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系统先进集体材料与“助残先进集体”事迹材料两篇

上传人:花红****零 文档编号:60485105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政系统先进集体材料与“助残先进集体”事迹材料两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民政系统先进集体材料与“助残先进集体”事迹材料两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民政系统先进集体材料与“助残先进集体”事迹材料两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民政系统先进集体材料与“助残先进集体”事迹材料两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民政系统先进集体材料与“助残先进集体”事迹材料两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政系统先进集体材料与“助残先进集体”事迹材料两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政系统先进集体材料与“助残先进集体”事迹材料两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政系统先进集体材料与“助残先进集体”事迹材料两篇民政系统先进集体材料在创新中实现民政工作新跨越近年来,xx苗族自治县民政局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不动摇,从人民群众“最盼”上着力,“最急”上着手,“最忧”上用心,努力把老百姓需要的,党和政府关心的“民生工程”抓好抓实,先后被民政部授予“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单位”、“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先进单位”、“全国民政系统法律宣传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对辖区所有居民免除或补贴基本殡葬费用的地区”及“对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或生态节地葬法实行补贴的地区”等荣誉。同时,荣获省级奖项6个、地县级奖项xx个,并有xx人(次)先后受到省

2、、地、县表彰。我县民政工作之所以取得如此娇人的成绩,是民政局班子成员带领全县民政干部突出重点,狠抓难点、打造亮点、负重拼搏的结果。归纳起来,体现在“创新”两个字上。一、创新救灾体系建设,夯实救灾工作基础我县地处湘、黔、渝两省一市结合部,与湖南省的xx县、xx县相连,同重庆市的xx县、xx县接壤,全县辖xx个乡镇,xx个村,xx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xx万人,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县,自然灾害频发,救灾工作任务繁重,我县民政局创新救灾工作方式,给每个乡镇匹配xx元应急救灾资金,建立乡镇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备金制度,首开xx省之先河。此外,我县民政局创造性地实施了救灾工作“四个一”工程。“四个

3、一”:即一辆救灾摩托、一个救灾移动电话、一部救灾照相机、一台救灾电脑,很好地解决了救灾工作路难行、信息不畅通、受灾现场资料难收集等问题,极大地节约了救灾工作成本,提高了救灾工作效率,受到省、地民政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逐步推广。二、创新社会救助管理体系,推行低保挂牌救助我县自1998年实施城市低保障、2007年实施农村低保障制度以来,现有农村低保对象xx户xx人,城市低保对象xx户xx人。在实施城乡低保过程中,我们在xx个乡镇制作了低保明白墙,对已入保的低保对象“晒太阳”,接受群众监督。与此同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挂牌救助管理办法,统一制作“农村低保

4、户”公示牌,对低保对象实行挂牌救助和规范管理,公布举报电话,实行“阳光低保”,有效杜绝“人情保”、“关系保”、“平均发放”、“二次分配”等现象的发生。三、创新优抚工作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优抚工作是我们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县民政局在认真落实各项优抚政策的同时,制定出台了抚恤定补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办法,对优抚对象就医实行“六免”、“七减”和“四优先”待遇,切实解决重点优抚对象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在退伍安置工作中,我们坚持重大问题由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决定,把工作置于社会各界和安置对象及亲友的监督之下,增强他们的参与权、知情权,实行重大决策公示制,使安置工作公平、公开、公正,打造“阳光安置”

5、。几年来,没有出现因安置工作而引发的上访现象。同时,我县民政局积极开展“爱心献功臣”活动,为农村残疾军人、“三属”、失散红军等人员发给电磁炉,为28个乡镇社会事务办安装优抚“爱心空调”,对因战、因公致残人员免费检查身体和配置生活器具,让广大优抚对象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四、创新敬老院建设模式,推行“宾馆式”管理近年来,我县民政局认真实施敬老院改扩建工程,投入资金xx余万元,建成xx所“宾馆式”的城乡敬老院,入住院民达xx余人。在狠抓敬老院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我县民政局筹资xx余万元,为xx所乡镇敬老院添置了生活专用车,首开xx省民政系统为敬老院配置生活用车的先河,极大地改善了五保

6、老人的生活环境。五、创新慈善工作方式,设立乡镇慈善分会近年来,我县慈善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爱心捐赠者遍及城乡每一个角落。2009年8月21日,我县慈善总会宣告成立,并在28个乡镇成立慈善分会,开创了xx省在乡镇设立慈善分会的先河,受到省民政厅、省慈善总会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已将我县在基层乡镇设立慈善分会的经验和做法在全省进行推广和普及。县慈善总会成立后,我们创造性地开展“金秋慈善助学”活动,现已累计资助考入二本以上大学的孤儿、重病、重残、城乡低保户、单亲家庭及丧失主要劳动力的贫困大学新生400余人次,资助金额达xx万元。六、创新殡葬惠民政策,突出老少边特色我县是一个老少边穷苗族自治县,苗族占

7、人口总数的40.3%,为了顺利推行殡葬改革,我们制定出台殡葬管理暂行办法及实施细则,将殡葬改革工作列入县委、县人民政府的目标考核任务,与各乡镇、县直部门各单位签订殡葬改革责任状,各乡镇、单位与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层层签订责任状。与此同时,我们结合县情,制定出台殡葬惠民政策和措施,规定凡进入殡仪馆治丧,每例补助遗体接运和悼念厅租用费xxx元;火化费每例全额补助xx元;对于城乡低保户、老复员军人、残疾军人死亡后到殡仪馆治丧、火化和葬于公墓的,墓位租用费、悼念厅租用费另减免20%。从2011年3月3日零时起,在继续执行原有殡葬惠民政策基础上,实行乡镇遗体接运费用超额补助,开创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殡葬改革的

8、典范,被民政部授予第二批实施惠民殡葬政策的先行地区中“对辖区所有居民免除或补贴基本殡葬费用的地区”及“对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或生态节地葬法实行补贴的地区”荣誉称号。七、创新工作亮点,打造群众满意民心工程我县民政局在抓好各项民政常规工作的同时,积极优化服务环境,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创新工作亮点,每年打造“十项重点民政工作”,做到责任、工作、成效“三到位”;对承诺办理的事项,专题部署、及时调度、督导和检查,确保重点工作重点突破、业务工作整体推进;对群众来信来访,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机关办事效率高,群众口碑好。从2007年起,已连续四年蝉联全县政府系统群众满意度测评第一名的殊荣。创新是一个民族

9、进步的灵魂。创新已成为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理念,成为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召唤,百姓关注的焦点。科学技术需要创新,民政部门肩负着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重要职责,同样需要创新。我县民政局将紧紧围绕解决民生这条主线,以关注民生为已任,以保障民生为天职,以改善民生为追求,以解决民生为目的,坚持在思想上创新,在工作上创新,在制度上创新,不断谱写民政事业的新篇章。“助残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我爱爸爸,我爱妈妈,我爱老师,我爱我们的祖国”这些大声朗读的孩子,耳朵上都戴着助听器,现在,不仅都能够开口说话了,而且还学会了语文、数学等文化知识,有的孩子考上高中,有的孩子考上了大学,有的孩子成为了全国舞蹈冠军,

10、这些孩子都是河南省xx市xx区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xx市xx区特殊教育学校,成立于1998年9月1日,前身是xx市xx区聋儿语训中心,学校创办之初,条件非常艰苦,所有的家当只有三间平房,五张桌子,七张小床,两口锅,四个塑料碗。更麻烦的是学校没有一个学生,那时候很少有人听说过聋儿语训这个词,当老师们告诉别人,自己能把聋哑儿童教会说话,很多人都把聋儿语训中心的老师当成了骗子。没有办法,xx残联的领导就和语训中心的老师们一起,骑着自行车一个村一个村的去寻访学生,告诉他们孩子到学校语训可以先不收任何费用,等孩子学会说话之后再收一点生活费,即使这样才有两个聋儿家长愿意让孩子来试一试。因为条件艰苦,那时候

11、,老师们也想在社会上拉一些赞助,给孩子们改善一下生活学习条件,但是,却没有人信任他们。无奈,老师们只好放弃了拿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沉入寂寞之中吧,好好教学,只有真正教出成绩来,让事实说话,才最有说服力。然而,万事开头难,在那个时候,要教会一个聋哑儿童学会说话,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按照过去老的教学方法,聋儿把苹果都说成了“屁股”,把“冬天”说成了“肚皮”,发音很不清楚,老师们就一个音一个音的去探索,后来发现,发“an”这个音的时候咬一点舌尖会更好一些,而学会发“东”这个字则更加偶然,有一次一个老师在听豫剧大师马金凤演唱的穆桂英挂帅,其中有一句“穆桂英我的家在山东”最后的那个“东”字,她用的是鼻音,

12、受她的启发老师们也教聋儿们学会了说这个字。经过反复摸索和实践, xx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们摸索出一整套聋儿听力语言训练的方法,聋哑儿童还能学会说话!消息也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向了四面八方,十六年来,已经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多名聋哑儿童,轻度智障儿童在这里学会了说话,学到了文化知识,有的学生,在聋儿语训中心上完小学之后,还考上了高中,考上了大学。聋儿xx六岁才来到xx特殊教育学校上学,上学之前,小xx连一声“妈”都不会叫,为了不让别人歧视他,xx的父母就把孩子常年关在家里,不让他出去和别人玩。来到特殊教育学校之后,语训部的老师们不仅教会了他说话,而且教会了他语文、数学等小学的文化知识。xx的妈妈说

13、,她第一次听到儿子喊自己“妈妈”时,一口气哭了一个多小时,感觉总算把这几年憋在心里面的委屈给哭出去了;回到家里后,过去从来不让xx出去玩的家人,给xx换上最好的衣服,拉着他去赶集,从村东头走到村西头,又从村北头走到村南头,见了男的就让xx喊人家“叔叔、伯伯”,见了女的就让xx喊人家“姑姑、婶子”,目的就是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孩子会说话了,不是聋哑人了,那种喜极而泣的激动心情,是正常孩子的家长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的。在教xx学说话的过程中,老师们还发现了xx的舞蹈天赋,于是就请来专业舞蹈老师对他进行培养,功夫不负有心人,xx12岁获得河南省体育舞蹈大赛冠军,15岁被中州大学舞蹈学院破格录取,他所表

14、演的节目,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鲁豫有约的舞台。后来,xx慢慢的长大了,虽然学会了说话,学会了跳舞,但是因为耳朵听不见,还是和健全人有差别,因此,家里人又替他上愁了,愁他长大了没有个出路,xx特殊教育学校的邱新会老师根据他的特长,鼓励他去创办一个舞蹈培训班。然而,他创办舞蹈培训班的时候又遇到了麻烦没有本钱。于是,我就开始四处为他想办法筹钱,2013年3月10日,邱老师通过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大型公益节目为你而战答题闯关,为xx赢取了175500块钱的公益金,十七万的巨款邱老师自己一分钱都没要全部捐给了xx,资助他去北京深造并创办舞蹈培训班,现在,20岁的聋儿xx,已经成功创办了两所舞蹈培

15、训班,招收到70个正常孩子当自己的学生,xx也成了一个老师,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们改变了他的人生命运,帮助他实现了自立自强的人生梦想。和xx一样,“骑马舞男孩朱xx”是xx市xx区特殊教育学校培养出来的又一个聋儿小明星,11岁的朱xx现在会说常用的话,并且也喜欢跳舞,他跳的骑马舞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河南卫视、天津卫视、北京卫视的舞台,被媒体称为“骑马舞男孩”。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跳舞时候播放的伴奏音乐却纯粹是放给观众听的,他自己一点也听不见,心里十分的痛苦。后来,经过特殊教育学校老师们的推荐,北京的一家医院免费给朱xx做了人工电子耳蜗手术,帮助朱xx走出了无声世界,实现了听着音乐

16、跳舞的梦想。更为难得是,2013年10月底,在河南省残联、xx市残联及xx区残联的关心支持下,xx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正式和xx区特殊教育学校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学校符合相关规定的聋儿,将正式享受到国家项目,不仅上学和语训不收一分钱,助听器、电池、耳膜等配套物品,也将全免费的发放给他们,实现了让贫困聋儿免费康复的梦想。学生多了,学校老师肩上的责任也更重了,特别是一些外省市的聋儿,千里迢迢的来到xx进行语训康复,一年才回家一次,这样,更加重了老师们的工作强度,不仅要教好些远道而来的学生,更好照顾好他们的生活。于是,在共青团xx市委和xx区团委的帮助下,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们开展了“人人都是志愿者”行动,老师们白天给残疾儿童上课,晚上要住在寝室里和学生一起休息,24小时和孩子们在一起,使残疾儿童安全问题和生活护理问题得到了良好的解决。孩子们吃住学习和安全问题解决了,可就是特别想家,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