十八大提出实现农村人口城镇化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号召,以大幅提高农村经济实力和农民收入

12、水平作为今后的重要工作目标。这就需要加强河北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并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积极探索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及产业化经营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通过科技下乡,提高农业科学技术在农业收益中的贡献率7。建立以新型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基础的农业技术推广与产业化体系和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村远程教育网络为基础的高效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大农业生产技术投入,以提高土地经营效益。通过大力发展河北省乡镇企业来进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拓宽农民的收入来源。在推行减免农业农民税费的惠民政策的同时,拓宽农产品销售的渠道,建立并普

13、及河北省农产品供求信息网络。此外,需消除农产品流通环节中运输及市场准入环节中中存在的种种关卡。只有切实保护农民的权益,提高农民的收入,才能解决好农村老龄人口的养老问题。政府需要加大投入以解决农民养老问题考虑到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的负担能力,河北省农村的社会保障可以采取重点突破、循序渐进的路径,以医疗和养老保险为突破口,逐步建立统一、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村的养老提供社会支持。在提高社会保障的补助比例上,可以采取高于城市的比例,适当降低农村的个人养老成本,这也是符合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农民收入能力较低这一现实国情的。河北作为农业人口大省,需要把农村养老社会化制度建设作为农村基层工作的重要

14、内容。在政府主导投入的基础上,推动农村养老服务社会化,设置多种形式的养老组织和机构。由省政府相关部门统一管理和监督,鼓励集体或个体开办养老院。例如河北肥乡县首创的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这种模式的含义是“集体建院、集中居住、自我保障、互助服务”,实现“离家不离村,离亲不离情;养老在乡村,享乐家门口”的养老愿望。这一模式主要解决子女在外务工、经济来源有保障、身体健康、生活能够自理的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互助幸福院的建设和管理主体是村委会;政府补贴基本保证运转,每建成一套“互助幸福院”,配套措施由政府承担。另外,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组织和社会网络体系时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农村老龄人口的生活习惯和特点,积极发挥村民邻里感情的纽带作用。在公办养老机构的基础上,鼓励开展村民互助为基础的农村居家养老模式。借鉴兄弟省市经验,在政府投入的同时,推行并完善农村养老保险体制,科学管理养老保险基金,从而实现政府、集体和个人共同投入的农村新型养老体制,使河北省老龄人口保障制度得到多重保障,真正做到农村老龄人口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这也是解决河北省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至关重要的制度保障。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