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与方法:智力资本会计研究(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93359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框架与方法:智力资本会计研究(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框架与方法:智力资本会计研究(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框架与方法:智力资本会计研究(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框架与方法:智力资本会计研究(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框架与方法:智力资本会计研究(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框架与方法:智力资本会计研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框架与方法:智力资本会计研究(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框架与方法:智力资本会计研究(1) 内容摘要:本文在分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提出:劳动,特别是智力劳动创造企业剩余价值,智力资本所有者有权分享企业净剩余。对智力的资本化要求在现有财务会计体系下合理计量、核算和报告智力资本,本文对智力资本会计的理论框架和核算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智力资本计量模式和与传统财务会计既相对独立又融为一体的智力资本核算与报告体系。 关键词:智力 智力资本 智力资本会计 在知识经济时代,“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深入人心,人才对于一个企业的兴

2、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应地,财务会计观念模式也要与时俱进,准确反映智力资本对企业财富创造的价值和参与分配的方法。智力资本化的理论基础价值创造理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是确认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但马克思所说的活劳动主要是生产线上直接作业的工人。现代“管理革命”和“资本革命”改变了马克思价值理论得以孕育的客观条件:在出资、创业、管理三种职能分离的当代大型企业中,创造价值的劳动是包含创业者、管理者和专业资本经营者在内的组合劳动。可见,现代企业条件下创造价值的活劳动已不仅仅指生产一线上的劳动,而是由创业、领导、管理、操作等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劳动共同形成的组合劳动。是这一组合

3、劳动创造了价值,且其中智力劳动创造价值的程度更深。价值分配理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但活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离不开使用其它生产要素,因此,全部生产要素都参与价值的形成与价值的分配。具体而言,劳动过程创造的价值由三大部分组成:价值W=C+V+m。C是从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中转移过来的部分,即转移价值;V是代表劳动力价值的补偿部分;最后是剩余价值m。剩余价值m还要进一步分解,只有在扣除了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等其它生产要素报酬后的净剩余才是企业真正的增值。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企业所有权,实质就是对净剩余的所有权。净剩余归谁所有?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企业原型,即资本所有者、

4、创业者、管理者三位一体的企业中,产业资本家独占企业净剩余。然而,随着资本家自身的发展、资本提供和经营管理的分离,创业劳动和管理劳动的分离,再加上劳动者中越来越多的人具备了知识劳动的特点,资本所有者便不可能独占企业净剩余了。今天的资本主义企业,净剩余所有权是在资本提供者、创业者、管理者和其他知识劳动者之间分享的。劳动资本化劳动参与企业净剩余的分割意味着劳动转化为人力资本,即劳动的资本化。但哪些劳动参与净剩余的分割?不同类型的劳动在企业净剩余分享中的地位如何?不同类型的劳动在企业净剩余分享中的地位是由其特征决定的,智力劳动的创新程度与劳动效果的不确定性程度较高。高创新性的劳动相当程度上出自天赋、较

5、高的受教育程度和人生特殊阅历,这类劳动的供给有限,在劳动力市场容易获得较高的劳动力均衡价格,即收入水平较高。而收入水平越高承担风险的能力越强,其用一部分工资收入交换企业剩余参与权的意愿也越强。而不确定性与监督成本有关,劳动效果越不好测量,则使用工资奖金这些外部刺激手段的效果越差,也就越有必要将追求劳动效果最优化的动机加以内在化,即把它收入的一部分与企业净剩余的分享权挂钩,使其参与企业净剩余的分配。可见,劳动分享净剩余的根源是劳动知识化,当知识与具体的人结合在一起后天学习的知识加上先天具有的禀赋就构成具体的人的智力,智力投入企业就成了智力资本,拥有智力的人也就成了智力资本所有者。智力资本会计的理

6、论框架会计目标会计目标是人们从事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境地和标准,如果把会计定义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则提供经济信息是会计目标的内涵。传统财务会计将其信息使用者定位为非人力资本投资者。其目标是为非人力资本投资者提供决策的信息。智力资本会计认为智力资本所有者作为剩余控制权与索取权的拥有者之一,同样也有权要求拥有相关的会计信息作为谈判的依据,而且智力资本所有者群体内每一个体也需要了解其他个体智力资本价值的信息。因此,智力资本会计的会计目标是要向实物资产投资者和智力资本投资者提供信息。会计假设智力资本会计具有建立财务会计所必需的前提条件,即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基本假设,在智力资本会计

7、框架下,会计主体假设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与一个会计主体发生利益关系的不仅有财务资本的投入者,还有智力资本的所有者。除了上述基本前提外,智力资本会计还存在两项特殊的前提:一是企业的构建以“智力与财富合作”为前提,智力不仅作为企业的资产形式之一而存在,同时也是企业的资本,智力资本投资者同样是企业的所有者,其与实物资产投资者共享企业剩余索取权;二是智力资本的价值是管理和合作方式的函数,即智力资本的价值除了来自本身的具有创新性的科研和管理能力外,还受到智力与财富合作的方式和企业的管理方式影响,在不同的方式下智力资本可以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益。会计对象会计对象是“价值增值运动”。在知识经济下,价值增值的方式正

8、发生着巨大的变革,智力资本对价值增值过程的贡献已经逐渐替代了财务资本而成为第一位的、决定性的。会计对象应该能够及时将智力资本这一价值增值的驱动因素纳入会计范畴。传统的人力资源会计是同质的对待全部人力资源,既包括企业家,也包括生产者,没有突出智力资本的重要性,其激励效应很难得到实现,既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也不符合重要性原则。从激励的成本来考虑,智力资本会计反映的对象不应该是所有人力资源缔约者,其详细反映的对象应该是智力资本所有者,作业型劳动由于激励成本太高而显得不经济不属于智力资本会计反映的对象。智力资本会计确认与计量智力资本的确认 智力资本会计以“智力与财富合作”为前提,智力与财富共享剩余索取

9、权,认为智力不仅是企业的资产,同时也是企业的资本,智力资本所有者同样是企业的所有者,因而将智力资本确认为企业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而不是仅仅将人力资源的费用资本化而已。计量属性 智力资本所有者参与企业契约谈判,其需要的依据应该是智力资本的现行价值,参与契约谈判的其余各方关注的也是智力资本的现行价值而不是其历史成本,因此应该将价值计量引入智力资本会计,以现行价值而不是历史成本计量智力资本。折旧与分摊 智力资本会计下,智力资本是合作者,不再是投资对象,而且智力资产和一般资产有本质区别,其价值的变化与智力资本所有者本身的状况息息相关,而与使用与否相关性极低,不存在折旧与分摊的问题。权益分配传统人力资源

10、会计将非人力资本投资者视为企业的所有者,因此非人力资本投资者拥有企业权益的分配权。智力资本会计认为,人力资本所有者应该与财务资本所有者一起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传统财务会计的会计平衡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应拓展为“资产负债+人力负债+财务资本权益+智力资本权益”。智力资本会计报告作为企业契约的各方,无论是智力资本所有者还是实体资本投资者都需要了解企业智力资本方面的情况,以做出正确决策。为保证原有财务报告体系的完整性,智力资本会计的有关信息应相对独立,单独列项。具体来说,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类“无形资产”与“长期待摊费用”之间单独设立“智力资产”项目,同时在所有者权益类的“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

11、”项目中分别单列“其中智力资本”项目。因为对智力资产的评估每年进行一次,所以只需在年底根据相关账户的总账和明细账分析之后对上述项目进行填列。 智力资本会计核算方法智力资本会计的核算内容智力资本会计的核算范围是由于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了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之后,智力资产、智力资本对企业财务状况、利润分配的影响。智力资本会计的核算只需在传统财务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增加与智力资本有关的内容。包括:初始核算,当智力资本所有者初始进入一个企业时,意味着一份新的企业契约的成立,这时,智力资本会计信息系统应该根据双方所确认的价值,一方面增加企业的智力资产,另一方面增加企业的智力资本;价值变化,企业所拥有的智力资

12、产只有增加与减少的现象、不存在折旧与分摊的问题,应定期重新评估智力资产的价值调整确认入账,评估的增减额在对智力资本进行调整之后,差额作为资本公积;相关支出,与智力资产和智力资本相关的支出,要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如评估支出等,直接计人当期损益,资本性支出如后续教育支出等进行资本化。智力资本会计的账户设置“智力资产”账户,该账户属长期资产类账户,按个人设置明细科目,用于核算智力资产的增减变动额,获得智力资产和智力资产评估增值时记借方,智力资本所有者离职、退休、死亡及评估减值时记贷方,余额在借方,即期末智力资产的结余数,表示企业所拥有的智力资产价值。“智力资本”账户,该账户属于所有

13、者权益类账户,智力资本所有者进入企业时,按照各方协商的价格和确定的股份比例记贷方,评估增值后,经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批准或按照原有的协议,按批淮的增加金额记贷方;当智力资本所有者离职、死亡等原因离开企业时、按照原有的协议,将所需要减少的智力资本记入借方;余额在贷方,表示累计被智力资本所有者所持有的股份。智力资本会计账务处理智力资本初始进入企业时、根据在评估价值基础上达成的协议价,按协议价借记“智力资产xx”贷记“智力资本xx”、“资本公积智力资本溢价”账户;以后每年进行评估时,根据智力资产评估增值额及按协议应追加的智力资本价值记账。评估增值时,按评估增值额,借记“智力资产xx”账户,按协议应增加

14、的智力资本额,贷记“智力资本xx”账户,差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智力资本重估增值”账户;评估减值时,按评估减值额,贷记“智力资产xx”账户,按协议应减少的智力资本额,借记“智力资本xx”账户,差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智力资本重估增值”账户。参考资料:1.陆立军.论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经济研究,XX(2)2.史正富.劳动、价值和企业所有权.经济研究,XX(2)3.刘灵芝.会计理论体系的探讨.华中农业大学学报,XX(1)4.杜兴强.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计量与报告.会计研究,1997(12)5.刘丽涛,李杨.人力资源会计与智力资本会计的比较.当代财经,XX(8)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