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研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95864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研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研究摘 要:对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以及我国目前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原则、要求,进一步提出实现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措施,以期对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工作有所启迪。关键词: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措施所谓水利信息化,指的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包括对水利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利用,提高水利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和共享程度,从而全面提高水利建设和水务处理的

2、效能及效益。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信息化、全球化已成为世界性的一种大趋势。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明确的对信息化指出来其重要性“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趋势,也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和产业化升级的关键环节,我们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放在优先的位置”。新时期,随着水利事业的迅速发展,水利行业在水利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也要求水利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到水利信息化是实现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统一管理、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标志;认识到水利信息化是实现对水利工

3、程现代化的基础工作和基本手段。这既是信息社会对水利工程建设所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面向新世纪水利工程发展的重大任务。因此水利工作者必须充分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实现水利信息化管理。一、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水利部“十五规划”指出“利用水利信息化推动水利现代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水利信息化将成为水利现代化的基本标志和重要内容。信息系统可以实现水利工程各类数据和工作流程的电子化、信息化,帮助人们对各类数据实时跟踪并进行处理和分析,而且可根据既定的工程进度计划和阶段目标,最终动态调整和优化配置各种资源,实现各类信息资源的共享,为工程管理提供决策支持,达到全面控制水利工程施工进度、成

4、本和质量,并最终实现科学化、现代化管理的目的。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能够实现资源共享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各类实时数据的采集,大多处于比较恶劣的工作环境中,且在项目法人、设计单位、监理方、施工单位等之间往来的文件很多,需要传达的信息也很多。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之一就是实现信息的采集、传送、分析、汇总,各个单位之间通过信息间的共享,共同努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得到最优的方案。水利信息化能够将采集的数据进行适当的整合,方便查找利用,保证共享这些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一方面,计算机网络解决了人工繁琐、时效性差、易出错的工作效能,帮助水利工作者对各类

5、数据进行复杂的运算、分析与汇总,实现了各个单位之间的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另一方面,水利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系统,利用自建的无线电台通信网,或是利用Internet、CDMA、GSM、GPRS等方式来保证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分析、汇总等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信息传输的通畅、安全、可靠,实现了各个单位间的资源共享;再者,水利信息化的调度指挥系统能够实现对各单位的信息的进行采集汇总、并将其传输给需要他的单位,是整个水利信息化的核心和灵魂。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能够实现管理决策实时、高效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能够将各类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分析、汇总工作,实时、准确、快速、有效地进行,有利于管理者们做出科学的

6、灾害决策方案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方案。这主要体现在:一是水利工程信息系统能够实时汇总、分析当前发生的各种信息,并能够将相关的信息进行自动计算并按设定好的格式输出报表,这实现了信息处理的快捷,高效;二是水利工程信息系统的通畅传输通道,便于完成统计数据上报和计划下达工作,帮助了水利工程管理人员能够根据这些及时有效的信息资源,快速进行决策,对资源、进度、质量安全措施等迅速作出反应,及时进行调整,这大大的提高了水利工程的决策效率,并最终有利于提高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和效率;三是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能够实现管理决策科学性。科学的决策建立在有效的数据基础上,水利信息化通过对水利工程各方面信息资源的准确搜集、加

7、工、整理,把握水利工程全局的动态,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计划和采取合理的措施,科学地作出决策确保建设目标的实现,实现水利工程由传统的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流程化管理过渡。二、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我国水利信息化工作发展较晚,于20世纪70年代起步,全国水利信息化全面展开的标志是XX年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的正式出台。伴随着通信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防汛抗旱、水资源调度、电子政务、水土保持监测系统、水文系统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在水情信息的传输、采集、处理接收、监视到洪水预报等方面,全国水利系统也取得了重大进步,在历年的防汛抗旱工作中,水利部门开始逐步发挥作用。

8、1.水利信息网建设取得成效通过利用低速公网,全国实时水情信息传输计算机网络初步建成,通过该网络水利部可以和各流域机构和各省共享实时水情,从而为实时数据传输水情、雨情信息创造了条件。另外,各省和流域机构的水文、防汛部门,根据辖区内的实际情况,一定规模的无线接入系统、数字微波干线通信网以及集群移动通信网得到建立,程控交换机联网得到实现。2.各项应用系统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在防汛抗旱方面,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建设开始启动。利用应急工程建设的水情信息采集与传输和试点项目、信息查询和汛情监视等系统,及时准确地提供了水文情报预报服务,为防汛抗旱、调度管理做出了贡献。这些系统为各级防汛部门防洪减灾决策提供

9、重要参考,有利于安全快速转移群众、避免损失,取得了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在水土保持方面,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管理信息系统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建成长委、黄委监测中心站,国家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各省监测总站和各监测分站,实现了动态监测与预报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效果,从而,水土保持综合防治和国家生态建设的决策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水利行政资源管理方面也得到了加强,普及信息技术在各级水利行政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此外,城市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试点建设也在积极开展。3.水利信息资源开发取得较大进展按照水利部的统一部署,建立了国家水文基础数据库等专业数据库。随着不断加强水土保持监测、水文基础设施、水

10、资源实时监控设施建设,极大的改善了水利信息采集设施,提高自动化水平。此外,也明显的改善水利信息化的保障环境。水利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1.对信息工作的认识工作不到位近年来,虽然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在水利部门的大部分领导和员工中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仍有部分员工对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部分地区,水利信息化工作甚至简单化的理解为添置几台电脑、建立一个局域网。从而导致统一指挥的建设机制或者统一的规划和明确的发展目标无法形成。2.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薄弱受各种因素的限制,我国的水利信息化建设仍不完备,基础设施仍然很薄弱。这主要表现为,完善的水利信息综合采集系统还没有建成,不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共享水利信息公共网

11、;水利信息化建设严重不平衡,在某些地区,特别是中西部的一些农村地区,水利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受到水利信息网建设落后的严重制约。3.水利信息化的发展水平不高水利信息化建设是一场技术革命,它与信息技术紧密相连。然而我国在水利信息化建设中存在一些弊端,比如低水平建设、重复建设,技术开发应用水平不高,导致在实践中一些产品不能够成功应用,或者已建成的系统条块分割现象严重,兼容性差。具体表现为,由于低水平的信息化应用,大量新产品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而成了落后的产品,从而被淘汰,不能交付使用;又由于缺乏完善的水利信息系统整体规划,设经常出现重复建,这导致信息系统虽然得到建立,但是信息流

12、不畅,兼容性差,大量投入建成的信息系统仅是一个又一个的“信息孤岛”,不能在大范围内共享信息。4.信息化建设缺乏相关人才参看我国的水利信息化建设发展水平,可以看到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人才力量较为薄弱。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在庞大复杂、技术含量高的水利系统中,各个环节都不能缺少一批专业技术人员,他们掌握现代水利知识;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支持对水利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要,由于水利技术复杂,这部分技术人员短时期内难以掌握这些技术,这就导致了一个难题的出现,缺乏既精通信息技术又懂得水利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就以上两点而言,在目前水利系统中,极为缺乏各类信息化人才,其中IT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尤其缺乏。5.

13、水利信息化建设经费不足水利信息化建设工程庞大,大量的资金投入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对于国家投资,我国水利部、各流域机构及各省的信息化建设非常依赖,省级以下水利部门的信息建设经费一般都不设有专门的资金渠道。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投融资渠道单一,专项经费是建设基金的主要来源,这成了水利信息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而经费不足也是导致水利信息化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薄弱的主要原因之一。三、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原则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水利信息化,指的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包括对水利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利用,提高水利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和共享程度,从而全面提

14、高水利建设和水务处理的效能及效益。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信息的采集、传送、分析、汇总,实现各个单位之间通过信息间的共享,并能够制定最优的方案来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其具体目标包括:一是实现水情、工情、早情、灾情等基本信息基本信息采集规范化、自动化和数字化,对信息自动采集、传输、分析和汇总,为业务人员、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全、准、快的信息服务和科学依据;二是建成指挥决策预警系统,实现预警预报准确、及时和智能化;三是实现对闸、泵等水利设施的遥信、遥测、遥控和遥调,实现水环境保护等决策调度,指挥电子化和科学化,提高各类灾情的预见期;四是完成各级水利部门的计算机网络,实

15、现办公自动化、网络化,实现防汛、水资源综合利用、实现网络内信息资源的共享。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原则1.可靠性原则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可靠原则,就是要求水利工程在那些地理位置偏僻、自然环境恶劣以及各种突发事件的状况下,依然能够通信畅通,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实现实时数据的上传下达。2.先进性原则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先进原则,就是要求在水利工程在可靠、实用的基础上,还能够,尽量选用当前先进的软件、硬件及通信设施,采用起点较高的技术,以及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先进的决策支持方法。3.统一性原则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统一性原则,就是要求各地级市的水利工程在实施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不仅在规划阶段要实行规划领导小

16、组分级负责制,在建设阶段也要遵循“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原则。4.经济性原则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经济原则,就是要求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在满足系统先进性、可靠性的基础上,还应该尽量选择国产设备,以降低工程造价,降低成本。5.易维护性原则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易维护原则,就是要求信息化系统能够提供方便快捷的自动诊断和故障报警功能,方便运行管理人员的管理。当出现故障时,运行管理人员通过监控主机,就能够快速查明故障原因并加以修复。6.开放性原则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开放性原则,就是要求信息化建设既有完整性,也有灵活性,要求其能够具有统一的开放的标准,不仅实现结构化、模块化和标准化,还应该具备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