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探讨与研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93470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探讨与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探讨与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探讨与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探讨与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探讨与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探讨与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探讨与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探讨与研究摘 要:档案管理是一门完善的、体系严密的科学。档案管理信息化新时代档案管理的目标,是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远程通信技术等现代化先进技术的有机整合,进而形成档案信息远程传输和社会共享的完整服务体系。档案信息化管理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档案管理信息化 问题 原则 策略 一、当前档案信息化管理面临的问题 电子信息化技术的飞越发展给档案信息化管理带来新的机遇,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新一代档案学尚未产生,档案管理信息化仍然存在

2、大量未解决的难题。 面临创新与安全的挑战。原有档案管理制度的核心一是为了快速查询、应用,二是为了确保档案安全。档案管理系统向深层应用发展时,会出现与其它应用系 统整合的情况,如文档管理一体化。对于这类整合,必须用创新思维来处理好各方面的矛盾。同时计算机系统和网络本身存在安全缺陷,不仅硬件资源易受自然灾害 和人为的破坏,且软件资源和数据信息也易受到病毒的侵扰和毁坏。加之没有相应的内部措施加以管理、安全意识薄弱等因素,可能给网络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面临标准化、法制化的挑战。由于档案自身的复杂性,我国政府的档案管理体系亦比较复杂,分散管理是其突出特点。由于多头管理,各有政策,造成了管理 标准化的困难

3、。档案的立法也相对比较缺乏,甚至对超过五十年的历史档案必须密都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造成大量档案因密级问题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使用价值。 技术支持不全面。一是电子文件在性质上确定了它的保管条件、保管期限等方面存在着局限,若不能很好加以解决,可能会适得其反。二是在档案信息化建设 初期,有大量的纸质档案需要通过扫描仪等设备转化为电子档案,目前我们多数单位使用的平板扫描仪虽然价格便宜,但速度慢,无法适应将原始档案资料短期内完 成转化的要求。 人员配备不合理。就目前的档案工作人员来说,既掌握信息技术、又懂档案专业的人才很少,现有档案人员专业知识单一,普通操作型人才居多。从年龄结构看,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极少,

4、四十岁以上的人员占绝大多数,带来的问题是知识和观念老化等问题。 二、档案信息化应遵循的原则 规范性原则:制定和实施档案工作标准和规范,是档案工作现代化的需要,是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需要。通过馆藏档案数字化接收电子文件,应该坚持规范 性原则,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法规,只有这样才能使电子文件的归档,传统介质档案数字化,数字化档案的保管、传递、利用等工作实现有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避 免出现各自为政,互不兼容,重复建设等现象发生。 安全性原则:随着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网络的脆弱性和潜在威胁也日益显现。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采取有力的安全策略,充分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

5、性。 效益性原则: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必须遵守效益性原则,讲究信息化工作的效益。要根据自 身的能力、馆藏基础,分析用户需求,考虑馆藏档案的利用率。选择数字化的内容要“经典”,主题要与社会利用“热点”相结合,把重要的,利用率较高的档案进 行数字化,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利用率不高的档案则无需数字化,否则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某种意义上说,特色就是优势,特色馆藏信息 和特色服务往往是赢得用户和创造效益与价值的关键。 三、推进档案信息化的策略 建立规范体系。档案信息化的前提是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由于历史原因,档案业务基础差

6、,案卷质量不高,特别是各类档案的著录细则相容性不强, 系统软件移植性差。档案信息化工作尚无统一标准,仅着眼于某一个专业,无法全面实施、推广统一标准。同时,档案信息化使越来越多的归档“文件资料”是磁 盘、光盘,现行的档案整理、分类、著录及有关规定已不能完全适应。所以制定统一的、标准的规范体系,切实推动档案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 完善安全制度。档案信息化建设最终落实都要靠人来执行,所以人是档案信息化安全的第一道保护屏障。为此,要提高档案人员的警惕性,从根本上铲除黑客对信息系统的威胁。采用身份认证、防火墙、数据备份等安全防护措施。 提高技术支撑。技术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生命,没有过硬的技术支撑,档案

7、信息化形同空话。首先,要配备质量可靠、性能优良的硬件设备并添置相应的配套 设备,防止电磁干扰、辐射等影响,从源头上减少自然毁损概率。其次,要设计开发出通用性的档案信息管理软件,使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办公自动化系统融合贯通。 其三,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软、硬件安全运行。 加强人才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就是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社会和公众服务。作为信息化社会的档案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和电子文件管理知识。这就要求我们档案人员不断更新观念,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树立为社会和公众服务的意识。 述上所述,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一项长期、全面而具体的工作,需要所有档案人员的积极参与与配合。档案队伍素质对档案工作信息化管理的质量起着关键作用,因 此,档案队伍计算机技能的提高是目前档案部门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档案馆只有克服困难,迎头赶上,与其他行业同步发展,才 能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务社会。参考文献:1赵晖.信息时代高校档案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办公自动化,XX,123:56-58.2马海涛.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探析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XX,(4). 中国作者简介: 李华,女,汉族,硕士,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档案管理。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