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族生态移民文化变迁研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94727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南族生态移民文化变迁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毛南族生态移民文化变迁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毛南族生态移民文化变迁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毛南族生态移民文化变迁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毛南族生态移民文化变迁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毛南族生态移民文化变迁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南族生态移民文化变迁研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毛南族生态移民文化变迁研究文化变迁通常被定义为“不论是一个民族内部发展的结果,还是两个具有不同生活方式的民族之间接触所引起的,在一个民族生活方式上发生的任何改变”13。它是一切文化的永存现象,人类文明的恒久因素。古典进化论、传播学派、历史学派、功能学派、心理学派、新进化论等各个学派都不同程度地涉及文化变迁理论的相关内容,且历来的研究都认为环境变化是文化变迁的重要因子。德国拉策尔在土地与生活中提出“自然环境决定了文化的性质,也决定了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如果自然环境改

2、变了,文化也会跟着发生变迁”27。可见,移民研究是研究文化变迁的参量,反之,研究移民文化变迁又为生态移民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重要指导。国内生态移民文化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硕果累累,如俸代瑜的广西水库移民与生态移民比较研究一文考量不同类型移民的文化适应情况比较 3,其另一篇文章从水库移民安置看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则分析了传统文化传承在移民中的重要作用4;也有一些学者如杨小柳5、马强6等关注特定区域、特定民族移民的文化适应性问题。这些研究为后续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参考和经验借鉴。但鉴于学界对广西毛南族生态移民的文化变迁及适应性问题还缺乏研究,本文拟对其做一些描述和思考,以期推进这方

3、面的研究。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毛南族的发祥地,该县上南乡、下南乡居住的毛南族人口超过毛南族总人口的70%。过去20多年里,政府采取补贴农民与农民自助的办法,鼓励居住于生活环境、生态环境恶劣地区的居民联盟,逐步迁移到交通相对便利的县域内移民点。截至XX年,该县共征用土地38万多亩,已开发31万多亩,安置县内外移民共29个居民点,总户数14029户,总人口66470人,主要分布在8个乡镇中的50个行政村。7移民安置点都实现了通路、电、水、电话、网络、电视等,大部分移民点有稳定解决温饱的基本农田。这一移民过程是按照自愿选择移民目的地原则,新社区居民的高混杂性使得移民在文化适应方面的情况更为复

4、杂。S移民屯是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众多移民屯中的一个,位于该县下南乡堂八村村委东北方向15公里的一个四面环山的垌场,原来垌场中平地都为水田,面积约为50亩,四周有少许斜坡地。新屯于XX年建成,XX年全屯人迁入,共24户81人,都是毛南族。屯内房屋、路面占地6亩,余下水田44亩,四面斜坡地被开垦成菜地。房子依山面南而建,两排房子整齐排列,每排12户,通水、电、电话、电视,屋前一条约4米宽的水泥路连接村委到下南乡的公路,干净整洁,路旁屋前是农田。政府负责全屯的公共设施建设,并给予每户0812万元不等的建房补贴。笔者一行于XX年7月16日8月3日到该屯进行田野调查,发现搬迁后居民传统文化发生结构性变迁。

5、一、移民的背景及过程S屯24户分别从茶洞、英洞、金洞、社洞屯、才门村才洞屯、才门村解洞屯、吉怕、内灰、丰洞搬迁而来。以上各屯都位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大石山谷中,各屯间相距约13公里。尽管人口稀少,但耕地资源极为有限,只有峒场和一些零星的石缝中可种植作物。为了能利用好每寸土地,人们用石头垒砌无数的“鸡窝地”,有些地甚至只能种植一棵玉米。人们终日劳作也只能勉强维持生计,而一旦遇到旱灾、虫灾,生活更为艰难。人、畜活动不断加重石漠化程度,饮用水全靠蓄积雨水,交通都是陡峭的石山路,距离最近公路310公里不等,照明靠煤油和松脂油。教育观念也较为落后,生活的艰难迫使很多家庭孩子早早就成为家庭劳动力。各屯人口

6、迁入当地具体时间不详,如茶洞屯覃姓祖上1900 年代初为躲避土匪从水源镇搬迁至此,英洞屯的莫姓祖上曾居住于金城江的六甲,于20世纪20年代逃荒至明轮镇做长工,得到地主赏赐在英洞安家。这些迁入到各山谷安家的家族逐渐形成了自然屯,其组织形式则以家族管理为主。各屯环境及生活情形大致相似。 000年茶洞屯向乡政府申请拨款给予通路通水通电,但没有获批,因为下南乡山区分布的自然屯多,人口相对稀疏,且自20世纪80年代后,部分屯里的居民已经逐步搬迁到交通相对便利的地方,多数自然屯的居民已逐年减少。XX年,在家住英洞的莫书记的建议下,茶洞和英洞派人到堂八村村委所在地的十圩屯寻找搬迁地,商议结果是用30万元人民

7、币将十圩屯的S峒场买下。随后,茶洞屯和英洞居民一方面向上级部门申请危旧房改造经费,另一方面,为了降低搬迁成本,他们四处游说更多的家庭参与搬迁,最后确定24户参与搬迁。购买S峒场的50亩地,规划出6亩用于修建房屋,其余44亩计价30万即每亩068万元卖给每户,每户限购水田125亩。宅基地长度统一为15米,宽度按照购买水田亩数划分,购地1亩宅基地宽433米,购地2亩宅基宽733米;购地25亩宅基地宽8米。宅基地的位置由抽签确定。各家建房搬迁贷款210万,截至XX年7月,80%家庭已经还完贷款。 二、物质文化变迁物质文化是人类为了处理与自然的关系而发生的一系列技术系统,它包括劳动工具和人类为满足衣、

8、食、住、行等多种需要而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S屯居民移民前居住于不同自然屯,但各屯生活环境极为相似,在物质文化上差异不大。搬迁后物质文化发生了明显变迁。生产方式的变迁生产方式是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S屯居民移民前主要生产方式是种植玉米、红薯、黄豆、小米和饲养菜牛、猪,每家将饲养的牛、猪、部分黄豆出售以换取衣服、鞋帽和供孩子上学外,其余均为自给。如原家住茶洞屯的覃某一家9口人,每年种植玉米约20亩、红薯5亩和黄豆15亩,小米20亩,实施刀耕火种。每年收玉米约8000斤和小米近100斤,构成家庭主要粮食,黄豆500600斤,部分出售,家里每年还分别养殖13头菜牛和猪出售,作为全家

9、的主要经济来源。移民后,生产仅为一年一季的水稻种植。关于水稻种植技术的习得,大多数村民称是向亲戚和迁入地周边屯学来的。搬迁前他们都有换工帮亲戚家插秧和收割稻子,期间学会了不少水稻种植技术。搬迁后,他们利用一切机会向邻屯人询问选种、育种、防虫知识,请十圩屯有经验的人开着小金牛给他们犁田,也会细致观察周围屯村民犁田、插秧的时间安排,育苗不好者可讨要邻居或邻屯人剩下的秧苗。该屯从种植玉米到种植水稻的生产方式转化显得自然而顺畅,这与移民们积极的适应心态有关。移民前大家就对吃大米充满了向往,每每说到一日三餐都吃玉米时,不免有些抱怨和难过的记忆,这不仅因为玉米粗糙不好吃,更因为吃玉米象征着偏远贫穷的身份。

10、移民后,他们能为自己种上水稻而心里充满了高兴和期待,这种积极的适应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生产中遇到的困难。作为传统主要经济来源的饲养业在搬迁后几近消失,全屯只有原家住茶洞的覃某某和英洞的莫某两家还养殖菜牛和黑山羊,他们将搬迁前居住的房子作为家禽栖息场所,但路途远、难行走使得养殖投入大产出少,加上近些年牛羊时常被偷,发展养殖受到了制约。生产工具及其劳作时令安排的变迁1 劳动工具的变化生产工具的技术含量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具体表现,直接关系到劳动效率的高低。S屯的传统农具有脚踏犁、耙、三角钩锄、锄头、刮子、镰刀、柴刀、斧头等,这些结构小巧、操作方便的农具特别适用于当地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区的鸡窝地和斜

11、坡地。脚踏梨在搬迁前是当地最为重要的一种农具,成年人几乎人手一架,毛南语叫“犁”,它在一根三四尺长、二至四寸粗的弯曲木柄的下端,装上一个四五寸宽的铁制锹口,左侧插一节三四寸长的木梢,上端是一根约一尺二寸长的横杠。使用时,两手扶横杆,用脚踏木梢,入土可达四五寸深,在小块土地特别是板结严重的土地特别好用。三角钩锄,毛南族叫“拱”,有一个较为锋利的尖角,一个侧面是锋利的刀,是一种兼有挖土和割草两用的农具,特别适用于给玉米地锄草或在玉米地中套种黄豆。耙可用于挖土或清理猪、牛粪便。以上农具大多结构简单,材料易取,从犁架、木柄到锹口、耙,当地人都能自行制造。移民后,移民积极向当地人学习水稻种植技术,对水稻

12、种植的农具使用也进行学习,使用的农具主要有小金牛犁田机、打谷机,辅助镰刀。屯里有犁田机和打谷机各一架,全屯44亩水田的犁田和稻谷脱粒只要10天左右就能完成,翻耕时只需按100元/亩的价格付费,极为方便简单。水稻种植整个过程只有插秧和割稻谷还用手工,机械化农具的使用大大减少了劳动力投入,农忙时间大大缩短。2劳作时间的变迁中国的农耕文明自古都非常讲究根据作物生长周期安排全年的农时。S屯居民由传统的多种作物种植和饲养家禽到单一的稻作,其劳作时间必然发生变化。搬迁前,地中土少且贫瘠,种植只能靠面积大和全年不间歇耕种,以提高产量维持生计。传统的饲养家禽也需要投入大量时间,菜牛圈养期间割草的工作基本都是在

13、早上起床后12小时完成,因为早上的露水草能够保持新鲜较长时间。养猪也要每天耗掉1、2个小时割猪菜、煮猪菜。每月除去下雨天,农忙劳作几乎是全年无休。劳作时间大致如下表:月份种植方面养殖方面菜牛猪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运送肥料翻地播种玉米和蔬菜砍树割草烧山,锄玉米地的草,种南瓜等刀耕火种种小米,除玉米草拔玉米地的草、玉米干叶,在玉米地里套种黄豆和红薯锄草收玉米、晒玉米收黄豆、晒黄豆,收红薯收小米、晒小米砍柴砍柴,准备过年放养圈养放养全年圈养移民后,农忙主要分为3月耕田、4月插秧和8月收割三段。机械化农具的使用,劳动效率大大提高,每家35天就能完成当季农活。现今多数家庭

14、只需要老人在家就能完成水稻种植,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全年在外打工。插秧时邻里间相互换工现象比较多,一天干完一家的活,第二天干另一家的活,这不仅将农活变得有趣,还使各家有了更多交流的机会。全屯的燃料使用煤气和沼气,砍柴也成为历史。生活方式的变迁马克思、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中写道:“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可见,生活方式是生产方式的体现,生产方式的变迁及居住环境的变化必然带来生活方式的变迁。1房屋建筑的变化S屯居民搬迁前居住的都是泥墙、混合木结

15、构的干栏式茅房或瓦房。一楼圈养牲畜,二楼住人,中间用木板隔开,密封性较差,一楼家禽粪便气味会直接进入二楼居住层,臭味大且蚊虫多,厕所更为简陋,卫生条件相对较差。搬迁后全屯的房屋都没有沿袭传统的干栏式建筑,而是23户两层及1户一层的普通水泥房,没有修建圈养牲畜的楼层。这一改变有利有弊,好处是大大降低了建筑成本,环境更干净整洁,加上屋内每层配有冲水式厕所,居住条件和卫生条件都有了极大的改善,大家笑称自己也过上了“城里人”生活;不利之处则是没有地方圈养牲畜,断掉了传统的经济来源,更是断掉了老年人对家禽那份特殊的情感。2饮食习惯的变化饮食习惯是人类文化中的核心内容。搬迁前饮食以玉米为主,红薯、小米、芋

16、头、南瓜等为辅。玉米较为粗糙,黏性差,最常见的食法是做粥,当地人偶尔过节或农闲时做“毛南饭”“米蜂子”等以丰富食谱。另外,腌酸和食酸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腌制的酸菜不仅包括各种时令蔬菜,更有多种肉类如猪肉、牛肉、鸭肉、鱼肉等,这些肉类腌制一两个月后不需蒸煮而直接食用,味道可口不油腻,是当地肉类最常见食用法。笔者认为这主要与当地交通不便有关,人们为了能让生活更安定,将肉和时令蔬菜腌制成酸储存以保证食物供给是他们的生存之道。酸菜特别是酸肉腌制的多少直接反映了其家庭经济情况,甚至是社会地位的象征。移民后,一日三餐主食以米饭为主,偶尔辅以玉米粥。腌酸和食酸已经逐渐消失,只有少部分家庭还腌制一些如辣椒、萝卜、豆角等作为开胃菜。这主要有三个原因:其一,每家旱地少,蔬菜种植大量减少,时令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