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89725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3.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胃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胃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胃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胃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胃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胃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胃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ppt课件(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胃病的治疗技术,什么是胃病?,胃病的范围很广,既包括急性胃炎、急性胃扩张、上消化道出血等急性病,又包括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胃下垂等慢性病。它们有的表现胃剧烈疼痛,有的症状迁延反复,有的可能惠转变胃恶性肿瘤,有的甚至可以直接危及生命,无论那一种情况都会严重影响病人及家属的生活和工作,给社会带来危害。,反流性食管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胃炎,现代医学对胃病的认识,我们通常所说的胃病主要包括急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常见的病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药物:最常见的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消炎痛、扑热息痛等)和抗肿瘤化疗药、氯化钾、铁剂、激素类药物。 2)应激

2、因素:主要有严重创伤,脑血管意外(如中风),大手术、严重烧伤、败血症、休克、酸中毒等,3)酒精:酒精会破坏胃粘膜屏障,使胃酸反向渗透入胃粘膜中对胃粘膜造成损害。由于酒精在维内很快被吸收,因此对胃粘膜具有很强的损伤作用。 4)感染因素:主要是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引起,自80年代以来,它在消化性溃疡和胃炎中发病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 5)十二指肠液反流:由于先天或吸烟等因素导致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十二指肠液反流到胃里面来引起对胃的刺激。 其他:还包括有腐蚀性化学物质、饮食、免疫等因素。,电子胃镜,胃病的常用检查方法,特点:插入容易,安全系数高 ,图像清晰 ,能活检和照像 、钳取异物,在胃病的诊断和治

3、疗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钡餐,特点:非插入性的治疗,较胃镜易为病人所接受,且可以动态的观察胃肠道的蠕动,观察范围包括全消化道。,其他检查:,胃液分析 胃液是由壁细胞、主细胞和粘液细胞分泌的胃酸、胃蛋白酶和粘液等物质组成,检查胃液的分泌和组成成分对于诊断胃的疾病有一定意义。比如恶性贫血时,胃酸会明显减低。,胃酸分泌测定 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基础胃酸分泌量、最大胃酸分泌量、高峰胃酸分泌量。对于区分胃病是良性还是恶性和对于胃泌素瘤的诊断有参考价值。,幽门螺杆菌检查 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快速尿素酶法、组织染色法、培养法、血清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测定、呼吸试验等。,祖国医学对胃病的认识,古人常把贮藏谷物

4、的称为仓,把储藏米的地方成为禀,储藏粮食的地方称为仓禀。而脾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将饮入的水谷食物贮存于胃,并消化成为有用的营养物质以供人体的生命需要,因此古人形象的把胃称为“仓禀之官”、“水谷之海”,主受纳。因为其他脏腑的生理功能要正常进行,都依赖于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所以古人又把脾胃喻为“后天之本”。,胃病的主要病因: 引起胃病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感受风寒、饮食生冷、饥饱失常、嗜好烟酒等。 胃病的病机特点: 常见的有胃气失于通降、胃热、瘀阻、脾虚、肝郁等。,胃食管反流病(GERD)被认为主要是一种动力异常,其特征为下食管括约肌的一过性松弛(TLESR)发生导致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下段。 此外,

5、 约50%的病人存在食管中反流物的清除受损,从而导致下食管黏膜与酸性胃内容物的接触时间延长,常见胃病的诊疗与调养,10-19,Spechler. 1992,年龄,GERD发生率,年发生率(每10万人),诊断标准,洛杉矶(Los Angeles, LA)分类(1994年第10届洛杉矶国际消化会议制定) A级:食管粘膜有一个或几个5mm的粘膜损伤(mucous break); B级:同A级外,连续病变粘膜损伤5mm; C级:非环形的超过两个皱襞以上的粘膜融合性损伤; D级:粘膜有环形融合性损伤病灶。,A 级,B级,C级,D级,减轻下段食道括约肌压力的食物(脂肪、辛 辣食物、饮酒等),反流性食管炎,

6、吸烟,餐后不活动,暴饮暴食,妊娠,药物 Ca2+ 拮抗剂 硝酸钠 乙二胺 抗胆碱药 阻滞剂,促进反流产生的因素,裂孔疝,酸接触时间(24小时4%) 酸和胃蛋白酶pH4 酸胆汁 可能比胃酸有 更大 的损害 胃排空延迟,反流的损伤因素,酸的清除机制 唾液中的碳酸盐 食道蠕动+重力作用 组织的抵抗力 -黏液 -致密结绨组织 -离子通道(Na+/H+,Cl-/HCO3-) 抗反流屏障 下食道括约肌 - 横膈膜悬韧带,食道的防御机制,胃食管反流疾病的治疗,一、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是反流性食管炎首次诊断后的首选治疗,又称为第一阶段治疗 忌食高脂肪餐、巧克力、咖啡、糖果等,戒烟和停止过量饮酒 餐后保持直

7、立位,睡前23小时内勿进食 睡眠时可用背部垫枕的方法使患者躯干抬高45 不要穿紧身衣裤和不扎弹力腰带,二、药物治疗: 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洛赛克等。 调节食管胃动力的药物:如吗丁啉、西 沙比利等 粘膜保护的药物:如硫糖铝等。,三、中医治疗,辨证治疗,辨证治疗,肝胃不和证可选用四逆散加减、柴胡疏肝散加减、沉香降气散加减; 肝胃郁热证可选用化肝煎加减、丹栀逍遥散加减、左金丸加减; 胃失和降证可选用旋覆代赭汤加减; 脾胃湿热证可选用黄连温胆汤加减、藿朴夏苓汤加减; 脾虚气滞证可选用丁香柿蒂汤加减;,调养,(一)一般调养: 1)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不要情志过于激动; 2)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

8、治疗 3)劳逸结合,注意休息; 4)餐后保持直立体位,避免用力提重物,睡觉时抬高床头位置和垫高上半身; 5)戒除烟酒; 6)控制体重;,(二)饮食调养 1)减少每餐食量和脂肪摄入量,避免食用巧克力和薄荷,饮食应该以高蛋白、高纤维、低脂肪为主。 2)避免食用咖啡、茶、可乐等饮料。 3)睡前23小时内勿进食。,食疗方: 1)无花果100克,瘦猪肉200克,清水适量,放入瓦锅内隔水炖熟,调味后食用。适用于脾虚胃热患者。 2)鲜牛奶250克,生姜汁1汤匙,加白糖少许,放入沙锅内煮沸,1次喝完。对脾虚证患者适用。 3)红皮萝卜干叶子,研成细末,每次服用6克,每日3次。适用于肝郁患者。,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

9、溃疡,即胃溃疡(Gastric ulcer,GU)和十二指肠溃 疡(Duodenal ulcer DU),常见胃病的诊疗与调养,病因和发病机制(天平学说) 侵袭因子 防御因子 - - 胃酸 粘膜屏障 胃旦白酶 粘液 HP(关键) HCO-3 分泌 胆盐 粘膜血流 乙醇 细胞更新 药物(Nsaid,s等) 前列腺素(PG) 其他 表皮生长因子 其他,幽门螺杆菌 的发现,1983年Warren和 Marshall首先报道了在人胃粘膜分离Hp成功。 1984年Marshall进行了首例人类实验感染Hp的试验,揭示了Hp感染与胃炎和溃疡病的关系。,胃粘膜表面的Hp ( 银染色 ),Hp的电镜图,Hp致

10、溃疡机理,Hp定植于胃上皮细胞(胃和有胃化生的十二指肠)诱发炎症和免疫反应,损害 防御机制 Hp抵御胃酸的机制:尿素酶分解尿素形成 “氨云”尿素+H2O - NH3+CO2 Hp动力粘附因子毒素,IL-8,蛋白溶解酶,O2 基,上皮细胞,多形核细胞,Hp感染导致急性炎症反应,临床表现特点,多数有腹痛等症状:少数“无痛性”溃 疡可出血穿孔 症状表现: (1)慢性:几年以上 (2)周期性:每年秋冬及冬春多发 (3)节律性:每天发作有一定规律加:DU:空腹夜间,GU:餐后,症 状,腹痛:灼痛、钝痛、胀痛、剧痛、隐痛 其他:腹胀、厌食嗳酸、反气等 症状变化提示并发症 腹痛加剧放射背痛溃疡穿透 腹痛加剧

11、延及全腹穿孔 腹痛节律变化、伴头晕出血 腹胀加重、呕吐幽门梗阻,治疗要点,(一)、西药治疗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是以胃酸为主的侵袭力与胃十二指肠粘膜保护屏障失去平衡的结果,因此药物治疗包括保护粘膜和减少侵袭力两个方面。 降低对粘膜侵袭力的药物 1)中和胃酸药:氢氧化铝凝胶、铝镁合剂等 2)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 3)质子泵抑制剂:目前最强有效的抑制胃酸分泌药,有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 4)胃粘膜保护药:硫糖铝、前列腺素制剂、思密达等。 根除幽门螺杆菌,(二)中医药治疗要点 1)中医辨证治疗 肝胃不和症 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为治法,用四逆散。 肝郁脾虚症 以疏肝健脾、和胃止痛为治

12、法,用四君子汤合四逆散加减。 脾胃虚寒症 以健脾和胃、温中止痛为治法,用黄芪建中汤加减。 淤血阻络症 以活血化淤、理气止痛为治法,用失笑散加减。,2)中成药治疗 金佛止痛丸、胃乃安、四方胃片、元胡止痛片、香砂养胃丸、左金丸、附子理中丸、胃肠宁片。,调养 溃疡病病人在生活调理上要注意下面几方面问题: 避免精神紧张、焦虑、暴怒等过度情志刺激合过度疲劳。 不喝浓茶、咖啡、冰冻饮料和酒精饮料。 坚决戒烟。 避免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 对活动期溃疡病人要密切注意观察,防止上消化道出血、急性穿孔和幽门梗阻。,常见胃病的诊疗与调养,慢性胃炎是由于多种原因的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成年人80以上

13、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胃炎。,分类标准,2000年5月,井冈山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内镜下慢性胃炎分为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如同时存在平坦糜烂或胆汁返流,则则诊断为浅表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或伴胆汁返流。,中医把慢性浅表性胃炎归入“胃痛”,把萎缩性胃炎归属到“胃痞”的范围,其发病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大多数病人表现为中上腹部不适、饱胀、钝痛、烧灼感,一般物明显的节律性,其次表现为食欲不振、嗳气、泛酸、恶心等,也有相当一部分病人没有临床症状。,诊断,慢性胃炎的诊断主要是依靠胃镜,各种类型的慢性胃炎在胃镜下都具有特征性的变化,胃镜检查能够

14、大致明确胃炎的类型和程度。必要时需要病理活检、胃酸测定等手段来补充,特别是病理活检对于明确炎症程度、区分是否具有腺体萎缩、是否合并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是否癌变具有重要作用。,西医药治疗要点,能够引起慢性胃炎的原因很多,但由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因此目前没有针对慢性胃炎的特效药。临床上治疗慢性胃炎首先强调的是找出致病原因并加以纠正,其次是注意生活调理,比如戒烟、戒酒、进软食,注意营养,忌生冷和刺激性食物。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可以选用以下药物: 保护胃粘膜、促进上皮细胞生长,增强胃粘膜屏蔽的药物:生胃酮、硫糖铝、麦滋林s、思密达等。,中和胃酸药:复方氢氧化铝片(胃舒平)、铝镁合剂。常用的抑制胃

15、酸分泌的药物有两种:一种是H2受体拮抗剂,主要包括雷尼替丁(甲氰咪胍)、西咪替丁、法莫替丁等,用法用量与急性胃炎相同,另一种是以奥美拉唑、兰索拉唑为代表的质子泵抑制剂。 对低酸或无酸、消化不良的萎缩性胃炎患者:1稀盐酸和胃蛋白酶口服可以帮助消化。 根除幽门螺杆菌:胶体次枸橼酸铋125毫克克拉霉素0.25克灭滴灵0.4克,均每日口服2次,疗程1周。,中医分型治疗,肝胃气滞型 脾虚胃热型 脾胃虚弱型 胃阴不足型,中医药治疗要点,(一)、中医辨证治疗 肝胃气滞症 以疏肝和胃、理气消胀为治法,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脾虚胃热症 以健脾补气、和中清胃为治法,用半夏泻心汤加减。 脾胃虚弱症 以健脾补气、温中和胃为治法,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胃阴不足症 以养阴益胃、缓急止痛法,用益胃汤合药甘草汤加减。,(二)中成药治疗 三九胃泰胶囊、金佛止痛丸、胃炎消片、补脾益肠丸、元胡止痛片、气痛片。,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