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患者夜间发作原因分析及对策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84903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支气管哮喘患者夜间发作原因分析及对策_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支气管哮喘患者夜间发作原因分析及对策_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支气管哮喘患者夜间发作原因分析及对策_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支气管哮喘患者夜间发作原因分析及对策_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支气管哮喘患者夜间发作原因分析及对策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支气管哮喘患者夜间发作原因分析及对策_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支气管哮喘患者夜间发作原因分析及对策 【关键词】 哮喘 【摘要】 支气管哮喘夜间发作,如未及时控制,将直接 影响 患者通气及疾病的预后,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极易增加患者的死亡率。我科XX年4月XX年4月对52例哮喘患者加强夜间观察和护理,患者夜间死亡率由以往的16%下降到%,取得了较好的 治疗 护理效果。 【关键词】 哮喘;夜间;原因;措施 支气管哮喘是由于抗原性或非抗原性刺激引起的一种气管支气管反应性过度增高的疾病。临床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和喘鸣

2、、哮喘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历时数小时或更长时间,可经药物控制或可自行缓解,反复发作,夜间和凌晨加重1。其合并症多,死亡率高,病情易变、多变,因此病情观察非常重要,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并给予及时处理是控制疾病 发展 或抢救成功的关键2。现结合临床上哮喘患者的病理生理变化,通过对52例哮喘患者观察谈谈护理观察的体会。 1 临床资料 我科XX年3月XX年4月共收治哮喘患者99例,男63例,女36例;年龄4050岁9例,5060岁36例,60岁以上54例。夜间发作或加重为50例,其中210024001例,凌晨000600为29例;病情好转42例,死亡8例;夜间患者死亡率为16%。可见夜间是哮喘患者死

3、亡的高危时段。 2 原因 分析 .1 患者自身的生理特点 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大脑皮质对呼吸中枢的调节功能相对下降,促使哮喘发生或加重。而且又因为夜间睡眠时回心血量增加及膈肌上移,加重了心脏的负担导致哮喘的发生。本组病例中夜间发作死亡率为16%。 .2 护理人员方面的因素 护士为女性,大多数都承担家务,身体很容易困乏;加上护理人员紧缺,值夜班勤,夜间生物钟紊乱;且夜间仅1个人值班,无人监督,如没有较强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素质及自制力就很容易放松对患者的观察而导致不良的后果。 .3 陪护方面的原因 夜间陪护人员容易困乏而入睡,难以提供患者病情变化的信息。 3 防治措施 .1 病床安置 哮喘患者集中

4、放在离护士站较近的病房,哮喘持续状态的患者安排在监护病房,这样有利于夜间护士加强巡回和观察,及时发现哮喘先兆,早期用药,及时控制病情。 .2 环境保持 保持病室适宜的温度、湿度,注意室内空气流通,不用羽毛枕头、羊毛毯,避免接触一切可疑的变应原,晚间护理时防止尘土飞扬,床单采用湿式打扫,以免患者吸入尘埃而诱发或加重哮喘。 .3 体位调节 协助患者采取适宜的体位,可取半卧位或坐位,并设置带床上小桌的床,使患者能舒适地伏在床上小桌上休息,以及采用背部按摩的 方法 使患者感觉通气轻松。 .4 药物预防 根据病情的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甲强龙等药物在睡前使用,从而降低迷走神经的兴奋性,预防哮

5、喘的发作。 .5 心理调节 夜间护士做好床头交接班,定时巡回。如发现患者紧张、烦躁、恐惧等,护士必须采用温和的态度为患者提供服务,安慰患者,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使其产生信任和安全感,患者身心得到放松,情绪稳定,有利于症状缓解。 .6 通畅气道 加强排痰和湿化,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因夜间易发生痰液浓缩及积聚,加之排痰功能的降低,咳嗽、咳痰反射的减弱,呼吸道分泌物难以排出,使气道阻力增加,从而使肺的呼吸功能减弱,加重病情。因此护士应在患者睡前翻身拍背排痰或雾化吸入稀释痰液。 .7 正确氧疗 正确吸氧有助于减轻呼吸困难,缓解缺氧,应对患者以持续低流量给氧。夜间患者处于睡眠状态,吸氧管容易脱落、阻塞,

6、应经常检查,保持其通畅性。 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宣教工作,告知低流量吸氧的 治疗 意义,不要随意调节氧的流量,以保证氧的正常吸入。氧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喘鸣音等情况。 .8 应急处置 如果发现患者呼吸困难,呈张口呼吸,发绀,大汗淋漓,端坐呼吸,应及时向医生汇报。同时做好抢救准备工作,建立静脉通道,准备好吸痰器、气管插管、呼吸机等,以便及时抢救由哮喘持续状态导致的呼吸、循环衰竭。 4 讨论 经过上述的临床探索,我科提高了支气管患者的治愈率,使死亡率大为下降。我科XX年4月XX年4月收治的105例患者,其中夜间发作或加重患者为52例,210024000例,凌晨0006002例;夜间死亡3例,夜间死亡率由以往的16%降至%,使我科的 社会 效益和 经济 效益有了较大的提高。 【 参考 文献 】 1 龚经文.内科护 理学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5-38. 冯正仪.内科护理学.上海:上海 科学 技术出版社,XX,25-30. 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