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对史学认识论的探讨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93691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梁启超对史学认识论的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梁启超对史学认识论的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梁启超对史学认识论的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梁启超对史学认识论的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梁启超对史学认识论的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梁启超对史学认识论的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梁启超对史学认识论的探讨(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梁启超对史学认识论的探讨 近年来,不少学者对史学认识论 研究 发生了浓厚的兴趣,须知这个课题在我国最早予以 科学 、系统地探讨的是梁启超先生,其筚路蓝缕的足迹,其敏锐的思想锋芒,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价值的东西。 一 梁启超在他本世纪初发表的著名文章新史学中,就明确阐述了史学认识论的基本概念及其结构关系: “凡学问必有客观主观二界。客观者,谓所研究之事物也。主观者,谓能研究此事物之心灵也。和合二观,然后学问出焉。史学之客体,则过去、现在之事实是也。其主体,则作史、

2、读史者心识中所怀之哲理是也。有客观而无主观,则其史有魄无魂,谓之非史焉可也。”在他后来的著作 中国 历史 研究法及其补编中,史学认识论更成为探讨的核心 问题 。他注意到历史客体的特点,作为主体的研究对象,历史是人类“往而不返”的过去,任何活的事件都已永远不可能再现,“史学所以至今未能完成一科学者,盖其得资料之道视他学为独难。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史料者何?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日者也。思想行事留痕者本已不多,所留之痕又未必皆有史料的价值。有价值而留痕者,其丧失之也又极易。因必有证据,然后史料之资格备。证据一失,则史料即随而湮沈。”历史证据的消失

3、途径甚多,或人为隐匿、篡改、蹂躏,或 自然 淹没、破损、散亡,使“往古来今之史料,殆如江浪淘沙,滔滔代逝。盖幸存至今者,殆不逮吾侪所需求之百一也。其幸而存者,又散在各种遗器、遗籍中,东鳞西爪,不易寻觅。即偶寻得一二,而孤证不足以成说,非荟萃而比观不可。则或费莫大之勤劳而无所获。其普通公认之史料又或误或伪,非经别裁审定,不堪引用。”他进一步论述了史料的存在形式:在文字记录以外者。此项史料之性质可分为三类:曰现存之实迹;曰传述之口碑;曰遗下之古物。文字记录者,如旧史;关系史迹之文件;史部以外之群籍;金石及其他镂文;外国人著述等等。指出“史料可分为直接的史料与间接的史料。”间接的史料虽与历史事实之间

4、或有距离,但如果史家“能 应用 科学 方法 以治史”,善搜集而善驾驭之,“故新发明往往而有也”。这就是说,历史客体的存在是与主体相对的。所以他主张史家要革新观念,尽可能全面、深入地掌握和开掘史料,广泛吸收地质学、考古学、人类学、语言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甚至从诗词小说、神话故事之类“非事实中觅出事实”,说“由此言之,史料之为物,真所谓牛溲马勃,具用无遗,在学者之善用而已。” 梁启超对历史认识的主体,即史家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他把刘知几论史家“三长”和章学诚的“史德”说合并,略调次第,予以新意义,加以新解释。认为史家应该具备史德、史学、史识、史才“四长”。先史德,史家的第一道德莫过于忠实,

5、对历史“应鉴空衡平,是什么,照出来就是什么;有多重,称出来就有多重。”毫不偏私,务求公正。次史学,史家的学问既要专精,又要旁通,这样才能够在范围极其广博的历史领域中,攻下“炮台”。又次史识,史家的观察力要敏锐,即所谓“读书得间”。旁人所不能观察的,我可以观察得出来,这需要下细密的功夫和掌握观察问题的正确方法。最后是史才,即作史的技术,要使文章写得讲究组织,富有文采,让人看了明了,读了感动。那么史家主体是怎样对客体发生认识的呢?梁氏虽没有用“实践”一词,却也表达了接近的意思。“每遇一事项,吾认为在史上成一问题有应研究之价值者,即从事于彻底精密的研究,搜集同类或相似之事项综析比较,非求得其真相不止

6、。须知此种研究法,往往所劳甚多,所获甚简。殊不知凡学问之用科学的研究法者,皆须如是;苟不如是,便非科学,便不能在今世而称为学问。”他指出这是“治史学者应有之觉悟。” 二 令梁启超反复探讨不已的是关于史家主体意识与历史客观性问题,这同时涉及到史学的目的、任务、功能等 理论 。前已述及,他早就讲过史学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且明确指出,历史认识的目的和任务是反映客观历史事实,“力求真是真非”。在他看来,求真,即科学精神,是新史学的灵魂。对此必须坚持到底,绝不动摇。然而围绕这个问题却把他引入了一个充满矛盾,几番波折的思辨历程。本来,历史认识的目的、任务同其欲发挥的功能是一致的。梁的新史学批判旧

7、史“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正是为了把史学的研究对象转向“全体国民”和“整个 社会 ”,让“其能叙一群人相交涉相竞争相团结之道,能述一群人所以休养生息同体进化之状,使后之读者爱其群、善其群之心,油然生焉”,以增强“我国民之群力、群智、群德”。他论“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这个“界说”时,特别强调“夫所以必求其公理公例者,非欲以为理论之美观而已,将以施诸实用焉,将以贻诸来者焉”。在民族危机日迫,救国运动高涨的形势下,他大声疾呼:“今日欲提倡民族主义,使我四万万同胞强立于此优胜劣败之世界乎?则本国史学一科,实为无老、无幼、无男、无女、无智、无愚、无贤、无不

8、肖所皆当从事,视之如渴饮饥食,一刻不容缓者也。悠悠万事,惟此为大。”可是,当这一切实际做起来的时候,梁启超又感觉到史学的学术目的与 政治 目的之间总有不合拍的地方,后者更紧急、更重要,压倒一切,而前者总要服从于后者。他自己有过这种经验,早年为了宣传维新变法,使国人容易接受西方的议会民主制度,他曾写过名为古议院考的文章,引用一些历史材料,说议院在中国古代就曾有之。后来这篇牵强附会的作品遭到了严复的批评。他的老师康有为则走得更远,其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虽石破惊天,却借助孔子“托古改制”,“往往不惜抹杀证据或曲解证据,以犯科学家之大忌。”梁启超对这种做法很快便不以为然,屡起而驳之,说“取近世新

9、学新理而缘附”孔子,是“煽思想界之奴性”;“摭古书片词单语以傅会今义”,最易发生“导国民以不正确之观念”的流弊。在深深的反省之中,他又试图从旧学术传统上挖这种做法的根据,认为“中国思想之痼疾,确在好依傍与名实混淆”。“此病根不拔,则思想终无独立自由之望。”指出“我国人无论治何种学问,皆含有主观的作用,搀以他项目的,而绝不愿为纯客观的研究。惟史亦然,从不肯为历史而治历史,而必侈悬一更高更美之目的,如明道,经世等,一切史迹,则以供吾目的之刍狗而已。其结果必至强史就我,而史家之信用乃坠地。此恶习起自孔子,而二千年之史无不播其毒。”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梁氏产生了“凡学问之为物,实应离致用之意味而独立生

10、存。真所谓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思想。他开始主张历史认识的目的、任务应与其社会作用保持一段距离,即“为历史而治历史”。他告诫学生:“我们若信仰一主义,任用何手段去宣传都可以,但最不可借史事做宣传工具,非惟无益,而又害之。”那么,历史认识本身是否还为客观主观“和合二观”的产物呢?他曾表现出“一面倒”的倾向,提倡“对于所叙述的史迹纯采客观的态度,不丝毫参以自己意见,”标榜“客观史学”。当然,凭他的聪明,他不会不知道这只是一种愿望:“因为凡人都不免有他的主观,这种主观蟠踞意识中甚深,不知不觉便发动起来。虽打主意力求忠实,但是心之所趋,笔之所动,很容易把信仰丧失了。”其实,所谓“客观史学”

11、,只是强调一种主观的追求和努力,强调历史认识应不断地朝客观真理的方向迈近。他说。“吾侪今日所渴求者,在得一近于客观性质的历史。”“欲为纯客观的史,是否事实上所能办到,吾犹未敢言。虽然,吾侪有志史学者终不可不以此自勉。故吾以为,今后作史者宜于可能的范围内裁抑其主观而忠实于客观。”这话大致是正确的。总之,在我国,梁启超是最早对历史认识的主体性问题给予重视和研究的学者。他第一次从认识论的高度阐述主体意识,并肯定其在历史认识中的积极作用,如理论指导,他明言:“历史与历史 哲学 虽殊科,要之,苟无哲学之理想者,必不能为良史,有断然也”:如主观能动性,他详论史家的知识结构及观察力于治史的关系,等等。同时,

12、他又看到主体意识在历史认识中的消极作用,指出史家最常犯的毛病:一、夸大;二、附会;三、武断。其认识又有“为因袭传统的思想所蔽”;“为自己的成见所蔽”。特别是“著书者无论若何纯洁,终不免有主观的感情夹杂其间。”他现身说法曰:“吾二十年前所著戊戌政变记,后之作清史者记戊戌事谁不认为可贵之史料?然谓所记悉为信史,吾已不敢自承。何则?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将真迹放大也。” 编辑。 如同梁启超晚年屡屡绝患 政治 ,却终生“对政治不能释怀”,尽管他批评实用主义的时候,主张“为 历史 而治历史”,说了“只当成为学不成为学,不必问有用与无用”之类的话,但他绝不是那种能够割舍史学的 社会 政治功能的人。经过反复探

13、讨,他把自己比较完整的思想表述为:“历史的目的在将过去的真事实予以新意义或新价值,以供 现代 人活动之资鉴。”“求得真事实”,始终是梁氏整个新史学 理论 体系的基石和精魂。他的取自西方,用以改造中国旧史的所谓“ 科学 精神”集中体现于此,而其欲排除主观偏见,摈弃种种外在目的干扰的用意,亦正是为了“求真”,为了使历史成为一门科学的学问。“予以新意义或新价值”,则概括了历史认识的一种本质,即历史认识不是主体对客体历史的简单复写和固定摄照,而是与时俱进的人不断以当代的立场、观点和价值取向对过去的历史进行重新认识,重新评估。这种观点恰与当时西方史学理论界兴起的思潮相吻合。“供现代人活动之资鉴”,是梁氏

14、史学目的论的基本主张。他的新史学与旧史学的区别也在于前者是“为今人”、“为生人”的,而后者是“为古人”、“为死人”的。他说:“为什么要看历史?希望自己得点东西。为什么要作历史?希望读者得点益处。学问是拿来致用的,不单是为学问而学问而已。”这也是他对自己一度否定致用所做的纠正。他最后把“求真”与“致用”完全统一了起来:“吾人将许多死的事实组织好予以意义及价值使之活动,活动的结果,就是供现代人 应用 。必定要先有真事实才能说到意义,有意义才能说到价值,有意义及价值才可说到活动。”换言之,只有真正科学的史学,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巨大的社会功能。 三 梁启超十分注重史学认识的 方法 问题 。与以往或同

15、时代 的其他中国学者相比较,他讲的史学方法已上升到方法论的高度。 梁启超说:“我们家里头这些史料,真算得世界第一个丰富矿穴。从前仅用土法开采,采不出什么来,现在我们懂得西法了,从外国运来许多开矿机器了。这种机器是什么?是科学方法。我们只要把这种方法运用得精密巧妙而且耐烦, 自然 会将这学术界无尽藏的富源开发出来,不独对得起先人,而且可以替世界人类恢复许多公共产业。”和严复一样,他也认为来自西方的科学方法,主要是归纳法,他把归纳法的运用 总结 为如下的程序:“第一步,必先留心观察事物,觑出某点某点有应特别注意之价值;第二步,既注意于一事项,则凡与此事项同类者或相关系者,皆罗列比较以研究之;第三步

16、,比较研究的结果,立出自己一种意见;第四步,根据此意见,更从正面、旁面、反面博求证据,证据备,则泐为定说,遇有力之反证则弃之。”他认为科学方法的精神实质,或者说归纳法的基本原则“即前清乾嘉诸老所提倡之实事求是主义是也。” 梁启超认为:“凡科学上的重大发明,都由于善于观察。在自然科学,求试验的结果;在历史方面,求关联的事实。”因此,他把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当作归纳法的第一步。接下来的重要环节,他以为是比较研究,说:“大抵史料之为物,往往单举一事,觉其无足重轻,及汇集同类之若干事比而观之,则一时代之状况可以跳活表现。”又说:“凡天下事必比较而后见真。”他自己尤以中西历史比较研究成果丰富。他还很早就注意用统计方法治史,说这是中国传统史学的一个发明,后来他把这种方法 发展 为“用统计学的法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