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科技园产业集聚的制度支持分析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88316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竹科技园产业集聚的制度支持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竹科技园产业集聚的制度支持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竹科技园产业集聚的制度支持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竹科技园产业集聚的制度支持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竹科技园产业集聚的制度支持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竹科技园产业集聚的制度支持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竹科技园产业集聚的制度支持分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新竹科技园产业集聚的制度支持分析编辑。 论文关键词:新竹科技园 产业集聚 制度支持 论文摘要: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对新竹科技园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带动了 台湾 整体 经济 的转型。本文将从新竹科技园区产业集聚的制度支持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大陆开发与建设高科技园区提供经验借鉴。 1980年12月,台湾在西北部的新竹境内设立了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区新竹科技园区。新竹科技园经过20多年的开发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已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科技产业的心脏地带

2、和科技产业水准的象征。目前,园区内共成立了385家高科技企业、公司,从业人员十一万六千三百余人,拥有集成电路、 电子 计算机 及外围设备、通讯、光电、精密 机械 与生物技术等六大产业部门,并以台基电、华硕、联合微电子等世界著名企业为核心,形成了新竹半导体、光电、计算机和通讯产业等特色高新科技产业集群。这种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化效应正是新竹科技园区区域竞争力提高的主要来源。 1高科技产业集聚模型 产业集聚理论的概念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他认为产业集聚是由一群具有分工性质的企业为了完成某种产品的生产而成的联合生产群体。在此之后, 经济学 家从很多方面对产业集聚进行解释,

3、尤其从1990年开始,以波特为代表,带动了全球学术界的产业集聚研究浪潮。 产业集聚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关联的,在 地理 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是指某一特定产业的企业大量聚集于某一特定地区,形成了一个稳定、持续、有不寻常的竞争优势集合体1。产业集聚不仅存在于许多的传统产业中,更存在于当今各国经济竞争的关键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中。而高科技产业集聚则是指基于一定的地缘关系、产业技术链、同业交往等关系,在竞争和合作过程中共同获得竞争优势的特定经济区域的高技术产业群体,即关键性的、起主导作用的信息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和新 材料 产业等高新科技产业及其相关联产业在高新科技园区大量的聚集。如:美国硅

4、谷高科技园、台湾新竹高科技园等。在这些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地区,不仅高技术产业内部的专业化程度高,而且区内企业之间相互协作、学习和交流知识、技术和信息,企业的生产效率不断增加,导致区域的创新能力的提高和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11Bahrami和Evans模型 Bahrami及Evans (1995)从产业集聚形成和发展的角度对美国硅谷高科技园进行研究,并论述了硅谷科技园共生的成员、资源及其互动关系(见图1)。 12Sabourin和Pindonneault模型 Sabourin及Pindonneault (1997)提出高科技产业集聚的形成,应包括四个策略性资源:高素质 人力 资源 、技术基础结构

5、、知识资源和资金资源,并从这四个方面研究加拿大的高科技产业集聚的形成及其与区域竞争力的动态关系2。(见图2) 2新竹科技园区高科技产业集聚 与前面所提及的高科技产业集聚模型中的各个要素很符合,新竹科技园区产业集聚的形成也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高素质人力资源 高学历、高素质是新竹科技园区人力资源的最大特色。新竹园区厂商拥有高等 教育 程度员工的比例较一般产业要高出很多,博士、硕士、学士、专科等学历人才的拥有量均高于岛内平均值两倍以上,这对依托人力资源为主力的半导体产业的竞争力有很大裨益。以XX年为例,园区从业人员共有1028万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者占到近62%,硕士有167万人,博士有109人,

6、平均年龄31岁。其中,海外归国人员292人。在园区20多年发展过程中,归国人员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由他们参与设立了公司超过100家,他们所带回的科学技术与经营理念在园区生根发芽,带动并提升台湾高科技产业的整体发展。 2 财务 资源 高科技产业对资本有着巨大的需求。新竹科技园区产业集聚的过程正是各方创业 投资 基金源源不断投入的过程。1981年,新竹科技园区只有17家公司,实收资本72亿新台币。到1998年底,新竹科技园区有运营公司272家,实收资本额累计达1063亿元新台币,其中岛内资金占9012%(包括政府投资403%和民间投资7894% ),外资占988%。整个园区的资本运作过程是以当局

7、控制的金 融资 本及配合性的科技官僚与技术开发机构等为中心,经当局科技政策与计划的中介而纳入国际分工体系之中,建构了以官方资本、私人资本与跨国资本及生产技术联合的空间与 社会 的运作关系3。 3知识资源 新竹高科技园区产业集聚成功的关键因素,除了有高密集的创投资金以支持风险性极高的研发 成本 外,还有密集的知识资源以提高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新竹科技园区与清华大学、 交通 大学、 工业 技术研究院相邻。其中,工业技术研究院有7个研究所,个中心,约400名研究人员;交大与35个系所及清华有25个系外加6个研究中心,共有超过16000名师生。这些研究单位皆与区内厂商密切合作,共同进行研究发展的工作,

8、为新竹科技园区内的研究与开发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资源。 4科学技术产业结构 新竹科技园区产业范围涵盖集成电路、通讯、计算机产业、光电、精密机 械和生物科技六大领域。早期 台湾 集成电路产业从封装、制造起家,直至台积电首创全球专业晶圆代工模式后,带动了集成电路产业上、中、下游和外围支持 工业 蓬勃发展;至于 计算机 信息工业,更由早期纯粹的OEM代工角色,迈入具备技术开发能力以及自有品牌的新纪元;网络和通讯产业也在全球趋势以及电信自由化政策的带动下,未来荣景可期;光电产业如液晶显示器借由大规模的资本和人才投入,以及与国外大厂技术转移、策略联盟等模式,与日、韩竟逐 市场 ;精密 机械 产业的发展由

9、无到有,至今已初具规模;目前新兴生物科技产业也在政府有计划的培植下,酝酿着下一波的成长。 3新竹科技园区高科技产业集聚的制度支持 伴随园区高素质 人力 资源 、 财务 资源、知识资源的集中和产业体系的完善,高科技产业集聚已成为新竹科技园获取区域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但是,为什么会形成高科技产业集聚?国内外众多学者从规模 经济 、 运输 成本 和要素流动成本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我们认为,成功的高科技产业集聚虽然可以归功于成千上万的因素,但促进园区高科技产业集聚的积极有效的制度 环境 却至关重要。 1人力资本产权制度 高科技园区产业集聚离不开高素质的科技人员,而确立他们的人力资本产权,建立人力资本激励

10、机制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人力资本是指通过资本 投资 而凝结在人体内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因素。人力资本产权则是指市场交易过程中人力资本的所有权及其派生的一系列权利的总和,主要包括人力资本的所有权、支配权、处置权、使用权和收益权等。各项权能既可以归属于单一主体,也可以归属于不同的主体。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各项权能更多地表现为分离形式,即各项权能分属于不同主体,人力资本所有权属于载体,使用权则属于其他人。由于人力资本载体与人力资本使用权主体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当人力资本载体感到人力资本的使用不符合自己的意志时,或者当人力资本所有者仅仅能获得固定酬金而不具有剩余索取权时,人

11、力资本载体可能会限制一部分人力资本的使用,使人力资本的实际使用效率大大降低,而人力资本使用权主体往往无法察觉并监督其行为,从而产生人力资本使用的“委托代理问题”。为了提高人力资本的使用效率、减少代理成本,激励企业家、科技人员等企业的核心人力资本载体更加努力工作,提高企业的经济绩效,最有效的措施就是确立企业家和科技人员的人力资本产权,承认企业家和科技人员拥有企业所有权,使他们能够参与企业剩余的分配。美国硅谷的员工持股制就是一个充分确认人力资本产权地位的典型模式。这是一种打破了雇主与雇员的界限,职员由于投入人力资本或物质资本而拥有企业股权,从而对对职员产生根本性激励的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在新竹科技园

12、区的高科技公司里,较早地吸收并采取了员工持股分红制度,从而鼓励和吸引国内外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的科技人才来园区创业,是实现科技与生产相结合、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起点和核心。 2风险投资制度 所谓风险投资就是指投资人把风险资本投向具有巨大竞争潜力、快速成长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在承担风险的基础上,为 融资 人提供长期股权投资和增值服务,孵化企业快速成长,出炉后再通过上市、兼并或其他股权转让方式得到高额回报后撤出资金的一种投资方式。风险投资制度是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的强大动力,而资本的顺利流动是风险投资保持活力的基本前提。资本的顺利流动包括两个方面:资本流入和资本退出。其一、从资本流入来看,新竹园区

13、资金来源充足,并得到台湾当局的大力支持,资本结构日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早在园区成立初期,为帮助高科技产业,台湾当局颁布了组织基金的公司法,并设立了多项科技资助资金。1985年和1990年台“ 行政 院”先后从“开发基金”中划拨8亿元和16亿元新台币设立种子基金,通过 交通 银行 参与创业投资活动。1994年,台湾又陆续开放 保险 公司、民营银行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公司。台湾创业投资基金的来源主要以企业、 金融 机构 、投资公司等法人机构为主,法人占7743%。 近年来,台湾创业投资业的蓬勃发展,还吸引了来自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数百亿元新台币的国际资金进入台湾。充足的资本来源成为风险资本顺利进入高

14、新技术企业,为其发展提供了强大金融支持的首要条件,成为新竹高科技产业集聚发展的推进器。其二、从资本退出来看,良好的退出机制是发展风险投资的必要条件。吸引投资者从事风险投资的最重要原因是其带来的高回报。为了实现这种远远超出一般投资活动所带来的高收益,风险投资活动需要一个可靠的退出机制为之提供安全保障。风险资本退出机制在补偿风险资本承担的风险、准确评价创业资产和风险投资活动的价值、吸引 社会 资本加入风险投资行列,促进风险资本的有效循环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风险资本的退出方式主要有4种:在资本市场公开上市、企业兼并、出售、清算。目前各国风险资本首要和主要的退出方式为股票上市和并购方式。创业板市场(又

15、称第二 证券 市场)的建立既为那些成长概念明确、发展潜力巨大的高科技企业提供了超常规 金融 支持,又为风险 投资 选择最佳退出时机提供了系统支持。 台湾 地区的 证券 市场 由集中交易市场、柜台市场和兴柜市场三部分组成,其中的柜台市场相当于创业板市场,是一个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的股票市场。柜台市场的设立主要是为解决非上市的高科技、中小企业股票交易和流通问题,为高科技、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也为新竹科技园区的风险资本家和创业者开辟了可供选择的退出渠道。 编辑。 3产学研合作创新制度 产学研中的“产”指的是产业( Industry);“学”指的是大学或学院(University和College);“研”指的是研究机构或科研院所(Research Institute)。产学研合作创新指的是在科技与 经济 一体化过程中,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以技术合约为基础,依照各自的优势分担技术创新不同阶段所需投入的资源,合作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其内容、形式包括:技术转让、合作研究、合作开发、共建实体(研究所、中试基地、科工贸实体)、人才交流与培训、信息交流、设备仪器共用、技术服务与咨询等。高科技园是产学研联合的一种重要形式和通道,而产学研合作机制有助于园区内技术知识资源的储备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