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人文教育的实践研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85928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人文教育的实践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化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人文教育的实践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文化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人文教育的实践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文化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人文教育的实践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化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人文教育的实践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人文教育的实践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文化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人文教育的实践研究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教育本质的回归是大势所趋,既是教育发展的必然,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人文精神的教育是高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人文精神的教育,逐步引导学生做全面发展的个体,让学生能够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矛盾。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强调:“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这足以说明新课改

2、既重视对自然科学知识的掌握和巩固,又注重对学生人文情感的培养和提高,因此,高中化学教师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的任务,而且肩负着指导学生做人的责任。一、高中化学科目中人文教育的现状及问题1.在传统化学教学中,一般只注重化学知识的传授,强调认知目标的实现。在高考的重压之下,这种教学现象愈来愈严重,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从教学理念到教学内容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对教育本质的理解,也发生了较大的不同。化学教育受新课改的影响,开始关注人文教育,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2.即使有些教师在化学课堂上比较重视人文教育,也只是一味地说教,没有实际的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更没有形成体系。但是,新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一再强调人文

3、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形成了三联盟维目标,一是知识与技能,二是过程与方法,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第三条情感与态度则体现了化学教学对人文教育的重视。总之,在高中阶段,在高考的重压之下,人文精神的教育处于边缘化地位。对于化学学科来说,更是远之又远,正因为如此,社会上才出现了舍友投毒等严重问题。基于这样的情况,进行人文精神教育迫在眉睫。二、高中化学人文精神教育的内涵及策略人文精神教育是在学科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的形成人格、完善自我的思想教育,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种有效途径。高中化学人文精神教育就是在高中化学学科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也就是说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必须深刻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4、运用多种途径和手段将人文精神教育和化学知识教育融合在一起,在化学科目中努力挖掘人文精神的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1.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人文精神。在中学教育阶段,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就是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要求学生具有科学素养的同时,还应该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作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化学实验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让学生体会实验探究过程中的艰辛,这也是化学学科的优势所在。2.利用化学科学家的故事,引导学生形成积极探索、顽强不屈的意志。当学生在做作业或者做实验的

5、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可以穿插有关化学家的故事,培养学生顽强不屈的意志。比如,瑞典化学家诺贝尔被誉为“炸药之父”,他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取得了最终的成功。还有英国化学家康福思,虽然是聋人,但是他向命运发出了挑战,最后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3.让学生树立爱护环境的意识。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人类,又可以毁灭人类。这就必须让学生从人文价值的角度看待和理解科学,这也给教师提出了一个难题,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还应该关注环境的变化,否则得不偿失。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绿色化学”的概念,选修教材则提出了“认识化学在促进人类健康、提供生活材料和保护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的观点。总之,人文精神教育,涉及学科比较广,是每一个学科都必须完成的任务,我们应该根据每个学科的特点和优势进行必要的人文精神教育。其中,化学学科是极具有人文内涵的一门学科,也是我们的财富,这就要求我们在化学课堂上努力挖掘,积极探索,逐步形成高中化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