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范文:回望故乡

上传人:wei****017 文档编号:60484503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范文:回望故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范文:回望故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范文:回望故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范文:回望故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范文:回望故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范文:回望故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范文:回望故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范文:回望故乡那一年(1978年),我六岁。我们又搬家了。说是搬家,其实也不是,实际是上又回家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事还得从头说起。若干年前,我爷爷去世了,奶奶迫于生计带着她的孩子们改嫁到了与北关村只有一梁之隔的王家洼,从此就定居在了那里。直到我六岁,圪崂窑里来了一位稀客我本家的一位叔父,他和父亲一直絮絮叨叨地说着搬家的事宜。他们谈话大致的内容我至今还记忆犹新,那位叔父说,哥呀,你就窝在这儿也不是个事,太穷了!人吗,走到哪儿还不是个过,人挪活树挪死,还是回家吧 ,回了多少还有个帮衬还有个活路,不回这一辈子孩子们就没甚希望了,只能读牛屁眼打光棍了!那天夜里,父亲和

2、母亲下了决心:为了孩子们的将来,搬吧!第二天一大早,姑姑叔叔奶奶把我们送到村口。临别,奶奶对我爹说,孩子啊,过不了再回来哇!父亲抹了抹泪,拉着借来的小平车头也不回就这样上路了。车上是我家的全部家当一个旧瓷瓮和两卷破铺盖,还有蜷缩在其中睡得正甜的四岁的大弟弟。前头,父亲弓着腰发出沉重的喘息,拉着似乎有些沉重的平车;后头,母亲低下头憋着通红的脸,一只手推着“吱吱扭扭”的小平车,另一只手提着一只母鸡我家的“花色有用移动银行”;再后头,是蹦蹦跳跳的我,提着一只遍身油腻的煤油灯盏,在长满山丹丹的梁上撒欢。那时,在我的眼睛里,在那高可接天的王家洼梁上,31岁的父亲就像一支蓄满力量的强弓,从王家洼圪崂窑出发

3、,裹挟着雷霆般的威势,把我们一家四口射向那种满幸福种满梦想的故乡北关。对未来,不仅是父亲,我们一家都充满了无限期待。说是回家,实际上已没有了家。三间祖屋破破烂烂,看着就有随时塌毁的可能,怎么还能住人?父亲发愁了!没办法,只能赁房住了。本家的叔父们东寻西问,替我们终于找到了一个落脚的地方,我们就这样寄居在了李玉明先生家。李玉明先生小名候孩,他就是北关村志当中提到的那位发家致富的带头人到太原做豆腐的传奇人物。在我印象里,他是一位身材高大,不苟言笑的人。他家的几个孩子中,老小爱英和我年纪相仿,是我来北关之后认识的第一个小朋友,也是我在窑洞院的小学同学。他家院里,经常飘来豆腐的香气。在大人们的言谈中,

4、在豆腐的诱惑下,我记住了一个歇后语,浆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当时,我并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只是为他家为什么能有这这么多能洗衣服的浆水而暗暗好奇。很快,在下关在石狮子街,我就拥了生亮惯亮天怀军军三军金秀全香银花改转等一大帮朋友,世界从此给我打开了一扇同样满是蝴蝶蜻蜓的大门。记忆中,我这个乡下少年和同伴们常常是漫沟架梁的乱窜,遇到的惊险事儿还真不少。我们结伴去金秀家爬城墙掏鸟蛋险些被蛇毒,我们结伴去园子地偷杏日偷西瓜险些被狗咬,我们结伴去岚城河捞河柴捞鱼虾险些被山水卷走,我们结伴去后城壕打咣日滚铁环险些被狼驮走在我野跑的那些日子里,勤劳能干的父亲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建房计划。他利用早起晌午黑

5、夜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母亲一起拉回了几十平车黄土。不久,他又在石狮子街的祖屋附近开了一片场子,一杵一杵地打了大约半个月打成了足够盖三间房的土墼。然后,父亲从张家湾亲戚家拉来两平车长短不一的木料,他千挑万选把这些木料分了类:大一些的做了梁柱,不大不小的做了檩椠,小一些的做了栈子,再小的做了劈材;规矩周正长短正好的木料做了椽材。新房开工了,会一点泥水活的父亲为了省钱亲自充当了大工,和母亲一起为房子的落成日夜忙个不停。在乡亲们的帮忙下,垒墙上梁摆栈抹墙扫地出门,翻修的新房终于竣工了。在盖房的过程中,也许谁也没有看到堆满笑容的父亲母亲忍饥挨饿的场景,也许谁也不知道他们流了多少汗水,也许谁也不知道他们

6、流了多少泪水。反正,我是常常在睡梦中饿醒,吮吮自己的大拇指,不见父母;饿醒后再慢慢睡着,再吮吮自己的食指,还不见父母;再饿醒时,再吮吮自己的中指。等吮完一轮手指,屋子里已是光明大盛,满身泥水的母亲抱着我和大弟弟靠墙睡着了,父亲如雷的鼾声替我们把所有的饥饿和不安都挡在了门外。我八岁那年夏天,岚县教育委员会掀起了扫盲高潮,为响应当时的形势,我们村也办起了扫盲识字班。此后,每天夜里,我们一大群孩子都随着自己的母亲去大队院饲养处识字。对孩子而言,说是识字不如说是玩耍,我们实际上多半是冲着那台黑白电视机而去的,多半是冲着那一把料豆子而去的,多半是冲着那一支葵花杆杆的铅笔而去的大家心思各异,我却是三者合一

7、。我先是偷偷从牲口槽里摸一把料豆子,然后边走边吃,到了饲养处门口豆子就全都下肚了,再然后就挤进吵吵嚷嚷的人群中开始识字。所谓识字就是从“人口手,马牛羊,元角分”开始,一天识五六个字要求人人会认会写,只有认字速度快写字速度好的人才能领到最高的奖励一支葵花杆杆的铅笔。由于我对文字天生有种亲热感,所以不管有多难的字我一定会在短时间内第一个把它拿下。我领到铅笔后就再也想不写一个字了,马上就偷偷离开认字的教室,三挤两挤就挤到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认认真真地看电视。我每次看到入迷的时候,都想再往前凑一凑,等凑到电视跟前近的不能再近了,父亲的脚就会异常准确地踢在我的屁股上,那剧烈的疼痛就瞬间会在击溃我看电视积攒起

8、来的所有的幸福。在黑夜中,我能清清楚楚地看清父亲脸上熊熊燃烧的怒火。纵有千般不舍,父亲出马,我也只有灰溜溜地跟着他乖乖回家了。回了家,自然也免不了母亲用笤帚疙瘩对我的洗涮。夜里,我迷迷糊糊地听父亲对母亲说,孩他娘,就这样下去不行了,这个电视会毁了这个孩子的,咱不如把他送到学校,让冯老师他们经管经管吧!第二天,我就背着母亲连夜赶制的花书包赶到了邸家场院的小学校。在那里,我有幸遇上了冯连珍、谢元花二位启蒙恩师,我还有幸遇上了一群和谢兴平一样诚实善良的农家孩子,我还遇上了。正是在这里,我用一块石板一根石笔还有那漆黑乌亮的袖管,一笔一划书写着自己人生的序言;正是在这里,我顽劣的性格得以改变;正是他们,一直激励着我奋勇前行。现在想来,所有这些,都是我人生中最为华彩的记忆,都是我人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 小学毕业那年,我因成绩优异被岚县中学初中部录取,同时被录取的还有我的小学同学郭新梅。得知全岚城镇只有我们俩被岚县中学初中部录取,冯老师和谢老师高兴的简直合不拢嘴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