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独坐敬亭山》的解构主义分析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91961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白《独坐敬亭山》的解构主义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李白《独坐敬亭山》的解构主义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李白《独坐敬亭山》的解构主义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李白《独坐敬亭山》的解构主义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李白《独坐敬亭山》的解构主义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白《独坐敬亭山》的解构主义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白《独坐敬亭山》的解构主义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李白独坐敬亭山的解构主义分析一、解构:作品终极意义的消解解构的批评方法,是后结构主义者对文本进行阅读和阐释的一种方法,后结构主义的创始人雅克德里达认为每一个语言符号都不是自主自定的,而是涉及其他符号的踪迹。一个符号的意义总是在与其他符号的比较和对立中显示出来,是其他许多符号的综合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他符号总会在它上面留下印迹。也就是说,同一个符号同时代表了出现和未出现、存在和不存在的意义。意义和符号之间并不是一对一的对应,它永远不能由一个孤立的符号表现出来。每

2、一个符号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与其他符号发生某种联系,形成一个复杂的组织。因此,没有一个符号具有某种完全的意思。随着语境的变化,意义也会发生变化。从这个观点出发,他否认语句或文本具有时空方面的稳定的客观意义,句子的意思因其符号之间的牵制和影响总是以某种形式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正因为如此,每一篇作品中出现的符号都与作品中未出现的其他符号相联系,所以任何作品的文本都与别的文本互相交织,这就是所谓的“互文性”的概念。“互文性”最终要说明的是:文学作品的意义总是超出了文本的范围,在不断变化游移,或者说每一个词,词组或段落都是对这部作品之前或与其有关的其他作品的重写。一切文学作品都是“互文性”的。意义受

3、语境限制,而语境则是无限的,一句话可能有上千种可能的意义。德里达否认作品的终极意义,他认为文本或“互文”不是给我们固定不变的稳定意义,而是为我们提供多种意义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不是对理解的限制,而是语言的解放。而且在这种由文字形成的多种解释的情况下,真正的说话者是语言而不是作者。二、解构主义视角下的诗歌解读诗歌由于其特殊的句型、结构所产生的多义与模糊,以及诗歌中各种意象的运用、融合与串联,产生一些朦胧隐约的感触和体验,对于不同的读者往往有不同的理解,代表不同的思想情感和意义,正如见仁见智。对于有些诗歌来讲,以解构主义的方式解读诗歌,承认其具有多种可能性的理解,比强加给诗歌一个固定不变的主题思想

4、往往更加有益。关于“解构主义的普遍策略”,德里达是这样描述的:“在传统哲学对立中各种术语不是和平共处,而处在一种激烈的等级关系之中。一术语支配另一术语便占首要地位。解构这种对立,在特定时刻就是颠倒等级秩联盟序。”结构主义往往满足于把原文分成二元对立的关系,如高与低,明与暗,自然与文明等。而解构则通过在作品里找出产生假定论据、关键概念或前提等的概念或意象,通过颠覆其固有的等级关系,不能停留在任何一个概念或意象上,并以此消解它们的对立关系。通过解构说明这种对立关系为了保持自己的适当地位,有时反而导致其本身的破坏与颠倒。三、解构主义视角下的独坐敬亭山在李白的独坐敬亭山这首诗中,我们首先遇到的便是标题

5、中的“独”这个概念。有些评论者便以这样一个概念为出发点解读此诗,以此作为这首诗唯一的主题和中心思想。他们认为该诗写的是诗人“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开始写尽孤独感:“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接下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敬亭山的喜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但仅仅因为一个“独”字的影响,便将诗人与周围的环境两极对立地截然分隔开来,在物与我、有情与无情之间划出严格的界限。既然是这样,作为“独”的个体存在,对于诗人或者“我”来讲,自然界的一切,包括“鸟”、“云”和“敬亭山”等均为被否定被排除的对立面,而“我”之所以表现为“独”,只能也必须依赖对这些对立面的拒绝与排斥。

6、诗人在诗的起首写道“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表面上看来似乎和上述分析是一致的。但接下来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不禁让上述的划分陷入了矛盾的境地。很明显,在这里,作者显然已经赋予了上述假定被他所否定的对立面或者部分对立面某种肯定的因素。正是由于这种肯定因素的存在,作者将“我”与面前的“敬亭山”联系起来,即诗中“我”之形象的塑造与完成,最终还是取决于对这种对立面的依赖与肯定。在“我”与物绝对对立的同时,不得不这种对立予以否定,最终导致“独”这一概念的消解。我们可以重新考虑诗人是“独”还是“不独”的问题。在这首诗中,背景是鸟尽孤云闲的敬亭山,人物只有诗人独坐,初看上去似乎有几分孤独,但应该看

7、到,在另一层意义上,诗人其实并不孤独。孤独的是他的外表,他的肉身,而不独的却是他的精神境界。置身于山水的怀抱中,诗人的身心得到极大放松与舒展,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美丽与和谐。虽然面前“只有”那座敬亭山,但与“独坐”的诗人邂逅相遇,便仿佛互相对坐着的好朋友。就如辛弃疾所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此时此刻,不论是山还是人,不论从山的角度看人,还是从人的角度看山,都不感到孤独寂寞。“相看两不厌”,一个“相”字和一个“两”字,便将人和山紧紧联系,道出了诗人虽然独处但并不孤独的心境,人与山互相观照,彼此间永不厌烦,宛如可亲的伴侣。虽然众鸟高飞远去,空中只有一片白云闲闲地

8、飘走,但在诗人眼中,反而有空阔静谧、悠然自得的生趣。诗中的几个主要意象:鸟、云、山。“羁鸟恋旧林”,“禽鸟不知山林之乐”,鸟是来往自由、无拘无束的;“云无心而出岫”,“云心无我,云我无心”,云是舒缓悠闲、空灵轻逸,不拘泥于事、不拘于物的;山是雄伟壮阔、恬静明媚的,是诗人所处的环境,也是他的精神境界:超脱了尘世间的种种羁绊,尽情享受大自然的奇山丽水。也许由此可以说诗人并不孤独,但情况并非这样绝对。因为毕竟他是一个人在那里,“独坐敬亭山”,正如诗人自己所说。当我们说诗人孤独时,也能感受到他的不孤独;当我们说诗人不孤独时,我们又确确实实看到他是孤独的。在这“独”与“不独”的矛盾中,我们找不到一个确切

9、的分界线。这首诗的境界就在这“独”与“不独”之间。只因为与大自然情趣的默契忻合,只因为精神上的“不独”,才让诗人有可能丝毫不觉寂寞、不感无聊地“独”坐在“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敬亭山,只因为“独”处,才让诗人体会到“不独”的恬然自安、怡然自得的心境。诗人只有在独处的时候,才能放下人间的纷扰与杂念,将自己从重重束缚中解脱出来,还其本性,达到与大自然的心与神的交流,感受到与大自然物我交融的精神境界。那么,诗中反映的到底是“独”还是“不独”的境界呢?如果我们将“不独”作为一个确定不移的存在,那么该诗就成了对“不独”的境界,或者说诗人精神境界的一个形象化描写,如同一幅写生画。但这个“不独”境界其实是隐含在诗中的。在鸟、云、山和诗人本人所构成的具体的实物境界中,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一个独坐在山上的诗人,这是画的内容,“不独”的境界只是画中的留白,并非画本身。这才是该诗的妙处所在。如果我们仅仅只偏执停留于“独”或者“不独”的单个概念上,对全诗的理解就不免失之偏颇。“独”是诗中所写,而“不独”是不写之写。有无相共,虚实相生,这首诗的精妙之处便在于此。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