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的魅力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得以感受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85611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的魅力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得以感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数学的魅力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得以感受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数学的魅力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得以感受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的魅力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得以感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的魅力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得以感受(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数学的魅力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得以感受关键词:体验学习 数学 情境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只有让学生以愉悦的心境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数学知识形成的动态过程,才能获得丰富深刻的认知体验,建构比较完善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好数学。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只有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和现实意义,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知识的本源。在教学中

2、,要把教材与现实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比如,学习千克的认识后,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1千克的重量,用手掂一掂重1千克的各种物体:木块、苹果、糖、味精、铁条、鸡蛋等,并说说感觉如何;再让学生数一数1千克的苹果、鸡蛋等各有几个;还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哪些物体的重量约是1千克。学生的认知世界中建立的原型越多,对知识的理解就越深刻。二、亲身经历,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发展历程让学生尽可能的亲身体验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亲身经历一个分析比较、判断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比如,理解圆周率的概念时,可以给学生提供各种不同材料的圆:铁皮做成的圆、

3、硬纸板做的圆、铅丝围成的圆、布剪成的圆、钟表针尖形成的圆等等,让学生选择几种,通过合作交流,想出办法测出圆的周长。后三种圆的周长无法操作,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已知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学生很快又能体验到“不管是什么圆,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从而认识了圆周率,体验了参与过程的乐趣。三、回归生活,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去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例如,学习比例尺后,可以让学生动手画自己家到学校的路线图;学习统计图表后

4、,可以让学生课余时间到校门口统计各年级买零食的情况,制出统计表或统计图,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相应措施;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后,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练习:把四个火柴盒包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大长方体,怎么包装?哪一种包装方案比较合理;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后,可以让学生设法测出一块土豆的体积等等。四、学会欣赏,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美学价值数学是美丽的科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数学的美,感受数学的魅力。比如,在教学组合图形时,可以让同桌两人合作,用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拼出一幅幅图案,有的学生拼成房子,有的拼成热带鱼,有的拼成火箭、有的拼成宫殿然后请学生欣赏这一幅幅美丽的图案,说说有什么感受?让学生体验到图形的和谐之美。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让学生观察、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的美、数学的美,使他们产生动手实践的欲望。 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